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词赏析(一)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23377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词赏析(一)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词赏析(一)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词赏析(一)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词赏析(一)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词赏析(一)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词赏析(一) 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词赏析(一) 人教新课标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词赏析(一)观沧海 曹操主旨: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

2、的思想感情吧。一1、“澹澹”是形容 的样子,“竦峙”是写 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 的感受。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 句是实写,后 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 , ”;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中 。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4、这首诗的主旨是二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

3、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2.结合本课以及你所学的历史和课外阅读,谈谈你个人对作者曹操的认识。三1、本诗中哪些诗句是虚写的?有什么作用?2、 请默写在写秋的思想感情上与曹诗相近的一首诗(词).四、1对观沧海的内容和形式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登临的地点和目的。

4、“观沧海”一词统领全诗。两句显示了作者的壮阔胸怀。B“水何澹澹”等六句,写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竦峙”表现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丛生”形容杂草的长势,给人以人生苦短的感受,最后表现了大海的气势。C“日月之行”等四句,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诗人的丰富奇特的想像绘制了大海的形象,并借此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是合乐时终止句,一般与正文内容无关,但本诗中却与诗的意境融为一体。2对观沧海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点明了地点,侧面写出作者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个“何”字,一个叠词“澹澹”,表达了作者惊讶、赞美的感情。C“

5、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绘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真实地写出了大海吞吐万物、包罗万象的奇观。3整首诗是由哪一个字来统领全篇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4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5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6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能把我们带进一个极其开阔,博大胸怀的境界,你能悟出诗人写实虚景的感情吗? 7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次北固山下 王湾主旨:淡淡的乡愁。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客的道路延伸到青山之外,行舟的碧水环绕在北固山前。潮平

6、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平两岸,江面空阔无边,顺风平稳前进,船帆静立高悬。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太阳升起在将晓的残夜,暖春早到在未完的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写好的家书往何处寄达?嘱托北归的大雁,稍到洛阳城边。一1品读唐朝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2下面是王湾次北

7、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B颔联之“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大之意。C颈联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炙人口。D尾联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3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

8、来的情况。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4.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5填空。

9、 、 两字点示出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作者从炼意着眼,用“ ”“ ”字,使之拟人化,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蕴含哲理。“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 的大景。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船上所见景色,有何特色?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请任选角度,做简要的赏析。二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D.“归雁洛阳

10、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 ,回到故乡洛阳。2.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3.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三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题目中的“次

11、”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C、第三联写得妙绝

12、。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这两句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乱

13、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一1、下列是对这首诗钱塘湖春行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孤山寺到贾亭,写诗人的行踪;第二句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B、三、四两句写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以见到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谁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C、五、六两句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矮矮的草地,骑马走过,马蹄刚能够被它埋没起来。D、最后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杨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看也看不够,于是赞叹道: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2、下列是对这首诗钱塘湖春行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是( )A、这首诗是歌咏西湖风光的诗,兴趣不在于介绍某一景物,而是从总体着眼,描绘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B、诗人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的写法,中间四句写莺、燕、写花、草、先动物、后植物,写足春色。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渐欲”“才能”两个词语,更是富于动态地表现着“乱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