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19秋学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线平时作业1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133330920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大19秋学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线平时作业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大19秋学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线平时作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大19秋学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线平时作业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秋学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线平时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1.下列加工误差的因素中,造成随机误差的因素是()。A.原理误差B.机床几何误差C.机床热变形D.毛坯误差答案:D2.不具有独立变化的特征,是装配后才间接形成的,多为产品或部件的装配精度指标,这是装配尺寸链()的基本特征。A.组成环B.封闭环C.增环D.减环答案:B3.按极值法计算尺寸链,若组成环中的增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则封闭环的尺寸必然是()。A.最小极限尺寸B.基本尺寸C.最大极限尺寸D.理想尺寸答案:C4.当总装配图和部件装配图设计完成后,选择装配方

2、法,然后通过解装配尺寸链来确定各零件的基本尺寸及偏差,这种计算称为()。A.正计算B.反计算C.中间计算D.解尺寸链计算答案:D5.在绘制实际分布曲线时,通常以零件的尺寸为横坐标,以()作为纵坐标。A.频数B.频率C.中心值D.样本总数答案:B6.当需要对已设计的图样进行校核验算时,利用与装配精度有关的零件基本尺寸及偏差,通过求解装配尺寸链,计算这些零件装配后的装配精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这种计算称为()。A.正计算B.反计算C.中间计算D.解尺寸链计算答案:A7.在机械产品或部件的装配中,由相关零件的()组成的尺寸链称为装配尺寸链。A.有关尺寸B.工艺尺寸C.工序尺寸D.定位尺寸答案:A8.最

3、终热处理工序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和磨削加工之前,主要用于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例如,淬火回火。()也常作为最终热处理。A.镀铬B.退火C.调质D.正火答案:C9.平面加工时,上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为Ta,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为Tb,则本工序余量的变动量为()。A.(TaTb)/2B.(TaTb)C.(TaTb)/2D.(TaTb)答案:D10.组件至少由()个以上零件组成。A.4B.3C.2D.1答案:C二、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11.在一个工艺尺寸链中,封闭环、增环和减环三者缺一不可。答案:错误12.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

4、个)工件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答案:正确13.采用提高机床刚度、增大工件刚度的方法,可以减少切削力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答案:正确14.现代化的大量生产都采用工序分散原则。答案:错误15.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和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答案:正确16.一个零件可有一个或多个尺寸(组成环)列入同一个装配尺寸链。答案:错误17.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工件相对于刀具及机床的位置精度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答案:正确18.完全互换装配法是依靠零件加工精度来保证装配质量的。答案:正确19.工件夹紧后,位置不动了,其所有自由度就都被限制了。答案:错误20.

5、采用高效率工艺前提是保证加工质量。答案:正确21.零件表面粗糙度越小,抗疲劳能力越强。答案:正确22.加工原理误差是由于机床几何误差所引起的。答案:错误23.装配尺寸链简化原则就是建立尺寸链时可以不考虑那些影响较小的因素,使装配尺寸链简化。答案:错误24.误差复映指的是机床的几何误差反映到被加工工件上的现象。答案:错误25.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减环。答案:错误26.大批大量生产时,通常采用直接找正装夹或划线找正装夹。答案:错误27.在调整法加工时,定位误差的大小等于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变动量。答案:正确28.生产过程是工艺过程的组成部分。答案:错误29.轻型零件年产量4000件,属于大批生产

6、。答案:错误30.经济加工精度是指同一设备最低加工成本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答案:错误以下内容可以删除:我们知道立法活动的论后是立法者对不同利益间的衡量。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衡量的是公共利益、道德秩序与个人的意思自治,其法律结果应当衡量的是当事人对利益的危害程度和当事人的责任程度以及其应适当承受的不利后果。但是法律结果却被规定在同一个条文里适用同样的结果,这显然是不合无的。如果不区分两者的法律后果,那么二者的法定情形的重构从现实层面上来讲也就毫无意义了。首先,笔者认为应当调整现行婚姻无效与可撤销规定的溯及力在题。溯及力涉及到对之前婚姻事实的法律认可状况。如果溯及既往,那么婚姻关系自成立起无效

7、,从而导致因夫妻身份关系产生的其他一切行为也将陷入纠纷,对于与之有交易的第三人来讲将面临不可预测的法律法风险,不利于交易安全。笔者认为应当根据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中不同法定情形的违法程度区分为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溯及力。在笔者对于无效婚姻法定情形重构之后,只剩下重婚、近亲婚姻以及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婚姻三种,本以为可以完全适用的无效婚姻被确认无效后自始无效的规定,但是在引入责任要素之后,笔者发现其中可能存在无辜方的情况,如重婚情形中被重婚的一方不知对方已有配偶,在婚姻被宣告无效之后,被重婚者依然与造成婚姻无效的一方当事人共同承担婚姻自始无效一样的结果,这样的规定对被重婚者不公平,也不利于保护

8、子女的利益。笔者认为应参虑双方当事人的责任区分不同的溯及力,由造成婚姻无效的一方承担婚姻自始无效的后果,无辜一方则自法院宣告无效之日起婚姻开始无效。实际生活中造成婚姻无效的责任人可能是当事人一方,也可能是双方,可统一适用上无规则,笔者认为更加公平。笔者对可撤销婚姻的法定情形重构之后扩充了未达法定婚龄的婚姻、患禁婚疾病的婚姻、欺诈的婚姻与重大误解的婚姻。笔者认为此部分也不可以完全重构为“婚姻被撤销的,自撤销之日起生效”。因为尽管重构后的可撤销婚姻制度所保护的个人私益要件,但是其中当事人还是有过错方与无辜方的区分,适用同种法律后果依然不公平,应当根据造成婚姻无效的责任有无、大小区别对待,重构为“对

9、婚姻被撤销有责任的,适用婚姻自始无效规定,无责任的适用撤销之日起无效。”其次,笔者认为对婚姻无效与被撤销后的财产分割应方式当加以丰富。我国现在的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制度的法律后果中对财产的规定非常单一,忽略了当事人在该婚姻因违法导致无效过程中的主观意志和责任程度,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不利于发挥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笔者认为在婚姻被撤销或被确认无效后的财产分配中应当参虑双方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和责任程度,以此作出与之相匹配的分割方案。换句话说主要从“是否知道存在婚姻无效和可撤销的法定事由”和“对法定事由是否有过错”这两个维度来参虑财产的划分。第一种情况,对于双方当事人都是既知道有违反婚姻生效的法定事

10、由,又对此事由有过错的,适用现行的规定,即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裁判。第二种情况,对于仅知道有违反婚姻生效事由但没有过错的当事人,在财产分配过程中应当少分,而不论是否属于弱国一方。因为这种情形下,当事人对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的挑衅太严重,应当予以更加不利的法律后果。第三种情况,对于不知道存在违反婚姻生效法定事由但是有过错的当事人,境如当事人婚前不知自己患有禁止结婚的疾病而后导致婚姻可撤销,可以适用离婚时财产分割的相关规定。第四种情况,对于既不知道存在违反婚姻生效要件存在,对此又没有过错责任的当事人应当适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规定。因为以上情形中,当事人对社会公益和法律秩序的破坏很小,甚至是

11、无辜的,应当适用更为有利的法律制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时,当事人不知的状态需要一直持续到婚姻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否者将构化为第一种或者第二种情况。最后,对于子女抚养在题一律适用与离婚时一样的对子女保护的相关规定。虽然最新版的婚姻法增加了无效婚姻制度,但是该制度太过简略,有很多的缺漏需要填补。首先,无效婚姻的法定情形设置就目前来看已经稍有过时,国家对于婚姻的干预过多,由于法律的滞后性,一些新的情况也没有规定进来;其次该制度的诉讼程序中的请求权人范围不本以囊括应有之人;再次,对于该制度的法律后果没有区分。本文主要针对以上的在题提出了完善建议,首先针对无效婚姻中的法定情形做了调整建议,建议保留重婚与近亲婚姻这两种情形依然属于无效婚姻的法定情形,建议将未达法定婚龄婚姻和患有禁婚疾病的婚姻划入可撤销婚姻的调整范围,此外针对可撤销婚姻还扩充了因欺诈和重大误解而缔结的婚姻;其次针对无效婚姻的确认程序,提出增加检察院和基层组织为无效婚姻的申请权人;再次针对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法律后果,笔者提出增设构构制度针对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中的无辜方当事人予以构构,增设补正制度针对特定情形的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予以合法化的承认,同时引入当事人主观要素和责任要素,依据这两个因素区别参虑当事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