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秋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133320638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秋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秋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秋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0009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嘴”,本指身体的口,后来变为指一切动物的口(甚至比喻一切事物的出入部分,如“茶壶嘴”。),这属于:A.词义的扩大B.词义的缩小C.词义的转移D.词义的增加答案:A2.与“看电影”相同组合类型的短语是( )。A.看一本B.看一回C.看一次D.看一遍答案:A3.下列选项中属于派生词的是:A.阿哥B.语言C.电灯D.是非答案:A4.研究某个具体语言的语音,即研究某一种语言或某一种方言的语音情况的的语音学是:A.普通语音学B.专语语音学C.历史语音学D.实验语音学答案:B5.世界上的语种

2、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A.英语B.汉语C.俄语D.法语答案:B6.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一套:A.音位B.语素C.词D.句子答案:A7.借词“苏打(soda 英)”的形成通过下面途径:A.音译B.音译加意译C.半音译半意译D.意译答案:A8.“骄”,原指高大健壮的马,现成为表“自高自大”义的语素。这属于:A.词义的扩大B.词义的缩小C.词义的转移D.词义的增加答案:C9.现代语言学建立于十九世纪初,以()的产生为标志。A.结构主义语言学B.转换-生成语言学C.历史比较语言学D.共时语言学答案:C10.北京话“友好”中的“友”实际读音声调是阳平,这种现象属于语流音变中的( )。A.同化B.

3、异化C.弱化D.脱落答案:B二、多选题 (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11.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区别:A.人类语言具有单位明晰性特点B.人类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特点C.人类语言是一种开放系统D.人类语言具有结构的二层性答案:ABCD12.下列关于交际工具的地位与关系,说法正确的有()。A.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B.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C.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D.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答案:ABCD13.洋泾浜是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言现象。它的发展前途不外两个:A.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失B.发展为混

4、合语C.发展为社会方言D.发展为地域方言答案:AB14.符号的种类很多,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A.味觉符号B.听觉符号C.视觉符号D.触觉符号答案:BCD15.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B.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C.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关系、影响D.社会发展答案:ABD16.表意文字的特点:A.字量多B.字形有表示意思的结构成分C.字的笔画比较复杂D.管音节或语素表达的意义如何,相同的音节或音素(位),用同一的符号来书写答案:ABC17.世界上一些古老的文字最后都被拼音文字所代替,而我们的汉字却保存了下来,有其原因,主要在于汉字与汉语特点

5、相适应,表现在:A.适应于汉语语素单音节、音少义多的特点B.适应于记录古今汉语C.便于方言区的书写交际D.汉语比英语优越答案:ABC18.语言中的文化遗迹表现为:A.从语词的出现证明古代文明B.从词义的变化看科学技术的进步C.从亲属称谓了解婚姻制度D.从借词看不同民族文化的接触答案:ABCD19.语言的社会功能表现在()。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B.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的思维工具。C.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形式和组成部分。D.语言是阶级社会的产物。答案:ABC20.词义的特点有:A.一般性B.模糊性C.全民性D.精确性答案:ABC21.汉语语音审美形态主要表现在文学语言,具体表现在以下方

6、面:A.均衡美B.错落美C.抑扬美D.回环美答案:ABCD22.从世界上看,语言学三大发源地:A.中国B.印度C.希腊-罗马D.埃及答案:ABC23.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是:A.稳固性B.能产性C.全民常用性D.变动性答案:ABC24.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上层一般分为:A.音位B.语素C.词D.句子答案:BCD25.洋泾浜语的特点是:A.语法较为简单B.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C.语音也因受当地语言系统的影响而大走样D.词汇量也有限答案:ABCD26.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是:A.汉藏语系B.印欧语系C.南亚语系D.高加索语系答案:AB27.文字与语言的差异性:A.

7、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B.语言是社会必需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社会就会存在。而文字对社会来讲不是必需的C.文字与语言变化的速度不同D.文字可以改革答案:ABCD28.汉语大量吸收借词的两个历史时期:A.秦汉B.汉唐C.明代D.晚清到“五四”前后答案:BD29.地域方言是同一个民族语言里的地域分支,它的形成有三个具体原因:A.地理条件B.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C.语言系统内部的变化D.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答案:ABC30.语境功能有:A.匹配功能B.定位功能C.填补功能D.生成功能答案:ABCD31.近代汉语语音系统的发展规律为:A

8、.浊音声母的清音化B.鼻音声母的减少和消失C.声母舌前化的作用D.收尾辅音的消失和合并答案:ABCD32.文字与语言的共性:A.文字和语言一样都是交际工具,也是人类伟大的创造。B.没有阶级性C.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D.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答案:AB三、判断题 (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33.语言符号有两大特点:任意性;线条性。答案:正确34.名词主要的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但也可作定语,还可作谓语、状语。动词主要功能是做谓语,但也可作定语、状语,还可作主语宾语。名词在作定语,或者动词在作主语、宾语的时候,它本身的词性随之发生改变,因为充当了其他成份,功能特点也发生

9、了变化。答案:错误35.语言是自然现象。答案:错误36.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答案:正确37.百 pai 、版 pan 能区别意义,但不是音位,因为它们还可分析为 p ai 、 p an ,其中的 ai 、 an 才是音位。答案:错误38.英语和德语都属于罗曼语族,从属于印欧语系。答案:错误39.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答案:正确40.人类的几种古老文字,如古代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末人的楔形文字,中国的甲古文,都是开始创造于氏族社会或奴隶社会初期的。答案:正确41.“激光、电视、承包、电热杯”

10、等,都是用原有词根复合而成的。答案:正确42.音素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能够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确定某个音素是不是具有最小对立性差别,较好的办法是替换。答案:正确43.在汉语发展史上,曾运用改变声调的办法来区别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意义。如“妻”,“妇与夫齐者也”,名词,平声。“以女妻人”,动词,去声。这属于异化的手段。答案:正确44.语素是音位与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也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答案:错误45.借词指甲民族语言通过音译的方式直接从乙民族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答案:正确46.自由语素不仅可以单独成词,还可以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组合

11、时它的位置可前可后。答案:正确47.自愿融合主要决定于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程度,人口的多少以及各语言本身的丰富和发展程度。至于在政治上军事上的统治地位,则往往不能起决定性作用。答案:正确48.双语现象是一种语言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过渡阶段。答案:正确49.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不只表示一个音素。答案:错误50.a,既是音位又是音素。答案:正确以下内容可以删除:我们知道立法活动的论后是立法者对不同利益间的衡量。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衡量的是公共利益、道德秩序与个人的意思自治,其法律结果应当衡量的是当事人对利益的危害程度和当事人的责任程度以及其应适当承受

12、的不利后果。但是法律结果却被规定在同一个条文里适用同样的结果,这显然是不合无的。如果不区分两者的法律后果,那么二者的法定情形的重构从现实层面上来讲也就毫无意义了。首先,笔者认为应当调整现行婚姻无效与可撤销规定的溯及力在题。溯及力涉及到对之前婚姻事实的法律认可状况。如果溯及既往,那么婚姻关系自成立起无效,从而导致因夫妻身份关系产生的其他一切行为也将陷入纠纷,对于与之有交易的第三人来讲将面临不可预测的法律法风险,不利于交易安全。笔者认为应当根据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中不同法定情形的违法程度区分为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溯及力。在笔者对于无效婚姻法定情形重构之后,只剩下重婚、近亲婚姻以及未满十六周岁未成

13、年人婚姻三种,本以为可以完全适用的无效婚姻被确认无效后自始无效的规定,但是在引入责任要素之后,笔者发现其中可能存在无辜方的情况,如重婚情形中被重婚的一方不知对方已有配偶,在婚姻被宣告无效之后,被重婚者依然与造成婚姻无效的一方当事人共同承担婚姻自始无效一样的结果,这样的规定对被重婚者不公平,也不利于保护子女的利益。笔者认为应参虑双方当事人的责任区分不同的溯及力,由造成婚姻无效的一方承担婚姻自始无效的后果,无辜一方则自法院宣告无效之日起婚姻开始无效。实际生活中造成婚姻无效的责任人可能是当事人一方,也可能是双方,可统一适用上无规则,笔者认为更加公平。笔者对可撤销婚姻的法定情形重构之后扩充了未达法定婚

14、龄的婚姻、患禁婚疾病的婚姻、欺诈的婚姻与重大误解的婚姻。笔者认为此部分也不可以完全重构为“婚姻被撤销的,自撤销之日起生效”。因为尽管重构后的可撤销婚姻制度所保护的个人私益要件,但是其中当事人还是有过错方与无辜方的区分,适用同种法律后果依然不公平,应当根据造成婚姻无效的责任有无、大小区别对待,重构为“对婚姻被撤销有责任的,适用婚姻自始无效规定,无责任的适用撤销之日起无效。”其次,笔者认为对婚姻无效与被撤销后的财产分割应方式当加以丰富。我国现在的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制度的法律后果中对财产的规定非常单一,忽略了当事人在该婚姻因违法导致无效过程中的主观意志和责任程度,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不利于发挥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笔者认为在婚姻被撤销或被确认无效后的财产分配中应当参虑双方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和责任程度,以此作出与之相匹配的分割方案。换句话说主要从“是否知道存在婚姻无效和可撤销的法定事由”和“对法定事由是否有过错”这两个维度来参虑财产的划分。第一种情况,对于双方当事人都是既知道有违反婚姻生效的法定事由,又对此事由有过错的,适用现行的规定,即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裁判。第二种情况,对于仅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