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建筑工程管理)临海市大洋街道绿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3319917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68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建筑工程管理)临海市大洋街道绿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2020年(建筑工程管理)临海市大洋街道绿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2020年(建筑工程管理)临海市大洋街道绿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2020年(建筑工程管理)临海市大洋街道绿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2020年(建筑工程管理)临海市大洋街道绿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建筑工程管理)临海市大洋街道绿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建筑工程管理)临海市大洋街道绿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管理)临海市大洋街道绿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三、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1章编制依据与原则4第2章工程概述52.1工程概况52.2水文气象52.3自然水系62.4工程地质62.5对外交通条件82.6施工平面总布置82.7材料采购112.8施工组织机构112.9工期目标132.10质量目标和要求132.11文明施工132.12引用标准和规范规程13第3章总体施工方案与总工期进度计划143.1围堰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43.2排水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53.3土方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73.4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施工方法243.5主体建筑物工程施工说明书及附图253.5.1拆除工程施工方案253.5.2套

2、井回填施工方案263.5.3帷幕灌浆施工方案273.5.4砌体工程施工方案323.5.5混凝土施工方案343.5.6草皮护坡施工方案463.6金属结构、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方案463.6.1主要工程量463.6.2闸门及启闭机等金属结构安装473、金属结构的防腐474、电气设备安装473.7建筑与装修工程施工方案493.7.1建筑物主体施工流程493.7.2砌筑及装修工程施工方案493.8施工进度计划说明513.8.1、编制依据513.8.2施工进度编制原则513.8.3施工总进度安排52第4章工程质量管理方案524.1质量方针、原则及目标524.2工程质量的控制标准524.3施工质量管理体系52

3、4.4组织机构534.5质检机构人员配置534.6质量检查程序534.7质量保证的管理措施534.8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44.9技术保证措施544.10冬雨季施工措施544.11夜间施工措施55第5章安全生产管理方案565.1施工安全管理目标565.2安全生产管理措施575.3安全生产技术措施585.4本工程施工安全工作要点59第6章防汛度汛606.1安全度汛组织措施606.2施工过程中安全度汛的技术方案616.3施工安全度汛的经济保证措施61第7章文明工地建设措施627.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627.2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627.3文明施工总体措施63第8章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管理方案648.1

4、水保、环保目标648.2环保、水保体系658.3水保、环保措施658.4水土保持各项具体措施68第9章有关施工建议71附件一72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72附件二74拟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74附件三75计划开、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75附件四76施工总平面图76附表五78临时用地表78第1章编制依据与原则1.1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目标工期、工程质量、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体工程施工方法、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文明施工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等因素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以“安全、文明、环保、优

5、质、高效、按期”完成本标段工程为总目标。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临海市大洋街道绿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及现场考察情况;其内容符合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的要求,并符合国家及有关部门规定的规范及质量标准。1.2编制原则(1)遵守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附表中,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在遵守招标文件在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确定本标段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2)遵照招标设计文件和规范进行编制的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遵守设计图纸的要求;(3)坚持实事求是,结合本公司实际的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一切从本

6、公司现有的实际施工能力、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出发,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质量、安全、文明地完成工程项目建设;(4)坚持结合本工程实际的原则:本技术方案的编制,一切建立在对工程周边建筑、道路交通、地质地形条件详细调查研究,对工程设计图纸及设计要求仔细研读,对招标文件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同时考虑本工程地质条件、场地条件等特定因素,做到方案编制切合工程实际,有针对性,有目的性;(5)坚持服务业主的原则:技术方案的编制,充分满足业主规定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工程目标;(6)坚持积极推广“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工序的施工中,积极采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

7、备,提高工程施工的科技含量。(7)坚持专业化作业和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施工组织方面,发挥专业施工队伍的优势,同时采用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达到整体优化,保证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目标全面实现。第2章工程概述2.1工程概况绿化水库位于临海市大洋街道绿化村,原设计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灌溉面积为580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绿化水库工程任务转变为以供水为主,结合灌溉,目前灌溉面积约500亩,供水范围为下游绿化村。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1.36km2,正常蓄水位为53.38m(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正常库容11.9万m3;3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为54.99m,总库容15

8、.02万m3。按防洪标准(GB50201-94)及水利水电工程等别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该水库为小(2)型水库,工程属于V等工程,主要建筑物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设计洪水重现期取30年一遇,校核洪水重现期取300年一遇。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坝下输水涵管等建筑物组成。2.2水文气象临海市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东濒东海,南靠台州市椒江、黄岩两区,西邻仙居县,北接天台、三门两县,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全市地理位置界于北纬28402904,东经1204912141之间,东西长85km,南北宽44km,陆域面积2203km2,其中山区、丘陵占2/3以上,为“七山、一水、两分田”

9、的地貌格局。大田港流域内无气象观测站。临海市区设有临海气象站,站址位于临海市城区谢鲁王路。该站自1960年以来已有观测资料,1994年括苍山基本站停止业务观测,其工作任务迁至临海,临海站由此升格为国家基本站。资料均据中央气象局制定的全国地面基本气候资料统计方法及其补充规定进行整编,成果可靠,为本阶段气象要素统计的主要依据。临海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区,冬季受西伯利亚的冬季风控制,干燥寒冷;夏季受热带海洋的夏季风控制,高温晴热。根据临海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7.1,多年平均降水量1656.6mm(来源:2010年台州市水资源公报),降水日数140180天;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37

10、.9mm。全年无霜期为235300天,日照时数18052036小时,年太阳总辐射值在112103.2千卡/cm2。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4、5月份静风频率较高,风速较小。全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年降水主要集中在两个雨季,即56月的梅雨期和89月的台风雨期,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降水空间分布西部大于东部,山区大于谷地、平原。两个降水中心分别为括苍山区及兰田、九支山区域,两者年降水量比全市多年平均值分别多29%和6%。2.3自然水系绿化水库位于白云坑中游,白云坑是大田港的支流之一,发源于白云山,主峰海拔705.8m。白云坑与另一支发源于

11、顽皮尖的河流交汇后,右纳西坑斗,流入绿化水库。出水库后流入平原进大田港。大田港发源于临海市小芝镇大罗山金竹坞,主峰海拔499m,源头位于北麓海拔250m处,上游称小芝溪;西北流至下蒋,右纳康谷溪(后称逆溪),进入牛头山水库,而后西北流至大田平原,经峙山、鼠岙、塘头至四年村,称邵家渡港,右纳大田河后称大田港;在大田左纳洛河水系(集雨面积119km2)向西南流至五孔岙从左岸汇入灵江。大田港河长53.9km,河道平均坡降1.2,流域面积522.2km2。2.4工程地质水库区属浙东低山区,水库周边覆盖层一般,厚度0.53.0米,植被良好,多为松木、杂木。大坝左岸山坡坡度一般为2535,山势较陡,覆盖层

12、厚度0.02.0米,植被较差,溢洪道附近基岩裸露。大坝右岸山坡坡度一般为1530,山势稍缓,覆盖层厚度0.53.0米,道路附近基岩裸露。河谷呈“V”字型,最低分水岭高出坝顶50米以上。水库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罗系上统西山头组下段(J3x1)火山碎屑岩、下白垩系馆头组下段(K1g1)沉积岩、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由老至新描述如下:(1)侏罗系上统西山头组下段(J3x1),由一套火山碎屑流相酸性中酸性喷发沉积组成,岩性为灰紫色流纹质含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厚度大于100m,广泛分布在坝址区及库区。(2)下白垩系馆头组下段(K1g1):由一套湖盆相沉积组成,岩性主要为紫红色凝灰质粉砂岩及凝灰质砂砾岩,厚度

13、大于300m。主要分布于水库下游的低山丘陵地段。(3)第四系全新统(Q4pl-al):主要为洪积、洪冲积、冲积相砂砾石、粉细砂、粉质粘土、粘土等,厚度110m。分布于山区河滩阶地。(4)依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工程区区域构造稳定,未见较大的断裂通过坝址。(5)坝体填筑土工程地质条件:-1层碎块石土,为坝顶心墙地段表层护面填土,灰黄色,较松散,其主要成分为碎石、块石、砾砂、粉粒、粘粒,土质不均匀,上部颗粒较粗,块石等粗颗粒含量较多

14、,向下粗颗粒含量依次减少,相应细颗粒含量依次增多。-2层含砾砂粉质粘土,为心墙填筑土,灰黄色黄色,可塑,稍有光泽,干强度较高,中等韧性,上部稍密,下部较密实。其主要成分为粉粒、粘粒,含砾砂。土质均匀性差,其中部分土样为砾砂、粉土或粘土。-1层干砌块石,为大坝上下游表面干砌块石护坡,块石直径2060cm,厚度1530cm,现状护坡砌石块径比较均匀,表面较齐整平直。但块石表面风化破碎现象比较强烈,同时下游堆积大量石渣。-2层圆砾土,为大坝上下游坝壳填土,灰黄色黄褐色,上部松散,下部中密,土质均匀性差,部分地段为砾砂,局部夹少量块石。(6)心墙填筑土粘粒含量在7.640.2,平均为25.4,塑性指数

15、在7.020.0,平均为12.0,离散性较大,土样中粘粒含量80%、塑性指数60%能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规程(SL251-2000)的要求。(7)根据击实试验,心墙土最大干密度平均值max=1.69g/3,本次取样测定心墙填筑土干密度介于1.451.63g/3之间,压实度为0.850.97,90.0土样压实度小于0.96(其中40.0的土样压实度小于于0.91,50.0的土样压实度在0.910.96之间),不能满足现行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对压实度的要求。(8)心墙填筑土室内试验渗透性:Kv=5.72E-068.59E-04cm/s,Kh=7.15E-062.86E-04cm/s,平均Kv=2.04E-04cm/s,Kh=1.14E-04cm/s,试验值中只有10.0土样满足“心墙坝不大于110-5cm/s”的要求。(9)根据心墙填筑土现场注水试验,注水试验段中55.6试验段属弱透水性(10-5K10-4cm/s),44.4属中等透水性(10-4K10-2cm/s)。其中深度约8.0m(高程约48.3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