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潭镇中心小学传染病制度汇编PDF.pdf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33297233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5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潭镇中心小学传染病制度汇编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叶潭镇中心小学传染病制度汇编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叶潭镇中心小学传染病制度汇编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叶潭镇中心小学传染病制度汇编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潭镇中心小学传染病制度汇编PDF.pdf(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 山 有 路 1 叶潭镇中心小学叶潭镇中心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 为了预防 控制和消除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有关规定 制定本制度 一 成立以张龙辉校长为组长 负总责 的学校传染 病管理领导小组 分管领导具体抓 层层落实责任制 二 建立学校传染病疫情上报制度 学校要严格按照 上级规定 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 完善疫情报告网络 并保证畅通 杜绝缓报 漏报 不报 三 制定学校传染病应急预案 做到病人早发现 早 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严防学校内传染病蔓延 四 学校要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提高师生自我保护 意识 五 采取积极措施 严格处理各种疫情 接受并配合

2、卫 生部门对学校传染病工作的指导 流调 应急接种等工作 严格晨检制度和因病缺勤登记 排查制度 六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预防校内感染和交叉感染疾病 的发生 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期间 学校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 下 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七 传染病暴发期间 到过传染病疫区的师生返校时应 进行入校前排查 书 山 有 路 2 叶潭镇中心小学叶潭镇中心小学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及时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保障师生的身体 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传染病防治 法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 及相关法 律法规的要求 制定本制度 一 校长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 责任人 二 建立健

3、全疫情报告网络 明确职责 发现疫情逐级 上报并收集 汇总 三 班主任如发现有疑似的传染病要报告学校领导 四 教导处负责对教职工传染病的报告 患传染病的教 职工复工时 必须持有医院出据的康复证明方可上班 五 校医接到疫情报告 核实清楚后立即上报教育和卫 生部门 填写传染病情况报告表 六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积极参加相关机构组织的传染病 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知识的培训 七 学校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 时 不得隐瞒 谎报或缓报 书 山 有 路 3 叶潭镇中心小学叶潭镇中心小学晨检工作制度 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等规定 按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 按照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

4、离 早 治疗的预防原则 保障师生身心健康 特制定本制度 一 每天早自习或第一节课前各班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应 对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进行晨检 二 教师应通过观察 询问等手段 重点做好发热 咳 嗽 腹泻 皮疹 结膜充血 皮肤黄疸等重点症状的监测 调查了解学生缺勤原因 三 教师进行晨检后要认真填写晨检情况登记表 附 后 并按照要求及时上报校医 校医根据辖区卫生 教育 部门的要求将晨检情况进行汇总统计上报 四 对于晨检中发现的可疑病症 及时到学校医务室就 诊 对于发热 37 3 以上或可疑患病的学生 要及时通知家 长到医院就诊并追访医院诊断结果 五 对于已确诊传染病的学生 校医要立即按程序上报 及时

5、采取消毒 隔离措施 认真做好传染病登记 六 学生因患传染病停课后必须持复课证明方能复课 书 山 有 路 4 叶潭镇中心小学叶潭镇中心小学 因病缺课病因追查 登记制度因病缺课病因追查 登记制度 为全面掌握学生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传染源 有效控 制传染病的蔓延 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特制定本制度 一 学校对因病缺勤的学生 要进行病因追查 登记 二 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 每天负 责对因病缺课人数进行统计 对因病缺课的学生 应及时了 解患病学生的病因和诊断结果 并及时报告给学校卫生室做 好登记 三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根据情况进行进一步排查 并记 录排查情况 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 班主任要与家

6、长建立联系 对患病学生的病情变化 进行动态追踪 并及时报告校医室 四 学生因传染病痊愈后要出示地段保健科的证明方可 复课 五 如果因漏报或迟报造成严重后果 将追究有关人员 责任 书 山 有 路 5 叶潭镇中心小学预叶潭镇中心小学预防防接种管理制度接种管理制度 参照教育部两个文哪些需要做 不能随意接种哪种级别 哪些疫苗接种 参照教育部两个文哪些需要做 不能随意接种哪种级别 哪些疫苗接种 为规范学生预防接种工作 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特 制定本制度 一 学校预防接种工作要规范化 程序化 每次接种工作均 要做好登记 统计 归档等工作 二 严格预防接种程序与要求 对未按规定接种的学生配合 地段保健科及

7、时做好补种工作 三 为提高预防接种率 形成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 学校要 加强宣传 通过家长信让家长了解预防接种的必要性和相关 知识及接种禁忌等注意事项 四 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家长回执制度 五 做好在校生预防接种证的管理 入学时收集保存 接种 后做好登记 毕业后发给学生 书 山 有 路 6 叶潭镇中心小学传叶潭镇中心小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为加强消毒工作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 保 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天理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 结合 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 认真学习消毒隔离专业知识 掌握常用消毒方法及 个人卫生安全防护知识 二

8、做好校医室医疗物品的消毒工作 并做好消毒记录 三 校内一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人后 在卫生部门指 导下对班级采取消毒隔离措施 四 传染病爆发后 配合疾病控中心卫生专业人员进行 终末消毒 五 对工作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 要按相关规定处理 六 消毒方法要科学有效 消毒方法应当首择物理消毒 法 采用化学消毒剂方法时 要注意选择合格的消毒剂 选 择消毒剂前阅读说明书 消毒剂的使用范围 购买消毒剂时 应根据使用目的选购 七 使用紫外线和化学消毒剂时室内不能留人 八 学校应备有隔离室 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人 立即 隔离 对于暂时无法离校的疑似病人安置于隔离室 及时与 家长联系 书 山 有 路 7 九 隔离时间以

9、医学观察日为准 病愈后方可进教室上 课 十 重大疫情发生 按照教育 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 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如停止参加集体活动 兴趣班 游泳 课 甚至停课等 书 山 有 路 8 叶潭镇中心小学叶潭镇中心小学通风换气制度通风换气制度 学校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场所 室内活动较多 一旦发生 呼吸道传染病 就很容易传播开 因此开窗通风就显得尤为 的重要 为确保有一个良好的工作 学习 生活环境 要求 做到以下几点 一 非严寒与非寒冷地区全年 严寒与寒冷地区除冬季 外 应优先采用开启外窗的自然通风方式 二 早晨师生到校后和每节课后 教室要开窗通风 使 空气流通 三 其他教学生活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 2 3 次

10、每次 30 分钟以上 四 学校使用的分体式空调 电风扇 要保持设备的良 好性能 并经常清洗隔尘网 扇页 书 山 有 路 9 叶潭镇中心小学叶潭镇中心小学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制度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制度 为提高在校师生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 有效预防 及时 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 流行 特制定本制度 一 建立传染病管理机制 保证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的 必要经费 由卫生室 保健室 健康教育教师负责开展预防 控制染病相关的健康教育 二 以健康教育课形式系统开展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要求 有计 划地开展健康教育课 学校确保课时 师资 提供健康教育 课教材及教参 健康教育教师

11、依据 纲要 具体要求 将传 染病防控相关的知识 技能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传授给 学生 三 卫生室 保健室人员根据学生特点和季节需要 利 用宣传栏 广播 录像等多种形式 做好传染病防控宣传教 育 四 利用家长会或家长信等形式 为学生家长开展传染 病防控宣传教育 以提高家长的传染病知识水平 取得家长 与学校的配合 五 定期为学校食堂炊管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教 育 以防止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的污染 预防消化道传染 病 书 山 有 路 10 叶潭镇中心小学叶潭镇中心小学学生体检制度学生体检制度 根据卫生部 教育部 关于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的要求 制定本制度 一 学校必须保证每年组织学生一次健

12、康体检 二 学校要到有医疗机构资质的体检机构进行体检 检 查项目按照 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执行 三 体检前做好宣传动员 体检当日由专人带队 组织 学生体检 保持安静 服从调度的安排 维护体检时的秩序 保证学生安全 四 体检当日学生如患传染病 不参加当日体检 待复 课后补查 体检过程中如有疑问 请校医协助统一咨询主检 大夫 五 体检后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家长 便于家长了解学 生的身体状况及患病情况 对病情严重的能及时给予治疗 六 体检时发现重大疾病 学校以书面形式通知班主任 和家长 并督促及时诊治 采取相应措施 七 学校要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 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宣 传教育 使学生认识了解疾病的危害 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 健意识 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