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3059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学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学案 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学案 新人教版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父苏洵,弟苏辙均以文著称,文坛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嘉祐六年(1061)通过制科考试后,步入仕途,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被政敌以讪谤新政罪下狱,史称“乌台诗案”。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神宗死后,旧党执政,苏轼奉召回京,官至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又因反对司马光等人尽废新法,开罪旧党,先后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哲宗亲政后,新党复起,又先后被贬到惠州(广东惠州市)、儋州(今海南省)。建中靖国元年(1101)徽

2、宗即位,内迁,病死于常州。 苏轼为人耿直敢言,才华超众,豪放旷达,随缘自适,善谐谑,极富个性。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在遭迫害后相当浓重。政治上主张“渐变”和“人治”,虽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但始终关心国计民生,在各地方任上政绩斐然。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艺术家。他的诗、文、词、书法、绘画都成就卓著,堪称名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重才气、重议论、善谐谑、善修辞,是北宋诗歌创作的高峰。他的论说文立意新颖,论证精辟,纵横驰骋,波澜层出;抒情散文如行云流水,充满诗情画意,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词开拓题材,创新风格,别开豪放旷达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3、等。二、写作背景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1082)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禀、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名,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情,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 作者是元丰三所(1080)春到黄州的。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后人叫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

4、三、课文解析正音及解词 属( ): 窈窕( ):指女子步行舒缓的样子。少( )焉: 酾( )酒: 冯( )虚: 倚歌而和( )之:按着曲调伴奏。 渺渺: 袅袅( ): 嫠( )妇:愀( )然: 缪( ):舳( )舻( ):槊( ): 糜( ):鹿的一种。扁( )舟: 渚( ):水中小块土地。沧海之一粟: 长终:悲风: 造物者:狼籍: 相与枕藉( ):四、全文共五段,请概括段落大意:五、具体内容分析:1、第一段:文章第一句写了什么内容?2、第二段:(1)本段可分几层?(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3、第三段:在这

5、一段里,处处表达了一个“悲”字,悲的原因有哪些?4、第四段:作者阐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悟?六概括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相关链接:关于赋 赋有三个特点:一、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率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

6、形式和铺张手法,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 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1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 月出于东山之上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 哀吾生之须臾 苟非吾之所有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7、 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是饮酒乐甚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寄蜉蝣于天地 托遗响于悲风。(3)倚歌而和之 侣鱼虾而友糜鹿而不知其所止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耳得之而为声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自其不变者而观之(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又何羡乎相与枕藉乎舟中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侣鱼虾而友糜鹿(5)正襟危坐 (6)乌鹊南飞(7)况吾与子渔樵于

8、江渚之上3、一词多义(1)东 顺流而东也/ 东望武昌(2)望 七月既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3)下 下江陵/ 苏子与客游于赤壁之下(4)如纵一苇之所如/ 如诉如泣4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2)山川相缪 (3)举酒属客 (4)举匏樽以相属5、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2)白露横江(3)凌万顷之茫然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凌万顷之茫然 渺渺兮予怀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今安在哉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7翻译下列句子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盖将自

9、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5、默写课文: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_,_。少焉,_,_。_,_。纵一苇之所如,_。_,_,_, _。方其破荆州,下江陵,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而吾与子之所共食。6选出加粗词的意义、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 A苏子愀然 B凌万顷之茫然 C何为其然也 D其声呜呜然7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驾一叶之扁舟B倚歌而和之C自其变者而观之 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8选出“之”字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一项 A不知东方之既白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C哀吾生之须臾 D羡长江之无穷9选出下列句中属被动句的一项 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