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化学月刊 专题1 化学实验专题训练3.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43289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化学月刊 专题1 化学实验专题训练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高考化学月刊 专题1 化学实验专题训练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高考化学月刊 专题1 化学实验专题训练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高考化学月刊 专题1 化学实验专题训练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高考化学月刊 专题1 化学实验专题训练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考化学月刊 专题1 化学实验专题训练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实验专题训练1左图是实验室制备CO2的简易装置图.用该装置制备CO2可起到随时使反应发生,也可以随时使反应停止的效果.下图装置可起到与左图装置相同的效果是( )2气体尾气处理的延伸:在实验室里可按右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气体R,并吸收多余的R气,则R是( )ACH4BHClCCl2DNH33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4已知KMnO4与浓HCl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若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A. 只有和处 B. 只有处C.只有和处 D. 只有、处5右图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

2、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A锌和盐酸发生氢气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生成氯气C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D氯化钠和浓硫酸生成氯化氢6如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漏斗颈内的液面略高于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水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中的物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A漏斗颈内液面下降B漏斗颈内液面上升C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烧杯内液体遇碘水变蓝7洗气瓶用途的延伸: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 H2、Cl2、CH4、HCl、NH3、NO、H2S、S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

3、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 ,若把装置颠倒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 (2)若在烧瓶内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气体应由_口进入。 (3)若在烧瓶中装入适量浓硫酸,可以用它来干燥的气体有 ,气体应由_口进入。8气密性检查的延伸:2003年江苏化学卷拟用下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气体abcdC2H4乙醇浓H2SO4NaOH溶液浓H2SO4Cl2浓盐酸MnO2NaOH溶液浓H2SO4NH3饱和NH4Cl溶液消石灰H2O固体NaOHNO稀HNO3铜屑H2OP2O5(1)上述方法中可以得

4、到干燥、纯净的气体是 。(2)指出不能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气体,并说明理由(可以不填满)气体 ,理由是 。气体 ,理由是 。气体 ,理由是 。气体 ,理由是 。 9根据下图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口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判断理由: 。(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判断理由: 。10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夹等夹

5、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是_;碱石灰的作用是_。 (2)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 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 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停止反应后,立即关闭B中两个活塞。一段时间后,将试管浸入冰水中,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请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 (3)将过量的氧气与A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C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 两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是_,其理由是_。 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参考答案:1B、D 2D 3A、

6、C 4D 5A 6B、C7(1) (2) A (3) B8(1) NO(2) C2H4 装置中没有温度计,无法控制反应温度Cl2 反应生成的Cl2被c中的NaOH溶液吸收了NH3 反应生成的NH3被c中的H2O吸收了9(1)不漏气;由于不漏气,加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压强增大,长颈漏斗内的水面高出试管内的水面。(2)无法确定;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烧瓶。10 催化剂(1)(NH4)2CO3或NH4HCO3 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2)4NH3+5O2 4NO+6H2O 2NO+O2=2NO22NO2(气) N2O4(气)+热量,降低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部分红棕色NO2转化为无色N2O4。点燃 (3)先通入O2,后通入NH3。若先通氨气,氨在空气中不能点燃,逸出造成污染。4NH3+3O2 2N2+6H2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