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旅游行业)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3328707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25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旅游行业)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2020年(旅游行业)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2020年(旅游行业)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2020年(旅游行业)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2020年(旅游行业)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旅游行业)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旅游行业)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行业)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前 言河南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代城市建设富有活力,城市旅游前景良好;支持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各地发展旅游的情绪高涨,旅游大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但从全国来看,河南旅游发展还较为缓慢,与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称;总体来说旅游发展处于全面升级的前期阶段;旅游发展中存在着观念陈旧,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和资源整合不足,旅游软件建设滞后,大旅游意识不强,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力度不足等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旅游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为主要方式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受到市场的冲击;中央全面

2、建设小康社会和中部崛起战略以及河南省实施中原崛起战略对河南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了理清发展思路,加快旅游转型和升级,保持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制定本规划.第一章 旅游发展战略1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中原崛起的战略机遇,树立大旅游的科学发展观,依托中原文化和山水旅游资源,利用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规范,培育大旅游发展的整体动力和发展环境;推动政府主导型向政策导向型的旅游发展机制转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施精品战略,保障供给,引导消费;立足于打造华夏文化之源的旅游品牌,塑造黄河大观,万象中原的旅游形象;推进旅游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创造

3、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实施旅游集约化,跨越式发展战略,实现中原旅游崛起,在规划中远期将河南建成现代化旅游强省,旅游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和重要动力产业.2 旅游发展模式与驱动机制2.1 旅游发展模式选择河南旅游发展模式:以城市旅游与景区旅游双重驱动,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并重的区域旅游发展模式.2.2 旅游发展动力机制(1)区域综合活力培育 在中原崛起的过程中提升区域综合活力,尤其重视中原城市群的综合活力培育,积极发展大流通业,培育旅游持续发展的经济动力.(2)旅游精品引力培育 实施政府主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景区发展模式和特区化的景区管理模式,重点开发山水生态,文物古迹,祖根文化,

4、武术文化,宗教文化等等旅游精品;策划建设吸引范围大,生命周期长的精品旅游产品系列.(3)相关产业和大环境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力 积极培育和优化旅游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强化整体环境吸引和形象吸引,形成有力的旅游发展支持系统;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旅游的软环境.(4)旅游开发与城乡建设一体化的整合力 旅游开发作为城市和区域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明确旅游在城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各项建设中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要求,把旅游开发融于城乡建设之中,以营造区域旅游发展的整体合力.2.3 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途径河南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三个层次:第一,旅游区文化内涵提升和相关服务的提升;第

5、二,相关产业介入和社会旅游产品的开发;第三,在旅游无限化思想的指导下,实现区域要素全面整合,形成旅游开发与区域建设一体化的大旅游局面.跨越式发展就是三个层面的同步行动,对于河南来说是可行的.图4 河南旅游跨越式发展模型3 宏观战略目标体系3.1 总目标目标定位:坚持中原文化与山水生态并重,城市旅游与景区旅游并重的发展模式,将全省建成城市旅游发达,景区旅游繁荣,华夏源文化特色鲜明,山水生态形成强势产品,区域旅游大环境优越,产业效益显著的,集观光,度假,商务,会议,博览,寻根,体育,宗教以及美食,购物,娱乐旅游于一体的,国内首选,世界知名的直接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成

6、现代化的旅游强省.目标阐释:通过文化产品深度开发,努力培育根源,文源,武源,商源,道源,佛源文化特色鲜明,富有强烈神秘色彩的华夏文化之源.将黄河与四大名山培育成为国内顶级,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打造一批高品位的湖泊,湿地,山水生态旅游产品.景区景点建设与城市整体性产品建设并重,培育旅游发展的整体动力和发展环境,中远期形成旅游与区域经济共同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实施精品战略,同步实现设施,服务,旅游环境现代化,形成名牌产品系列和强大的竞争力,成为国内首选,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中期末旅游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远期建成现代化旅游强省,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指标和发展水平居全国第一集团之列.3.2

7、 经济目标旅游产业定位: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和新兴支柱产业,动力产业.旅游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规划中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成全国旅游大省,远期建成现代化旅游强省.3.3 社会目标以旅游发展推动对外交流,提高河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河南人民的凝聚力和荣誉感,优化河南的社会形象,对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持.3.4 文化目标在保护和利用河南历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培育和强化河南的特色文化,树立华夏文化之源的品牌形象;推动河南文化名省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3.5 环境目标通过点-线-面的环境营造,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区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覆盖

8、率不断提高.3.6 品牌目标品牌形象目标:华夏文化之源,中原山水之魂的旅游品牌,塑造黄河大观万象中原和文武河南古今博览的旅游形象.世界品牌目标:力争使殷墟,潞王陵,嵩山,南太行山-红旗渠等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伏牛山整体进入世界地质公园行列.旅游城市发展目标:将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南阳等建成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在现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基础上,增创4-6家优秀旅游城市;将郑-洛-安-汴-许打造成国家级古都旅游精品路线.旅游景区与旅游线路发展目标:重点策划建设20个左右规模大,综合性强,特色突出,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在现有24个AAAA级旅游区的基础上,重点建成8-10个国家AAAAA级旅游区,新增

9、10-15家AAAA级旅游区和一批AAA级旅游区;重点建设2-3个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旅游度假区,10-1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推出3-5条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旅游线路产品.旅游企业发展目标:着力扶持一批旅行社,旅游交通,宾馆酒店,旅游商品企业,形成3-5家富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和跨国旅游公司,使旅游企业组织结构得以完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符合国际规范的旅游企业运作机制.4 战略重点4.1 以现有优势为重点的系列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培育强项的战略重点.4.1.1 重点产品1)文化旅游综合产品 重点进行产品优化升级,尤其是祖根文化,古都文化,武术文化,宗教文

10、化等.2)山水旅游产品 重点是山水风光资源整合与深度开发,提升品牌.4.1.2 重点市场文化和山水观光,城市商务会议,寻根问祖和探亲访友,习武康体等市场依然是河南的重点旅游市场;在空间上,本省和周边省中短途市场仍然是未来旅游市场的主体.4.1.3 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1)重点项目 优势旅游产品的再强化工程主要有古都文化,武术文化,祖根文化,宗教文化旅游项目,四大名山组合项目的强化,以中原城市群建设为契机,加强以商务旅游为重点的文化产业,流通业等城市综合旅游项目建设.2)重点区域 依据和配合中原都市群的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北部地区城市旅游将继续保持重点区域的地位.4.2 以薄弱环节为重点的系列根

11、据资源素质和可培育性,进行弱项强化所形成的重点系列.4.2.1 重点产品类型1)潜文化的发掘和旅游产品的强化 重点解决非物质性文化没有载体或发掘不深的问题,埋藏文化的地表化问题,商源和商业文化地位缺失问题,道教和道德文化的白相化问题,祖根文化的人性化问题等;对有载体的资源解决空心化问题,表现内容和手法增强体验性和参与性的问题.2)生态旅游与城市休闲,度假产品的强化 重点打造山水生态休闲度假,城市休闲社区和郊野游憩职能,强化综合服务配套,实现深度开发和延伸产业链.3)商务会展产品的强化 积极发展常规化,商业化的物流,商务和会展业,实现旅游与商务会展业的有机整合,强化旅游发展的经济动力.4)服务产

12、品的强化 重视突出特色特色,延伸服务链条,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弹性消费,加强美食,购物,娱乐配套和服务社区建设.4.2.2 重点目标市场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市场并重,城市旅游与景区旅游市场并重,省内市场与省外市场并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并重的开拓战略.重点开拓山水度假,假日休闲,远途商务,购物,科教和修学旅游市场.重点开拓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市场,东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争取欧美市场.4.2.3 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1)重点扶持的项目 重点扶持可开发性强,而又能代表河南风格的拳头产品和形象产品.增加祖根文化旅游产品,商源文化旅游产品,道德文化和诚信文化旅游产品,三国文化旅游产品,彰显古都文化和黄河文

13、化的包装工程,城市和大型旅游区内的休闲社区综合服务配套工程;商业化的商务会展旅游产品等.2)重点扶持的区域 规划期内重点扶持目前地位不够但潜力巨大的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如安阳,南阳,信阳,商丘等;扶持伏牛山区和大别山区等资源品位高的超大型旅游区的综合发展.4.3 支撑战略目标的重点工程4.3.1 产品开发工程(1)空间布局战略调整从三点一线和一带四区向两轴五区一中心 的大旅游空间格局扩展(以京广/京珠线,陇海/沿黄河线为纵横轴的旅游发展轴线;嵩山,太行山,伏牛山和大别山山水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区和郑-洛-安-汴-许中原古都文化旅游区;以郑州全局性旅游中心城市).(2)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由重视文化旅

14、游产品的开发转变为文化与自然旅游产品开发并重,由相对比较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转变为观光,度假,商务和其它专项旅游并举,形成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都市旅游和专项旅游四大旅游产品系列.(3)产品开发重点18个重点旅游产品.黄河文化复合型旅游带,大中岳嵩山自然与文化旅游区,大伏牛山生态观光与休闲旅游度假区,南太行山山水风光与山前文化旅游区,桐柏-大别山生态与红色文化旅游区,洛阳古都文化旅游区,开封宋都文化旅游区,安阳殷墟与殷商古都文化旅游区,中华商旅博览城,中华文化博览城,中国商业文化论坛旅游区,中华少林武术城,中华万姓园旅游区,河南博物院旅游精品景点,南阳四圣旅游区,商丘古城与商业文化旅游区,许昌三国

15、文化旅游区,黄河小浪底旅游度假区.4.3.2 形象提升与市场推广工程坚持旅游形象与区域形象同步,积极实施形象工程,塑造和提升目的地和区域整体形象.注重海外营销与国内营销并举;走多元化和个性化营销的路子,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等中远程旅游市场区加强营销攻略.4.3.3 环境优化工程以创建最佳优秀旅游城市及实施中原崛起战略为契机,推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旅游发展,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积极优化影响旅游发展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从整体上提高河南旅游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4.3.4 体制改革工程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旅游体制改革,消除束缚旅游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拓宽投资渠道,扩大旅游投资规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树立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把提供服务,提高效率,优化环境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优化旅游发展的机制环境.4.3.5 旅游科教工程积极实施旅游人才工程,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造就有利于旅游人才成长和人才使用的优良环境.积极实施旅游信息工程,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和普及,推动旅游科技化,数字化和网络化.通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旅游科技含量的提高,增强河南旅游的竞争力.5 政策和策略建议推进五大观念突破,实现三大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