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秋福师《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在线作业一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13332089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秋福师《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在线作业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秋福师《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在线作业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秋福师《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在线作业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师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在线作业一-0003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进行工伤认定,企业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多少日内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A.13日B.14日C.15日D.16日答案:C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建阶段A.19491956B.19661976C.19571965D.19761985答案:D3.普遍福利型的社会保障政策属于社会保障的( )发展阶段A.传统社会保障的慈善阶段B.传统社会保障的济贫阶段C.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D.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阶段答案:C4.社会保障基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2、A.社会救济基金B.社会保险基金C.社会福利基金D.养老保险基金答案:B5.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停滞、倒退阶段()A.19491956B.19661976C.19571965D.19761985答案:B6.合理的医疗保障体系层次不包括( )A.基本医疗保险B.补充医疗保障C.商业医疗保险D.高层次医疗保险答案:D7.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阶段()A.19491956B.19661976C.19571965D.19761985答案:C8.不属于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社会保障应遵循的原则的是()A.统一管理B.立法、行政、监督三分离C.征、管、用三分离D.政、企、事三分离答案:C9.我国新型医疗保险制

3、度的完善的重点是( )A.医疗保险立法B.规范各方行为C.筹资与基金管理D.将医疗保险与预防相结合答案:C10.最早的社会救济立法是1601年英国政府制定的( )A.伊丽莎白济贫法B.伊丽莎白救济法C.威廉二世救济法D.威廉二世济贫法答案:A11.下列( )项不是老年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A.享受保险的权利与资格条件对应的原则B.工作年限达到规定要求的原则C.保证基本生活水平的原则D.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答案:B12.我国哪年提出:“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A.1998B.1993C.1989D.1990答案:B13.职工由于下列哪种情形

4、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 )A.抢险B.救灾C.救人D.犯罪或违法答案:D14.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初始阶段()A.19491956B.19661976C.19571965D.19761985答案:A15.10. 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于()A.1601年英国济贫法B.1834年英国新济贫法C.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D.1944年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费城宣言答案:C16.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国家是()A.英国B.德国C.美国D.瑞典答案:C17.下列哪项属于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投资的原则( )。A.安全性原则B.非盈利性原则C.风险性原则D.固定性原则答案:A18.对社会保障制

5、度演进起过重大影响作用的福利经济学家是()A.约梅凯恩斯B.阿赛庇古C.哈耶克D.米儿顿弗里德曼答案:C19.德国俾斯麦受( )思想影响,颁布社会保险法A.庇古B.历史学派C.马克思D.剑桥学派答案:B20.衡量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的常用指标()A.社会保障项目覆盖社会成员的比例B.社会保障对社会成员保障水平的高低C.社会保障支出占该国GDP的比重D.社会保障支出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答案:C二、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21.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是()A.要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B.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C.要完善新体制的设计D.要实现从旧体制到新体制的过渡答案:A

6、CD22.德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是什么?A.社会保障资金自助原则B.社会保障水平较高C.兼顾公平与效率D.社会保障管理高度自治答案:ABC2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发展趋势有哪些?A.社会保障基金形式多元化B.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市场化C.放松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限制D.重视社会保障基金监管E.加强社会保障基金与金融市场互动F.社会保障基金寻求海外投资答案:ABCDEF24.我国目前的住房保障制度包括哪些内容?A.住房公积金制度B.经济适用住房制度C.廉租住房制度D.宅基地制度答案:ABC25.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特点是什么?A.社会保障对象的“有选择性”B.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多样性C.社会保障权

7、利与义务的相对统一性D.社会保险基金的互济性答案:ABCD26.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是A.动态性B.刚性趋势C.适度弹性D.具体性答案:ABC27.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是指在哪几个层面上的公平?A.机会B.过程C.结果D.分配答案:ABC28.下列属于社会福利的项目有( )A.失业补贴B.免费义务教育C.生育风险保障D.住房补贴答案:ABD29.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性结构特征有()A.强制性B.基金性C.保障性D.普遍性答案:ABC30.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包括()A.受保人及雇主缴纳的保险费B.政府的资助或补贴C.投资营运收入D.对雇主征收的滞纳金与罚金答案:ABCD31.社会保障基金的一般

8、特征包括( )A.法制性B.专用性C.保障性D.储备性答案:ABCD32.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分为A.公共项目B.私人项目C.国家项目D.企业项目答案:AB33.社会保障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A.社会保障关系研究B.社会保障历史发展研究C.社会保障理论研究D.社会保障内容研究答案:ABCD34.社会保障政策调整应该遵循什么原则?A.客观原则B.适度原则C.动态原则D.整体原则E.程序原则答案:ABCDE35.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包括A.普遍性B.服务性C.多样性D.高层次性答案:ABCD36.社会保障基金的特点是:A.强制性B.储备性C.非营利性D.互助共济性E.基本保障性答案:ABCD37.在抚恤

9、金标准的确定上,死亡抚恤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A.保障标准适当高于当地生活水平的原则B.性质不同,标准有别的原则C.城乡有别的原则D.特殊抚恤原则答案:ABCD38.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是( )A.技术和内容上的复杂性B.保险待遇给付与过失责任分开C.不限制投保的资格条件D.风险发生与职业性质和劳动过程的物质因素紧密相关答案:ABCD39.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目标为()A.促进经济发展B.充分就业C.协调社会各阶层和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矛盾D.保持社会安定答案:ACD40.下列属于社会福利的项目有( )A.失业补贴B.免费义务教育C.生育风险保障D.住房补贴答案:ABD三、判断题 (共 1

10、0 道试题,共 20 分)41.应当说,我国医改实践中所采用的统账结合的医疗保险筹资模式对过去医疗支出逐年幅度上涨的势头有所遏制,已经达到收支平衡或收大于支的良性状态( )答案:错误42.养老保险津贴、生育津贴、遗属津贴这三类津贴项目在国外通称为年金保险。()答案:错误43.缴费,因此可保证受益人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答案:错误44.社会保障是独立于市场经济体系之外的系统,它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性构件。()答案:正确45.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分为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答案:错误46.构建和谐社会,首当其冲的是建立健全以底线公平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及

11、其调节机制,其中底线公平是就保障水平高低的意义上而言的。()答案:错误47.劳资矛盾尖锐化和工人运动兴起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必要条件。()答案:错误48.1834年英国颁布的修正案实行强迫劳动与贫困救济相结合的原则,本质上已不属于慈善救济。()答案:错误49.中国早期的社会保障思想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国外最早出现在古巴比伦。()答案:正确50.社会统筹等于公平,个人账户等同于效率。()答案:错误以下内容可以删除:我们知道立法活动的论后是立法者对不同利益间的衡量。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衡量的是公共利益、道德秩序与个人的意思自治,其法律结果应当衡量的是当事人对利益的危害程度和

12、当事人的责任程度以及其应适当承受的不利后果。但是法律结果却被规定在同一个条文里适用同样的结果,这显然是不合无的。如果不区分两者的法律后果,那么二者的法定情形的重构从现实层面上来讲也就毫无意义了。首先,笔者认为应当调整现行婚姻无效与可撤销规定的溯及力在题。溯及力涉及到对之前婚姻事实的法律认可状况。如果溯及既往,那么婚姻关系自成立起无效,从而导致因夫妻身份关系产生的其他一切行为也将陷入纠纷,对于与之有交易的第三人来讲将面临不可预测的法律法风险,不利于交易安全。笔者认为应当根据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中不同法定情形的违法程度区分为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溯及力。在笔者对于无效婚姻法定情形重构之后,只剩下重

13、婚、近亲婚姻以及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婚姻三种,本以为可以完全适用的无效婚姻被确认无效后自始无效的规定,但是在引入责任要素之后,笔者发现其中可能存在无辜方的情况,如重婚情形中被重婚的一方不知对方已有配偶,在婚姻被宣告无效之后,被重婚者依然与造成婚姻无效的一方当事人共同承担婚姻自始无效一样的结果,这样的规定对被重婚者不公平,也不利于保护子女的利益。笔者认为应参虑双方当事人的责任区分不同的溯及力,由造成婚姻无效的一方承担婚姻自始无效的后果,无辜一方则自法院宣告无效之日起婚姻开始无效。实际生活中造成婚姻无效的责任人可能是当事人一方,也可能是双方,可统一适用上无规则,笔者认为更加公平。笔者对可撤销婚姻的

14、法定情形重构之后扩充了未达法定婚龄的婚姻、患禁婚疾病的婚姻、欺诈的婚姻与重大误解的婚姻。笔者认为此部分也不可以完全重构为“婚姻被撤销的,自撤销之日起生效”。因为尽管重构后的可撤销婚姻制度所保护的个人私益要件,但是其中当事人还是有过错方与无辜方的区分,适用同种法律后果依然不公平,应当根据造成婚姻无效的责任有无、大小区别对待,重构为“对婚姻被撤销有责任的,适用婚姻自始无效规定,无责任的适用撤销之日起无效。”其次,笔者认为对婚姻无效与被撤销后的财产分割应方式当加以丰富。我国现在的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制度的法律后果中对财产的规定非常单一,忽略了当事人在该婚姻因违法导致无效过程中的主观意志和责任程度,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不利于发挥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笔者认为在婚姻被撤销或被确认无效后的财产分配中应当参虑双方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和责任程度,以此作出与之相匹配的分割方案。换句话说主要从“是否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