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39 课堂训练.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30662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39 课堂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39 课堂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39 课堂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39 课堂训练.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综合训练1关于磁感线和电场线的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A磁感线和电场线分别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和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一些假想曲线 B磁感线是闭合的曲线,电场线则是不闭合的,它从正电荷出发,或终止于负电荷, 或伸展到无限远 C磁感线或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或电场方向相同 D电场线可能跟仅受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的点电荷的运动轨迹重合,磁感线可能跟仅受abc磁场力作用下运动的电荷的运动轨迹重合2a、b、c是三个固定于同一平面内的通电直导线,通入大小相等方向如 图所示的电流。ab与bc间距相等,则电流a、b、c受力方向分别是: A向右、向左、向右 B向右、向右、:向左 C向左、向右、向右

2、 D向左、向左、向右 dabc3如图所示,三根长直导线通电电流大小相同,通电方向为b导线和d导线垂直纸面向里,C导线向纸外,a点为bd的中点,ac垂直bd,且ab=ad=ac。则a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为: A垂直纸面指向纸外 B垂直纸面指向纸里 c沿纸面由d指向b D沿纸面由a指向c 4对于通电螺线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通电螺线管表现出来的磁性相当于条形磁铁,一端相当于N极,另一端相当于S极 B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感线也是从N极出来,进入S极的 C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感线与螺线管轴线平行,由S极指向N极 D把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内,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N极指向螺线管的S极ABCDMN5固定

3、不动的绝缘直导线MN和可以自由移动的矩形线圈ABCD在同一平面内,MN与AD、BC边平行并较靠近AD边,当导线和线圈中通以如图所示的电流时,线圈的运动情况是: A静止不动 B向左方移动 C向右方移动 D绕MN为轴转动 、6一个长螺线管中通有恒定电流,把一个带电粒子沿轴线方向射入螺线管,不计重力,粒子在管中将做: A圆周运动 B沿轴线来回运动 C匀加速直线运动 D匀速直线运动7如图是一个用均匀金属导线做成的圆环,A、B是圆环直径的两个端点,当电流I从 A点流入,从B电流出时,在环中心处的磁场方向是: A在圆环所在的平面内,且指向B B垂直圆环平面,且指向纸外 C垂直圆环平面,且指向纸内 D磁感应

4、强度为零:无方向8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金属环绕轴0D以角速度匀速旋转,在环左侧轴线上的小磁针最后平衡的位置是: A极竖直向L BJ7V极竖直向下 C极沿轴线向左 D极沿轴线向右9如图所示,M1与M2为两根原本未被磁化的铁棒,现将它们分别放置于如图所示的位M2M11则被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磁化的情况是:AM1的左端为N极,M2的右端为N极 BM1和M2的左端均为N极 CM1的右端为N极,M2的左端为N极 DM1和M2的右端均为N极10电磁体用软铁做铁心,这是因为软铁: A能保持磁性 B可被其他磁体吸引 C去磁迅速 D能导电 11两个相同的圆形扁平线圈,能在一个光滑绝缘的圆柱体上自由滑动,设大小不

5、同的电流按图中所示的方向分别通入两个线圈,则两线圈的运动情况是: A都绕圆柱体转动 B彼此相向平动,且电流大的加速度的值较大 C彼此背向平动,且电流大的加速度的值较大 D彼此相向平动,且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值12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条,其中一个有磁性,另一个没有磁性不用其他用具,怎样 判断哪个钢条有磁性,哪个没有磁性?13磁铁的磁极就是磁铁上磁性最强、分子环流最大的地方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14如图所示,AB、CD是两条互相平行而又相距很近的直导线,这两条导线均可以自由移动,在它们的正下方,有一个可以绕竖直轴转动的带正电荷的铜针,问当导线中通以如图所示的电流时,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ABCDI2I1综合训练:1D 2A 3c 4D 5B 6D 7D 8.c 9.A 10.c 11.D12用钢条的一端去接近另一根钢条的中点,如果有吸引作用,则手中拿的这根钢条有磁性;反之,则手中拿的这根钢条没有磁性 13不对磁铁内部所有分子环流都是相同的,只因为磁铁内部相邻的分子环流产生的N、S极作用相互抵消,所以中间的磁性较弱,两端磁性较强,才称为磁极14AB和cD两条通电导线将互相靠近,铜针保持静止不动- 2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