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复习八:修辞的考查(附答案)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322053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复习八:修辞的考查(附答案)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散文复习八:修辞的考查(附答案)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散文复习八:修辞的考查(附答案)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散文复习八:修辞的考查(附答案)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散文复习八:修辞的考查(附答案)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文复习八:修辞的考查(附答案)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复习八:修辞的考查(附答案)精编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散文复习八修辞的运用及考查一、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 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能生动具体形象表现人物(事物)的性格特征(抒发人物或作者的感情),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使用“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等喻词,本体喻体均出现。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使用“是、成为 ”等喻词,本体喻体均出现,表达形式是:甲是乙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本体和喻

2、词都不出现 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2.【拟 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能生动形象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或事物的特征。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3.【夸 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夸张类别: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3、如: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4.【排 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但要三个以上。 排比可增强语言气势,强调突出对象的特点、作者的情感,加强节奏感。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5.【对 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抒情酣畅,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6.

4、【反 复】可增强语言气势,强调突出对象的特点、作者的情感,加强节奏感。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7.【设 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设问的作用是激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有时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8.【反 问】 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某些内容

5、、某种情感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9.【引 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其作用是语言凝练,言简意赅,使形象鲜明,增强表现力,同时能加强真实性,起到证明作用。10.【借 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借代修辞的作用是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练,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同时能引发读者的联想。11.【反 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

6、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反语的作用是产生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12.【对 比】故意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修辞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对比的作用通过鲜明对比,有力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特征或任务的性格或某种感情。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13.【顶针】用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前后顶接,蝉联而下,促使语气衔接。又称联珠、蝉联、连环。 例如:大肚能容,容天下

7、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作用是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具体地说: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常考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夸张、排比、引用等。二、实战演习(一)雨中片段放学后,女儿没有地方可去,又担心我接不着她,便跑到我必经的路口去会我。天气有些阴冷,下着小雨,女儿光着脑袋,一动不动地站在雨中等着我的出现。我看到她时,她已由一只活泼的小鸟变成了落汤鸡。本想责怪她为什么不躲到一边避避雨,但看到她那个样子,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女儿毕竟只有七岁,我能想得出那一刻她内心的焦急。现在又有几人能执着地站在一场雨中,一动不动地

8、等他要等的人?女儿看到我的时候,不仅没有埋怨这恼人的雨,反而喜出望外地扑向我,一个劲地喊着:“妈妈,我终于看到你了!”多年未淋过一场雨了!雨,曾经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儿时的雨,来不及想象,来不及躲避,说来就来了。放学时,我们经常护抱着书包拼命往家赶,夹着嘻嘻哈哈的追闹声,全然没觉得一场雨会给人的心情带来忧愁。回到家,母亲一个劲地拉长她的衣角在我头上擦了又擦,既不怨天也不责怪我们,眼里只有自责与心疼,因为那时家里根本就没有一把像样的伞。当母亲触摸到我的脑袋时,我顿感心里暖暖的,恨不得很多淋几次这样的雨。我们姊妹很多,那个年代能在母亲面前撒娇,好像是非常奢侈的事。暴雨已经来了,在地里干活的父母已

9、被雨浇个透湿。裤管卷得老高,雨中的父亲一边往家跑,一边“哦哈嘿,哦哈嘿”很有节奏地喊着。那个时候,他们都还是年轻,年轻得使我们记不起那些年月里生活有多艰难,只记得他们每次从雨中赶回来时,陡然间家里溢满了温馨。一家人都在,哥哥姐姐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管玩耍,因为有父母在呢!母亲会闲下来,低着头安心纳她的鞋底或缝缝补补;父亲会摆弄他心爱的二胡笛子什么的,奏出的旋律传出很远,跟随茫茫的雨雾婉转起伏,隐约迷离。整个村子仿佛在雨中舞蹈着,也变得婉约、优雅起来。还有些雨,不大不小,反正知道它要来了,左邻右舍都手忙脚乱地一起来帮忙。谁家晒在外面的稻谷麦粒,谁家的棉被衣物,那时一定要赶在雨前抢收完毕的。一阵

10、紧张的忙乱之后,大雨就来了。粮食、衣物丁点儿也未被淋,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那一刻,有 、 的笑容写在脸上。乡村的一场及时雨后,会有泥土、绿叶散发出清新的味道。能看到天边拱出美丽的彩虹,能听到欢快的鸟儿一阵清亮的歌唱。干涸已久的田渠、沟壑、池塘顿时灌满了琼浆。乡村人最愿意看到的是种子突然冒出了牙尖尖儿。本是蔫了下去的秧苗与一场雨相遇后,一根根一簇簇有棱有角地鲜活起来了。那个时候的雨好像会和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情牵连在一起的。时过多年,我对雨的感受愈发地迟钝了,甚至时常根本不愿意看到一场雨的到来。每天都要看天气预报,提前添衣带伞,仿佛雨来的时候,是它独自的行为,与我的情感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

11、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像七岁的女儿一样站在大街上去淋一场属于自己心中的雨?(选自散文百家,徐金秋作,有删改)1本文段作者回忆了儿时下雨的四个美好片段。根据你的理解,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填写相应的小标题。(4分) 母亲怜爱之美 乡野生机之美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A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第段画线句。父亲会摆弄他心爱的二胡笛子什么的,奏出的旋律传出很远,跟随茫茫的雨雾婉转起伏,隐约迷离。整个村子仿佛在雨中舞蹈着,也变得婉约、优雅起来。B第段中加点的词语“溢满”,如果换成“充满”,表达效果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只记得他们每次从雨中赶回来时,陡然间

12、家里溢满了温馨。3依据上下文的内容,在第段中两个空上填写两个合适的形容词。(2分)4从行文结构、表现手法、文章主题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谈“雨”在文中的作用。(4分) 5根据你的生活体验,用“初春、细雨、柳树”扩写一个片段,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60字左右。(4分)60(二)养 蚕丰子恺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世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不但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就是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

13、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葚。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很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在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

14、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用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要吃的缘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 养蚕做丝,在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