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字形复习(二)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dzz****808 文档编号:133315430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字形复习(二)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字形复习(二)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字形复习(二)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字形复习(二)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字形复习(二)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字形复习(二)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字形复习学案(二) 【目标】: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范围】:以2500个常用汉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为主,如果超出这个范围,也是教材和生活中常用的。【重点】:形声字、形似字、多音字、同音字、难读字。 课前预习案一、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余音袅袅,_。 _,隰则有泮。(2)不吾知其亦已兮,_。_,化为狼与豺。(3)五陵年少争缠头,_。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4)故木受绳则直,_。 _,吾未见其明也。二、请在括号内填上对应的汉字。1i和( )可亲/暮( )沉沉 2b 作( )上观/完( )归赵3chng 万古( )青/冬夏( )青 4di 层见( )出/花样( )出5

2、f 鬼( )神工/破( )沉舟 6f 天翻地( )/山重水( )7hung ( )恐不安/张( )失措 8hu 天网( )( )/心( )意懒9j ( )往不咎/( )往开来 10jin 精兵( )政/裁( )员工11jin 唇枪舌( )/明枪暗( ) 12ji 开源( )流/大江( )流13lin 妙语( )珠/珠( )璧合 14shng 礼( )往来/无( )光荣15to 波浪( )天/惊( )骇浪 16x 长( )短叹/( )寒问暖17y 标新立( )/立( )新颖 18y ( )害无穷/( )臭万年19yn 绿树成( )/绿草如( ) 20zhung 乔( )打扮/梳( )打扮 课中学

3、习案【例1】(2010山东高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依稀膨涨戈壁滩云蒸霞蔚 B涵盖 阴霾 捉谜藏 烘云托月C贻误 甬道 交谊舞 寥若晨星 D吆喝 绪论 擦边球 名门旺族 同音字的三种类型(1)音同形似即读音相同,形体也相似。例如:“晨星”中的“晨”与“星辰”中的“辰”、“嘹亮”中的“嘹”与“撩拨”中的“撩”,都属这类情况(2)音同形异即读音相同,形体不同。例如“贡品”与“供品”、“法制”与“法治”,这两组词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用中极易张冠李戴,导致失误。另一种误用情况也必须引起注意,即由于读音相同造成事实上的生造词语,这种情况高考中已多次出现。如把“部署”写成“布署

4、”,把“迫不及待”写成“迫不急待”,把“殴打”写成“欧打”等。(3)音同义近这类读音相同、意思相近的字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判断时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却极大,高考也曾考过。如“鹊”与“雀”就曾出现在高考试卷上,还有如“水蒸气”极易误写成“水蒸汽”,“销毁”易误写成“消毁”等。例2(2010天津高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甄别腥红亲和力声名鹊起B迂腐 乔迁 舶来品 两全齐美C福祉 喝彩 挖墙角 甘之如饴D真谛 整饬 明信片 共商国是 例3(2009四川高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倍增录像机拾人牙慧纷至踏来B备至照像机招聘启示自作自受C赡养钓鱼竿意气用事沧海一粟D观

5、瞻电线杆黔驴计穷姹紫嫣红 例4(2010湖北高考)下列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扭怩/扭捏交接/交结 急风暴雨/疾风劲草B姻缘/因缘 机遇/际遇 促膝谈心/抵足谈心C口型/口形 飘荡/漂荡 轻歌曼舞/清歌妙舞D意想/臆想 定势/定式 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借题发挥 形似致误的4种类型(1)音同而又形似的字。这类字与专题一第二讲谈到的同音误记误写有交叉现象。如把“璧”(完璧归赵)写成“壁”;把“毖”(惩前毖后)写成“毙”。(2)单纯形似而造成误记。比如“锭”与“绽”,“徒”与“徙”,“茶”与“荼”,“钩”与“钓”。(3)由于偏旁相似,而形成误记。比如“冫”“氵”不分;“礻”“衤”不分;“

6、廴”“辶”不分等。(4)增减笔画,记成错字。例5(2009安徽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 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滔起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B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我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木讷寡言不黯世事。D从南方的冰天雪地到汶川的断壁残垣,2008年,我们艰难跋涉;从奥运圆梦到“神七”翱翔太空,2008年,我们激情飞扬。 例6(2009湖南高考)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7、3分) A黄帝陵前的这两棵古柏,至今依旧蓊郁苍翠,令观瞻者心中生出无限遐思。B我们与亲人相伴的每一刻,最不应该吝惜的是那份能慰藉彼此心灵的关爱。C狗尾巴草活像狗尾,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地生长在夏秋两季。D只要孩子们如往常般走进学校读书嘻戏,希望就会萌生在灾区人们的心中。 例7(2008山东高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驰骋原生态疾风劲草吉人自有天象B诀别声讯台震耳欲聋真金不怕火炼C问侯顶梁柱目不暇接明人不说暗话D受理高架桥粗制烂造在其位谋其政 例8(2006全国卷)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啜泣层峦叠嶂嗑碰义愤填膺B辑拿额手称庆坍塌班师回朝C秸秆大

8、有稗益赘述披肝沥胆D摩娑厝火积薪巨擘见风驶舵【方法积累】1音辨法 音辨法即通过朗读词语,发现词中某字的书写错误。当然,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读准字音(包括声调),才能准确找出错别字。比较典型的如“戍、戌、戊”这几个形近易混的汉字,只要记住了它们的读音,就能记住它们的字形,有时候可以利用口诀或顺口溜来记住:“点戍(sh)横戌(x)中空戊(w)”。还有一些词语也容易误写,如“肄业”中的“肄”易误写作“肆”,“肄”读y,而“肆”读s;“穷兵黩武”中的“黩”易误写成“赎”,“黩”读d2形辨法 在汉字中,形声字占了绝大多数,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比如词语“喘息”“湍急”“瑞气”“怀揣”

9、“踹了一脚”中的“喘”“湍”“瑞”“揣”“踹”五个汉字的不同主要在于偏旁,结合偏旁的表形表意功能,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再如“书籍”中的“籍”,如果忽略了其与“竹简”相关,就很容易误写成“藉”字。3义辨法 义辨法即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用字是否正确。a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不容易出错。例如“跋山涉水”中的“跋”字,从“足”,指在山上行走,不能误写成“拔”;“味同嚼蜡”中的“蜡”字,从“虫”,指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油质,可做蜡烛,所以“蜡”不能错写为“腊”;“腊”,从“月(肉)”,古代农历十二月用肉食祭众神,所以农历十二月也叫腊月;再如“一筹莫展”中的“筹”字,本义是指竹

10、、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主要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物品的凭证,引申为“计策”,因此,“筹”不能错写为“愁”。4探源法 有许多词语,尤其是成语往往都有一定的出处,有的来自古代的寓言和历史故事,不了解其出处及特定的文化内涵,容易望文生义,造成误写。所以要识记典故及文化常识,最好能结合其出处,这样有利于准确、牢固地记忆。比如成语“曲突徙薪”出自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曲:弯;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5

11、并举法 汉语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意义丰富而结构对应的词语,可以利用词语结构上的并举关系进行辨析识记,即借助词语的结构特点来判断词语书写是否正确。例如成语“惹是生非”中的“是”,不能写成“事”,“惹”与“生”对应,“是”与“非”对应(没有“事”“非”对应的)。成语“插科打诨”中的“诨”不能写作“浑”,“插”与“打”都是动词,是对应的;“科”与“诨”对应,“科”指古典戏曲中人的表情和动作,“诨”指诙谐逗趣的话。“插科打诨”是指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些滑稽的谈话和动作来引人发笑。6语境法 语境法即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对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辨析。例如“

12、耗费工力”不能写作“耗费功力”,“工力”与“功力”都表示“功夫和力量”,而表示“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人力”时,只能写作“工力”;“功力”还表示“功效”,如“功力不佳”。 二、100个常考形似字辨别词语中的错别字,将正确的字写在后面括号内。1.安份( ) 2.安祥( ) 3.白内瘴( ) 4.报负( ) 5.摒气( ) 6. 仓桑( ) 7.纂夺( ) 8.怆皇( ) 9.伥然( ) 10.伧促( ) 11.草管人命( ) 12.蝉娟( ) 13.沉缅( ) 14.缀学( )15.慈详( ) 16.粗旷( )17.凋蔽( ) 18.待价而估( ) 19.大母指( ) 20.惦量( )21.度难关

13、( ) 22.分岐( ) 23.发泻( ) 24.烦燥( ) 25.斐声( ) 26.绯恻( ) 27.蜂踊( ) 28.奉禄( ) 29.幅射( ) 30.腑瞰( ) 31.高吭( ) 32.观摹( ) 33.挂勾( ) 34.贯例( ) 35.过份( )36.焕散( ) 37.函养( ) 38.会总( ) 39.谎谬( ) 40.喝采( ) 41.化装品( ) 42.决择( ) 43.峻工( ) 44.接恰( )45.掘起( ) 46.技俩( ) 47.挤身( ) 48.家俱( )49.嘎然( ) 50.嗑头( ) 51.磕睡( ) 52.腊纸( ) 53.铃珑( ) 54.挛生( )55.抿灭( ) 56.摩仿( )57.暮蔼( )58.呕歌( ) 59.呕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