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案(2) 中图版必修2.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30648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案(2) 中图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案(2) 中图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案(2) 中图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案(2) 中图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案(2) 中图版必修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 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运用实例,解释地域文化的含义。2.学会运用案例说明地域文化在民居建筑、饮食、服饰、民间艺术、歌舞等方面的差异及存在差异的原因。3.学会运用案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及建筑所反映的城市地域文化。(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践,锻炼学生获取资料的能力,进一步学会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表达结论的能力。2.锻炼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文化”的思维方式。(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各种地域文化及其形成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地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及对本国家、本地区地域文化的热爱。二、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

2、响。2.难点: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三、 教学方法及手段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讲授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中国的戏剧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提问: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地方剧种?生答:京剧、秦腔、越剧、黄梅戏、川剧、豫剧下面请大家欣赏两首曲子,判断分别是什么剧种。多媒体影音资料:播放一段秦腔、一段黄梅戏。学生判断正确。老师提问:这两首曲子的唱腔各有什么特点?生答:秦腔气势磅礴、高亢、明亮;黄梅戏细腻、婉转、优美。提问:大家都知道秦腔原产于陕西,黄梅戏原产于皖、赣、鄂交界处,主要流传于安徽省安庆地区。为什么黄梅戏没有产生与陕西,

3、而秦腔没有产生于安徽一带?生答,教师补充介绍陕西、安徽两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地貌)及秦腔和黄梅戏的原产地(投影两省的地貌图)并总结: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八百里秦川的广袤,塑造了陕西人质朴、粗犷、豪放的性格,也产生了秦腔这样高亢、明亮的戏剧语言;而安徽一带的清山、绿水、小桥的灵秀景致塑造的是温和、细腻的安徽人,所以当他们想要表达对自然、生活的感受时,选择的是这种温婉、含蓄的黄梅戏。这就是两地地域文化差异的原因。 投影对比表格。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地域文化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二)讲授新课板书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一、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提问:刚才我们只是感受了两地的戏剧文化的差异,

4、请大家思考这两地还有哪些方面存在差异?学生踊跃发言,举例,在民间艺术、服饰、饮食、建筑、乐器、歌曲、农业耕作方式等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讲授:大家例举的都非常好,很多方面两地都有差异。可见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板书 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前者称为物质文化,后者称为精神文化。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多媒体演示陕西、安徽两省的民间艺术、服饰、饮食、建筑民居等图片,并重点启发学生分析饮食、民居差异的原因提问:为什么陕西、安徽两地的文化有如此多的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回答: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

5、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内文化的形成。陕西、安徽两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又造就了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所以根植于其中的文化必然会存在差异,故就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板书2.地域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师讲: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但一地的地域文化一旦形成又会处处折射出当地地理环境的特征。刚才我们只是选取了两个点(陕西、安徽),现在我们把地域文化的“地域”范围再扩大一些,选取两个面来做个对比。讨

6、论:请大家说说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显著差异。(学生活动三分钟)学生发言,教师引导、补充中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及其原因。(南米北面、南矮北高、南船北马、南繁北齐、南经北政、南轻北重、南尖北平等等。)师小结:同学们讲的很好,可见地域文化中的“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是多要素的。承转:本章我们了解城市,城市作为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深深地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有的城市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往往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讲述巴西利亚的文化匮乏,使居民感到了深深的孤独。板书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文

7、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2.城市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1)从建筑布局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美国、欧洲、中国多媒体演示美国的现代化城市、欧洲古典城市及其现代面貌、中国的皇城及其现代面貌。提问:这几个城市的空间布局有何差异?(先看古代城市,再看现代城市。)学生分析回答,教师引导并继续提问:上述城市空间布局的差异反映了各个城市怎样的地域文化?教师结合不同城市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分

8、析各城市的地域文化。围墙(2)从建筑结构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园林 民居多媒体演示国外建筑的无围墙,对比中国建筑的多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所反映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多媒体演示中国园林、西方园林,教师讲解中国园林及西方园林各自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多媒体课件演示总结的表格)。引导深入分析讨论:为何中国文化内向、封闭,西方文化外向、开放?(3)从建筑风格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中外宫殿多媒体演示东西方宫殿在建筑细节(风格)上存在的差异,中国宫殿建筑的斗拱、仙人走兽、飞檐、亭、台、楼、阁,西方宫殿建筑的喷泉、雕塑。教师提问:东西方宫殿的建筑风格的差异反映了怎样的文化差异?学生讨论,回答。(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面对博大精深而又不断推陈出新的地域文化,只是做了一点最浅显的了解。这节课的目的不在于让同学们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了这种思维,大家就有了一双看世界的“慧眼”。用这双慧眼去欣赏身边的世界精彩,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布置作业:收集我国以下城市的建筑图片:青岛、哈尔滨、银川、北京、西安,分析其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的特点。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