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旅游行业)昌黎旅游总体规划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3328660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41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旅游行业)昌黎旅游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2020年(旅游行业)昌黎旅游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2020年(旅游行业)昌黎旅游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2020年(旅游行业)昌黎旅游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2020年(旅游行业)昌黎旅游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旅游行业)昌黎旅游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旅游行业)昌黎旅游总体规划(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行业)昌黎旅游总体规划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规划编制任务的提出根据秦皇岛市政府关于编制全市2006-2008年旅游发展行动纲要的要求,为科学谋划“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昌黎县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项目以及实施步骤,以期提升昌黎县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把旅游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将其培育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带动本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昌黎县人民政府决定,编制昌黎县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作为昌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第二节 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于对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和昌黎县旅游业在京津冀都市圈以及秦皇岛市旅

2、游业发展中的分工、地位的科学分析与认知,在与秦皇岛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秦皇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秦皇岛城市西部滨海地带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基础上,着眼于落实秦皇岛市旅游发展行动纲要和昌黎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破解制约昌黎县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与困惑,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为本县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紧紧围绕全市建设长城海滨公园的主题,对县域全境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以重点项目为载体,以提高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发展专项特色旅游,深度开发利用资源,全面拓展大旅游,把昌黎县的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建设旅游强县,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对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第三节 规划原则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3、实施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不再直接管理经营旅游企业,集中精力搞好区域旅游规划编制、产业政策的制定,抓好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与旅游市场的培育和完善,营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氛围;政府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政府安排专项旅游发展基金的预算、旅游基金的实施、税收政策的倾斜等。同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投资导向等方面的调节作用,依靠市场机制引导民间资金,扩大旅游投融资渠道。二、发展大旅游,培育大产业旅游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性很高的系统工程。强调旅游业开发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重视各类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地方社区和公众等方面

4、的合理要求,调动各方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其合法利益,通过旅游业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和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是一个牵扯面宽、带动力强的宽带产业。旅游景区虽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但不是旅游业的全部。旅游业要以开发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为主体,把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开发成一条龙配套的产品链,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充分调动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发展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旅游餐饮业、旅游娱乐业、传统手工业、农牧业、交通运输与旅游人才培养等全面发展,形成综合生产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使游客乐意在昌黎消费。在产业间相互协调上,注意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

5、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注重塑造良好的旅游城市形象,把整个昌黎县当作一个大的旅游产品来经营,加大旅游业基础设施和软硬件环境建设,旅游设施建设要人性化,体现人文关怀。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旅游资源的利用、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建设,都要从满足游客的人性需求出发来谋划、设计,并立足于旅游享受的是文化这一定性,通过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强烈吸引力的精品旅游区。公共管理和服务单位,要树立一切为游客着想的意识与观念,优待游客,善待游客,营造好客宜游的人文环境。居民的广泛参与是旅游城市形象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不断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普及旅游知识,推进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让游客感受一个文明的昌黎。

6、四、打造精品,培育特色,深度开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环境的改善,旅游开发广度与深度的不断拓展,游客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宽,对旅游产品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旅游消费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高质化的趋势。适应这种变化,旅游产品打造要特别注意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特色化的精品赢得市场。老的景区和项目要注重深度利用和开发,延长生命力和市场吸引力。五、以客源市场需求为导向配置资源现阶段旅游经济已进入卖方市场时期,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应以客源市场为导向,即以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两类客源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开发旅游产品,靠适销对路、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吸引国内外游客。六、把握和利用好奥运契机秦皇岛是北京奥运的

7、伙伴城市。区位、资源与部分奥运赛事的举办为秦皇岛和昌黎县的旅游业带来难得的机遇。以迎奥运为契机,全方位整合昌黎县旅游资源,全面展现中国最美的海岸-昌黎黄金海岸的秀美风貌和神岳碣石的文化底蕴,围绕文化昌黎、度假胜地的形象定位,全力改善旅游区的形象与基础设施,力推风景与文化观光、娱乐与休闲度假、地方美食与特色商品等重点旅游产品,强化旅游宣传促销,把尽可能多的旅游精品融入北京奥运旅游线路,广泛吸引国内外游客来昌黎观光、娱乐、度假。七、可操作性充分把握昌黎县情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考虑计划实施的必备条件和制约因素,提供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使计划内容具有可实施性。 八、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加大海水、沙滩、

8、森林、湿地、山体、民风民俗等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实现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第四节 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一、规划范围昌黎县行政区划全境。二、规划期限近期:2006-2008,中期:2009-2010年第五节 规划编制的依据一、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森林法二、法规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河北省旅游条例三、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GB/T16767

9、-1997环境管理标准GB/T24000:2000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年)秦皇岛市旅游发展实施计划纲要(2002-2005年)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市的意见秦皇岛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秦皇岛市西部滨海地带综合规划秦皇岛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年”实施方案昌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昌黎县“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规划昌黎县黄金海岸旅游区2005-2010年旅游发展实施计划第二章 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形势分析第一节 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一、初具产业规模昌黎县旅游产业从八十年代中期开

10、始发展,经过20年开发建设,目前已初具产业规模。形成了以碣石山、黄金海岸两大景区为主,以葡萄沟农业观光园、翡翠岛生态游乐园、国际滑沙活动中心、沙雕大世界、海浴场、以及华夏葡萄酒庄园、朗格斯酒庄等为特色产品的生态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等11个景点和183个休疗单位,拥有AAA级景区1个, AA级景区1个,华夏长城工业园区、朗格斯酒庄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葡萄沟被确定为农业旅游示范点。据统计, 2005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2.1亿元,旅游业实现的社会总收入2.02亿元,相当于全县GDP的3%,该产业的发展对县域经济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二、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昌黎

11、先后投资10亿多元,对黄金海岸、碣石山两大旅游区的水、电、路、通讯、卫生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和改造,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供水、供电、通讯设施,对主要路段进行了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快了旅游区绿化美化,完成了人行道路的硬化,建设了停车场。现有宾馆饭店、疗养院180多家,星级宾馆5家,其中四星1家,三星2家,二星2家。全部住宿、接待单位床位数40000多张,年接待能力可达500万人次。三、旅游新产品开发提速华夏干红酒庄等旅游产品开发初见成效,碣石山景区概念性规划已经过审定,开发进度加快;集高档干红酒厂和葡萄酒学校于一体的具有浓郁欧陆风情的郎格斯酒庄建成开放;森宇等旅游房地产项目、葡萄沟景区有关建设项目也在

12、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四、沿海旅游资源保护相对完整昌黎海域开阔,水质清洁,海水受有机物、无机磷、硫化物等物质污染的概率较低。适宜辟为浴场的海滩有26.8公里,可同时容纳20多万人洗浴。海岸基本没有工业和房地产项目,大多被林带覆盖,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其资源保存基本完整。五、旅游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主要领导亲自抓旅游,旅游发展思路和目标进一步明确,并采取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措施,支持十里铺乡编制葡萄沟景区整体开发规划,实施碣石山景区经营权转让,编制全县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在旅游业管理体制与机制上寻求创新,加大旅游市场环境秩序整治等。第二节 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不足一、产业

13、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区域结构上,接待游客主要靠秦皇岛、北戴河的分流;在消费结构上,购物和娱乐等弹性消费所占比例小;在产品结构上,精品名牌还未摆在突出位置,有些项目只限于观光,而代表旅游发展趋势的专项产品少,冬季旅游产品欠缺。二、产品开发深度不够,吸引力不强近年来,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一些优惠政策未落实,资金投入很少,产出效益和规模效益低。产品吸引力不强,原有景点优势正在弱化,缺乏具有影响力的精品旅游品牌。三、企业整体水平不高,活力不够强旅游企业总体规模小、分布散、结构有待提升,经营和运行体制比较单一,企业创新意识不强,靠天吃饭现象严重,缺乏有特色的旅游

14、企业。旅游队伍建设尚不适应旅游大发展需要。四、缺乏科学全面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产业发展规划尽管昌黎县已经从1987年到1994年,曾对黄金海岸进行了两次规划编制,在1998年市政府制定秦皇岛西部滨海地带综合规划基础上,于1999年又做出了昌黎县“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规划、2001年又第四次修改编制了昌黎县黄金海岸“十五”计划和2010年旅游事业发展远景规划,但综观这些规划,基本上是围绕黄金海岸如何开发进行的,内容很少涉及整个昌黎县的旅游总体发展策略及发展方向,而且这些规划或计划的编制不系统,缺乏可操作性,在具体实施时,不管项目大小,旅游主管部门都无权审批。旅游景区详细规划仍是薄弱环节。五、缺乏资源

15、整合,部分资源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没有把本县的旅游资源整合融入周边的大旅游经济圈。如华夏等企业在如何促销吸引游客的意识和经营体制上,不适应旅游发展需要,还没有将其作为一个旅游产品来经营,而是作为工业生产的附属品,也没有把工业旅游看作是具有一种特殊优势的广告、公关活动,把其纳入企业形象塑造、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予以谋划。旅游过程主要停留在简单的参观欣赏基础上,游客只对生产过程、企业发展过程有个大致了解,对企业文化、酒文化、企业特色、发展优势缺乏了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旅游购物方面做的也不够,缺乏深度开发。另外,有特点的旅游项目挖掘也不够,如杏树园村产销花卉的问题,没有做大,将其变为一个吸引点。生态游、工业游、农业游未能有机衔接。海水养殖业对旅游资源和环境构成威胁,滦河口湿地和七里海泻湖有所破坏。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交通设施不完善连接部分景区的道路可进入性较差,停车场地容量有限,景区间公共交通不便。游客居住地通往重要景点的公共交通不完备,铁路快车不停站等等。2、环境保护设施缺乏景区公共厕所过于简陋,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和处理等都需要加强规划和建设。3、住宿设施不适应中档饭店比例偏低,低档饭店比例偏大,结构不尽合理。多数设施无取暖设备,冬季游客接待极不适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