《精编》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制度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36345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精编》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精编》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精编》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精编》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制度(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国金融制度 第二章新兴工业化国家 地区 金融制度 本章重点 韩国金融制度变革的过程 韩国 管制金融 与 间接融资优势 特征的历史成因 台湾地区金融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台湾地区双元性金融制度对台湾金融发展的影响 新加坡金融制度的演变与特征 香港地区金融制度的组织体系与特征 香港地区的联系汇率制 第一节韩国的金融制度 一 韩国金融制度的演变 一 经济混乱与恢复时期的金融制度 二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金融制度1 确立单一的政府主导型产业金融制度2 转变多元的政府主导型产业金融体制 三 经济调整和稳步发展时期金融制度 韩国金融制度演变的主要特征 政府始终居于金融制度演变的主导地位 政府自上而下强行推动

2、演变的内容 范围和程度取决于政府的意志 金融发展和金融压抑并存于金融制度演变过程中 金融制度的演变稳定性强 在各次转折中一直保持着金融协调 有序地进行 呈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 韩国的金融组织体系 中央银行 韩国银行商业银行 市区银行 地方银行 外国银行分行 一般银行 外汇银行 中小企业银行特殊银行 国民银行 住宅银行非银行开发机构 进出口银行 长期信用银行金融机构 储蓄机构 相互信用金库 信托部门投资机构 综合金融会社 投资信托会社证券会社 证券金融会社保险公司 国民投资基金组织其他金融机构 设备租赁会社 风险资本会社信用保证基金组织 三 韩国金融制度的特征 1 管制金融 即政府主导型

3、金融机制 政府直接控制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 并对所有金融机构进行保护 金融部门只是政府实现产业政策目标的工具而已 不是遵循金融原则而是按照非金融原则的行政旨意运行 其形成及内容为 修改银行法 造成央行有名无实 既缺乏独立性 又没有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自主权 为实施重化工业治国 政府加强对所有银行的控制 同时为吸引场外资金成立了数家非银行金融机构 并培育国内资本市场 主办银行制定形成过于紧密的银企关系 尽管主办银行与企业稳定的信用关系 便于企业融资 便于政府通过银行对企业集团的信贷进行控制 但由于政府干预过多 形成了政府 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准内部关系 具有排他性 封闭型和不透明性 容易滋生腐败和

4、形成银行道德风险 80年代初 政府寻求经济自由化 管制金融具有集中筹集和使用资金的优点 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 1 央行缺乏独立性 监管不力 2 政府对银行贷款干预过多 致使银行风险增加 3 贷款不均衡 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 2 间接融资优势 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 间接融资优势 目的是为了培育资本市场 但规模一直都很小 原因 企业的顾忌 政府的关照 贷款的难易程度 投资者的参与度 第二节台湾地区的金融制度 一 台湾地区金融制度的演变1 接收整理阶段 1945 1949 2 维持安定阶段 1950 1959 3 发展阶段 1960 1974 4 金融制度改革发展阶段 1975 1985 5 金融业变

5、革时期 1985年至今 1 放松利率管制 实现利率市场化 2 实施银行民营化 3 放松外汇管制 推动金融业国际化 4 整顿地下金融 规范金融业 二 台湾地区的金融组织体系 中央银行 台湾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台湾一般银行 外国银行在台分行其它货币机构储蓄银行 各银行附设的储蓄 其它吸收存款的 专业银行 输出入银行金融机构 基层合作金融机构 中央信托局 邮政储金汇业局 中央存款保险公司 其它银行 信托投资机构保险公司票券金融公司证券金融公司 三 台湾地区金融制度的特征 历史性特征 银行业大多由大陆迁台或新建的 中小机构则是战前的延续 官营垄断的金融体制 金融双元性 即有组织的金融体系之外存在大量

6、的无组织民间借贷 源于当局对民间金融活动控制过严 中央银行 三权分立 独立性小 金融管理机构多元化 即行政主管机关 业务主管机关 金融业务的检查机关 银行业务综合性发展 过去采用分业经营的模式 尽管近年来银行体系一直朝综合化方向发展 但银行业与证券业仍然采用分离的原则 第三节新加坡的金融制度 一 新加坡金融制度的演变1965年独立前 新加坡还是英国的殖民地 作为亚洲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 其银行体系完全由外国银行支配 独立后 新加坡将金融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给予大力扶持 具体措施包括 成立货币委员会 收回货币发行权 成立金融管理局 行使央行职权 放宽利率 外汇 银行业务的管制 形成四大银行

7、集团 极力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 逐步培育和完善资本市场 组建独立的证券交易所 创立了 亚洲美元市场 二 新加坡的金融组织体系 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金融管理局的政府金融机构货币局政府金融机构 其它政府投资局金融机构中央公积金局全面执照银行 限制性执照银行银行 离岸银行证券银行其它金融机构 金融公司货币经纪人公司代理融资公司 一 行使央行职能的政府金融机构 1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制定和实施金融货币政策 接受政府存款 代理发行政府债券 管理国债和国家外汇储备 负责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设立 撤并和监督 管理金融市场 为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开立账户 接受存款 并向其融通资金 代表新加坡政

8、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金融管理局不具有中央银行地位 但从职责上看 除货币发行外 它履行几乎全部的中央银行职责 被认为是 实际上的中央银行 和 不发行货币的央行 2 新加坡货币委员会和货币局承担货币发行的职责 货币局是其常设机构 二 其他政府金融机构 1 新加坡投资局 职责是管理金融管理局和货币发行局聚集的资产 投资于股票 证券 黄金 地产等方面 以获取利润 2 中央公积金局 是新加坡推行强制性的中央储金制度的产物 聚集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各种有价证券 或由会员购买自用住房 三 银行 全面执照银行 经营商业银行全部银行业务限制性执照银行 在业务上受较大限制 如不准吸收往来存款 储蓄存款 不准设立分支

9、机构 但允许经营外汇业务等 离岸银行 Off ShoreBanks 主要业务限于银行同业与其它金融机构范围内 但不得吸收居民存款 对本地居民的贷款数额收到限制 四 其他金融机构 证券银行 从事证券发行包销 公司合并重组 组织大型银团贷款等投资银行业务 金融公司 主要从事住房贷款 消费信贷 融资租赁和设备贷款等业务 货币经纪人公司 在银行同业间充当中介 4 代理融资公司 是以购买贸易公司书面债权的形式 向贸易公司融通资金 三 新加坡金融制度的特征 独特的金融管理体制 由金融管理局 货币局 投资局分担对银行 货币 外汇的管理职能 三者共同发挥着央行的职能 外资银行占有重要地位 本地银行近年发展较快

10、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 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 鼓励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到新加坡从事离岸金融业务 创立了亚洲美元市场和国际金融期货市场 第四节香港地区的金融制度 一 香港地区金融制度的演变19世纪中叶银行业主要为转口贸易服务 60年代初步规范了银行业 70年代 香港的金融业发展迅猛 80年代 取消了外资来港的限制 内地的改革开放等原因 金融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90年代对金融业监管也进一步加强 国际金融中心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 香港地区的金融组织体系 财金事务科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库务科银行业拓展部银行业政策部行政长官 财政司 金融管理局 银行业监理部货币管理及金融基建部储备管理部保险业监理处联交所证监会 期货交

11、易所 香港地区没有 中央银行 实行自由经济政策 为保证金融业的稳定 通过立法 银行业的自律及相关机构的监管 形成独特的金融管理机构 香港金融管理机构 第一层次是行政长官会同行政局 第二层次为财政司 第三层次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 金融管理局和保险业监理处 一 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 香港地区没有 中央银行 相应的职能 货币发行 管理金库 金融监管 是由财政司 金融管理局和金融事务科 外汇基金 银行公会及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共同承担的 二 香港的银行 香港的三级银行制度 即持牌银行 有限制牌照银行和注册接受存款公司三级 香港银行的分类 分为六个主要的集团 英资银行 汇丰银行 渣打银行 中银集团 宝生银行

12、 集友银行 中国银行 华侨银行等 恒生银行 香港本地注册的第二大银行集团 美资银行 万国宝通银行 大同银行等 日资银行和其它银行 三 香港的其他金融机构 单位信托基金保险公司 三 香港地区金融制度的特征 独特的金融管理制度 官方和商业银行共同承担央行职能 金融管理局集中了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及支付体系管理等 中央银行 的基本管理职能 成为香港地区行使 中央银行 职能的基础和核心 三级银行制度联系汇率制及货币局制度 银行业的国际化 银行业是际金融中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外汇收支进行的业务占全部银行业务的70 金融市场蓬勃发展 香港地区的金融市场比较齐备 股票市场 外汇市场 黄金市场 保险市场 期货市场等共同繁荣且高度国际化 香港外汇市场日交易量居世界第六 是仅次于伦敦 纽约 苏黎世的世界第四大金市 香港衍生产品日交易量居世界第七位 本章小结 韩国金融制度的演变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强行启动的 其演变的内容 范围和程度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能力和意愿 台湾地区大部分的基层金融机构是战前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延续 而银行业则多是由大陆迁往台湾地区后复业或新建的 而台湾地区长期以来正常的融资渠道无法满足民间的需求 各种地下金融迅速发展 新加坡独特的金融管理体制体现在由金融管理局 货币局 投资局分担对银行 货币 外汇的管理职能 香港银行业的国际化和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 使其成为全球重要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