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如何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开展生物探究性学习.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23200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如何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开展生物探究性学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如何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开展生物探究性学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如何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开展生物探究性学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如何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开展生物探究性学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如何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开展生物探究性学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如何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开展生物探究性学习.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开展生物探究性学习生物课程是和生产实践紧密相关的一门基础学科,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因此要深入家庭、社会去调查研究,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利于我们把学到的知识再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去。一、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初中阶段的生物知识主要介绍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说明动植物、细菌和真菌的分类以及结构、功能和特点,尤其是与生活应用联系比较紧密。因此,在学习这些内容时,能够引导学生联系家庭和社会相关经验、知识与技能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在学习生态系统一节内容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是这样联系生活经历来思考问题的:教师:每四人一小组来完成“观

2、察与思考”中的连线练习。A组学生1(黑板上连线):(老师给了他一支黄色粉笔)如右图。教师:A组同学完成的较好,还有哪个组的同学有不同的连法?B组学生2:我的连法略有不同,这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教师:好,你上来把你的见解写出来。学生2(极愉快地上台):(老师给了他一支红色粉笔,只见他在“鸟与蛇”之间重重画了一条“”线)如右图。教师:(学生2)很有个性,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见解(连法)呢?学生(齐声):没有!教师: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连接的依据呢?学生(又齐声):想!教师:好,现在就请学生1和学生2,谈一下他们各自的连线理由。学生1:我们的依据就是生态系统图中生物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生活中我们未

3、见过蛇吃鸟。学生2:小时候我们有几个小伙伴亲眼见过蛇吃鸟。C组学生3(突然站起来):我去年在我家后面的树林里就看见一条菜花蛇猛地一伸头把一个麻雀咬住,然后吃了。教师(满意地):你们都很尊重事实,所以两种连接方法都正确。事实上,若干年前蛇捉不到鸟或是根本不吃鸟或很少吃鸟的,那么你们想没想过现在和以后蛇吃鸟会变得更普遍吗?学生(齐声):想过,想知道!教师:哪位同学能说出你的假设和猜想吗?学生4:我认为蛇吃鸟会更普遍。教师:你的假设依据什么呢?学生4:因为随着人类活动促使环境的恶化,蛇的食物鼠和蛙减少,蛇就会变得喜欢吃鸟,只要能捉得到。教师:还有没有不同的假设?学生5:因为如果我们能改善环境,保护好

4、蛇赖于生存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蛇吃鸟不会变得更普遍。教师:这两位同学已作出了正当的假设和猜测,就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一次课外调查,以居住区域为单位,六至八人一小组,调查“蛇吃鸟可能吗”。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实地调查,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以查阅相关资料等,二周后交“调查报告”。这节课学生联系过去在生活中的经历解答问题,我认为是成功。二周后每位同学都上交了一份完美的调查报告,因为学生无形地从这节课中获得了挑战书本知识的成就感。但是,由于学生受传统上课模式的影响,教师要做好相应的问题引导,还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心中的想法。在学习了环境保护一节后,一些学生提出:“现在正是秋收旺季,农田

5、稻草就地燃烧是否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等系列问题。这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实际而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开展了“农田稻草处理的调查及建议”方案设计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在家附近开展探究活动(因为班上有很多同学家在农村),并及时讲解调查活动的开展方法、步骤。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激励、肯定。活动中同学们情绪高涨,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都做到不怕脏、不怕苦,积极投入调查、实验。探究的火花在实践中迸发,探究的意识在活动中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强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和以往的经验,从学生兴趣和家庭、社会生活实践出发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从中获得

6、成功喜悦和体验。如在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有的学生就提出种子萌发必须有光的假设,就此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操作,记录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并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理论联系家庭、社会生活实际的能力也增强了,从实际中获得新知的能力就随之提高。二、鼓励学生多向家长或他人请教生物知识生物学中的很多知识成年人根据生活经验是能够很好说明原因的,但是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因此,理解这类生物知识就显得有些困难。我们通过鼓励学生当遇到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生物相关知识时,要多向家人或周围的朋友请教,尤

7、其是生活经验丰富的成年人,从中获得更多的经验,更好的解释所学生物知识。如在学习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内容时,学生对利用酵母菌做馒头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很困难,实验室也不能做这样的实验;我想,很多同学家中做馒头不是常有的事吗。于是,我就鼓励同学们回家和妈妈一起做一回馒头,并且一周后,每人写一份体会。同学们的体会是这样写的:学生a:原来做馒头用的“发酵粉”里面有酵母菌,是真菌,我还以为是面粉加工而成的呢。学生b:我终于知道做馒头为什么要放“发酵粉”了,因为只有它的作用才能使馒头变得松软多孔,做出来的馒头才好吃。学生c: 我妈妈做馒头用的是“老面”,这是为什么呢,书本上讲的不是要放“发酵粉”吗?这位

8、同学的问题提出来后,我试着把这个问题又“扔”给了其他同学,没想到有一位同学迅速站起来:“老师我知道,我妈妈在家告诉过我,过去她做馒头都是用“老面”,但是“发面”花的时间太长,需要放一夜,可能是因为“老面”里面含的酵母菌成分较少。现在为了图方便,大都使用“发酵粉”做馒头,12个小时馒头就能“发”好了。“在回答时,这位同学表情显得很自信。这次“家庭作业”,学生探究了馒头制作的全部过程,都觉得从中学到了书本上不能完成的学习内容。三、让学生体验在家庭、社会生活中探究生物知识的乐趣在学习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内容时,仅凭书本上的介绍去理解学生感觉很枯燥,因为各种鳍往往是同时运动的,在教室里探究又因人较多,鱼

9、容易受到惊吓,实验效果并不很好,于是我们就把“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利用家里准备吃的活鱼做实验,事先强调了探究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过了一个星期,每位同学都交了一份满意的探究报告,部分内容如下:学生a:当我固定住一条鲫鱼的尾鳍时,只见它在水中好像失去了方向,向前游动也好像没有了力量,因此我认为尾鳍的作用是掌握方向和提供前进的动力。学生b:我和他(指学生a)一样,我重复做了56次,都是这样的结果,很有趣。学生c:学生都总结了自己在家探究的体会,大部分认为过程很有趣,对各种鳍的作用体会非常深刻,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各种鳍的作用。总的来说,通过构建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社会中的各种资源,自主探究生物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