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检测.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4472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志鸿优化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志鸿优化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志鸿优化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志鸿优化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检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志鸿优化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检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志鸿优化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志鸿优化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检测.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三牛顿运动定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6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013安徽测试)水平地面上有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上端与物体A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力压物体A,使A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距离,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处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关于所加力F的大小和运动距离x之间关系图象正确的是()2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1、2、3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现用大小相同的外力F沿图示方向分别作用在1和2上,用F的外力沿水平方向作用在3上,使

2、三者都做加速运动。令a1、a2、a3分别代表物块1、2、3的加速度,则()Aa1a2a3 Ba1a2,a2a3Ca1a2,a2a3 Da1a2,a2a33如图,在水平面上的箱子内,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b用绝缘细线分别系于上、下两边,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受到的压力为FN,球b所受细线的拉力为F。剪断连接球b的细线后,在球b上升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A小于FN B等于FNC等于FNF D大于FNF4如图所示,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设此过程中斜面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F1。若沿斜面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设此过程中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2。则()AF1不为零且方向向

3、右,F2不为零且方向向右BF1为零,F2不为零且方向向左CF1为零,F2不为零且方向向右DF1为零,F2为零二、多项选择题(本题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8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5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关于科学家和他们贡献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D牛顿巧妙地利用“月地”推演,证明了天、地引力的统一6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推力随时

4、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在0t1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描述是()A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B物体的速度一直增大C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7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材料物体组成的连接体在斜面上向上运动,当作用力F一定时,m2所受绳的拉力()A与有关B与斜面动摩擦因数无关C与系统运动状态无关D,仅与两物体质量有关8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mC,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A、B、C,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A、B两直线平行,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AmAmBmCBmAm

5、BmCCABCDABC三、非选择题(共44分)9(12分)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1)某同学平衡摩擦力时是这样操作的:将小车静止地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慢慢垫高,如图乙,直到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木板向下滑动为止。请问这位同学的操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当如何进行?答:_。(2)如果这位同学按如(1)中的操作,然后不断改变对小车的拉力F,他得到M(小车质量)保持不变情况下的aF图线是下图中的_(将选项代号的字母填在横线上)。(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50 Hz。下图是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A、B、C、

6、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写出用s1、s2、s3、s4以及f来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_。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0(16分)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倾角为37的斜面底部受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F=100 N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2 s内物体在斜面上移动了4 m,2 s末撤去力F,求F撤去后,经过多长时间物体返回斜面底部(取g10 m/s2)?11(16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木板C,在C上左端和距左端x处各放有小物块A和B,A、B的体积大小可忽略不计,A、B与长木板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B、C的质量均为m,开始

7、时,B、C静止,A以某一初速度v0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设物体B与板C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物体A运动过程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要使物块A、B相碰,物块A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参考答案 1D2C3D解析:把箱子以及两小球a、b当做一个整体。静止时地面受到的压力FN等于三个物体的总重力。在球b上升过程中,整体中的一部分具有了向上的加速度,根据整体法,FNFNmba,即FNFNmba;在球b静止时,库仑引力F1mbgF,在球b向上加速时库仑引力F2mbgmba,两球接近,库仑引力增加,有:F2F1,所以mbaF,根据可得FNFNF。4D解析:第一种情况,物体对斜面

8、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F1为零,第二种情况下,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与第一种情况相同,方向仍然竖直向下,所以F2为零,选项D正确。5ABD6BD解析:由F合ma得:F先增大后减小,则a先增大后减小,说明物体做变加速运动,选项A错误,选项D正确。在0t1时间内F的方向不变,F与v同向,则物体做加速运动,选项B正确,C错误。7BCD解析:只要m1、m2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对整体和隔离m2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FTF,正确选项为B、C、D。8AD解析:对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解得:aFg,在aF图象中,图线的斜率等于质量的倒数,由题图可以得出图线A、B的斜率相同,大于图线C的斜率

9、,即:mAmBmC;在a轴上的截距的绝对值等于动摩擦因数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从图象可以看出,图线B、C在a轴上的截距绝对值相等,图线A在a轴上截距的绝对值最小,即:ABC,正确选项为AD。9答案:(1)该同学的操作不正确,正确的操作应该为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2)C(3)0.60解析:(2)按该同学的操作,不加拉力时,小车就有加速度,图象应为C。(3)根据sat2,t5T,T,s(s3s4)(s1s2)得加速度的表达式。10答案:2.08 s解析:物体在三个不同阶段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在加速上滑阶段:x1a1t,a12 m/s2,据牛顿第二定律:Fmgsin37Ffma1(沿斜面

10、向上为正)Ff20 N在F撤走瞬间,物体的速度为va1t14 m/s设在减速上滑阶段的加速度为a2,所用时间为t2,位移为x2,则有mgsin37Ffma2(选沿斜面向下为正),a28 m/s2t20.5 s,x2t21 m设在加速下滑阶段的加速度为a3,所用时间为t3,位移为x3,则有mgsin37Ffma3,a34 m/s2,x3x1x25 mx3a3t,t31.58 s,所以,撤力后经时间tt2t32.08 s,物体返回斜面底部。11答案:(1)mg(2)v0解析:(1)设A在C板上滑动时,B相对于C板不动,则对B、C有mg2maaB受到的摩擦力FBmamg由于FBFAmg,所以B相对C静止,FBmg。(2)要使物块A刚好与物块B发生碰撞,物块A运动到物块B处时,A、B的速度相等,设此时速度为v1、物块A的位移为x1、木板C在此过程中的位移为x2,对A:mgmaAvv2aAx1对B、C:v02ax2x1x2x联立上述各式解得v0要使物块A、B相碰的条件是v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