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287618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PPT课件(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 二 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杜瀛琨 十一 淋证 1 热淋 症状 小便频数短涩 灼热刺痛 溺色黄赤 少腹拘急胀痛 或寒热 口苦 呕恶 或腰痛拒按 或大便秘结 苔黄腻 脉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 八正散 木通 车前子 萹蓄 瞿麦 滑石 甘草梢 大黄 山栀子 灯心草 加减 2 石淋 症状 尿中有砂石 排尿涩痛 或排尿时突然中断 尿道窘迫疼痛 少腹拘急 往往突发 一侧腰腹绞痛难忍 甚则牵及外阴 尿中带血 舌红 苔薄黄 脉弦或带数 若病久砂石不去 可拌见面色少华 精神委顿 少气乏力 舌淡边有齿印 脉细而弱 或腰腹隐痛 手足心热 舌红少苔 脉细带数 治法 清热利湿 排石通淋 方药

2、石韦散 石韦 滑石 车前子 冬葵子 瞿麦 加减 3 气淋 症状 实证表现为小便涩滞 淋沥不断 少腹满痛 苔薄白 脉沉弦 虚证表现为少腹坠胀 尿有余沥 面色白 舌质淡 脉虚细无力 治法 实证宜利气疏导 虚证宜补中益气 方药 实证可用沉香散 沉香 石韦 滑石 当归 陈皮 白芍 冬葵子 甘草 王不留行 加减 虚证可用补中益气汤 人参 黄芪 白术 甘草 当归 陈皮 升麻 柴胡 加减 4 血淋 症状 实证表现为小便热涩刺痛 尿色深红 或夹有血块 疼痛满急加剧 或见心烦 舌尖红 苔黄 脉滑数 虚证表现为尿色淡红 尿痛涩滞不显著 腰酸膝软 神疲乏力 舌淡红 脉细数 治法 实证宜清热通淋 凉血止血 虚证宜滋阴

3、清热 补虚止血 方药 实证可用小蓟饮子 生地黄 小蓟 滑石 通草 炒蒲黄 淡竹叶 藕节 当归 山栀子 干草 加减 虚证可用知柏地黄丸 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丹皮 泽泻 茯苓 知母 黄柏 加减 5 膏淋 症状 实证表现为小便混浊 乳白或如米泔水 上有浮油 置之沉淀 或伴有絮状凝块物 或混有血液 尿道热涩疼痛 尿时阻塞不畅 口干 舌质红 苔黄腻 脉虚数 虚证表现为病久不已 反复发作 淋出如脂 涩痛反见减轻 但形体日渐消瘦 头昏无力 腰酸膝软 舌淡 苔腻 脉细弱无力 治法 实证宜清热利湿 分清泻浊 虚证宜补虚固涩 方药 实证可用程氏萆薢分清饮 川萆薢 黄柏 石菖蒲 茯苓 白术 莲子心 丹参 车前子

4、加减 虚证可用膏淋汤 山药 芡实 龙骨 牡蛎 生地黄 党参 白芍 加减 6 劳淋 症状 小便不甚赤涩 溺痛不甚 但淋沥不已 时作时止 病程缠绵 遇劳即发 腰膝酸软 神疲乏力 舌质淡 脉细弱 治法 补脾益肾 方药 无比山药丸 赤石脂 茯神 巴戟肉 干地黄 山茱萸 牛膝 泽泻 山药 五味子 肉苁蓉 杜仲 菟丝子 加减 十二 阳痿 1 命门火衰 症状 阳事不举 或举而不坚 精薄清冷 神疲倦怠 畏寒肢冷 面色白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夜尿清长 舌淡胖 苔薄白 脉沉细 治法 温肾壮阳 方药 右归丸 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枸杞子 杜仲 菟丝子 附子 肉桂 当归 鹿角胶 或赞育丸 熟地 当归 杜仲 巴戟肉 肉苁

5、蓉 淫羊藿 蛇床子 肉桂 白术 枸杞子 仙茅 山茱萸 韭子 附子 或加人参 鹿茸 加减 2 心脾两虚 症状 阳痿不举 心悸 失眠多梦 神疲乏力 面色萎黄 食少纳呆 腹胀便溏 舌淡 苔薄白 脉细弱 治法 补益心脾 方药 归脾汤 人参 黄芪 白术 茯神 炒酸枣仁 龙眼肉 木香 甘草 当归 远志 生姜 大枣 加减 3 恐惧伤肾 症状 阳痿不振 心悸易惊 胆怯多疑 夜多恶梦 常有被惊吓史 苔薄白 脉弦细 治法 益肾填精 方药 大补元煎 人参 山药 熟地 杜仲 枸杞子 当归 山茱萸 炙甘草 加减 4 肝郁不舒 症状 阳事不起 或起而不坚 心情抑郁 胸胁胀痛 脘闷不适 食少便溏 苔薄白 脉弦 治法 疏肝解

6、郁 方药 逍遥散 柴胡 白术 白芍 当归 茯苓 炙甘草 薄荷 煨姜 加减 5 湿热下注 症状 阴茎痿软 阴囊潮湿 搔痒腥臭 睾丸坠胀作痛 小便赤涩灼热 胁胀腹闷 肢体困倦 泛恶口苦 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治法 清利湿热 方药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 黄芩 山栀子 木通 车前子 柴胡 甘草 当归 生地黄 加减 十三 郁证 1 肝气郁结 症状 精神抑郁 情绪不宁 胸部满闷 胁肋胀痛 痛无定处 脘闷暖气 不思饮食 大便不调 月事不行 苔薄腻 脉弦 治法 疏肝解郁 理气畅中 方药 柴胡疏肝散 柴胡 枳壳 白芍 炙甘草 香附 川芎 加减 2 气郁化火 症状 急躁易怒 胸胁胀满 口苦而干 或头痛 目赤 耳鸣 或

7、嘈杂吞酸 大便秘结 舌质红 苔黄 脉弦数 治法 疏肝解郁 清肝泻火 方药 丹栀逍遥散 当归 白芍 白术 柴胡 茯苓 甘草 煨姜 薄荷 丹皮 栀子 加减 3 血行郁滞 症状 精神抑郁 性情急躁 头痛 失眠 健忘 或胸胁疼痛 或身体某部有发冷或发热感 舌质暗紫 或有瘀点 瘀斑 脉弦或涩 治法 活血化瘀 理气解郁 方药 血府逐瘀汤 当归 生地黄 桃仁 红花 枳壳 赤芍 柴胡 甘草 桔梗 川芎 牛膝 加减 4 痰气郁结 症状 精神抑郁 胸部闷塞 胁肋胀满 咽中如有物梗塞 吞之不下 咯之不出 苔白腻 脉弦滑 治法 行气开郁 化痰散结 方药 半夏厚朴汤 半夏 厚朴 茯苓 紫苏 生姜 加减 5 忧郁伤神 症

8、状 精神恍惚 心神不宁 悲忧善哭 时时欠伸 舌质淡 苔薄白 脉弦细 治法 养心安神 方药 甘麦大枣汤 甘草 淮小麦 大枣 加味 6 心脾两虚 症状 多思善疑 头晕神疲 心悸胆怯 失眠健忘 纳差 面色不华 舌质淡 苔薄白 脉细 治法 健脾养心 补益气血 方药 归脾汤 人参 黄芪 白术 茯神 酸枣仁 龙眼肉 木香 炙甘草 当归 远志 生姜 大枣 加减 7 肝阴亏虚 症状 情绪不宁 急躁易怒 眩晕 耳鸣 目干畏光 视物不明 或头痛且胀 面红目赤 舌干红 脉弦细或数 治法 滋养阴精 补益肝肾 方药 滋水清肝饮 生地 山茱萸 茯苓 当归 山药 丹皮 泽泻 白芍 柴胡 栀子 酸枣仁 加减 8 心阴亏虚 症

9、状 心烦易怒 眩晕 心悸 少寐 或遗精腰酸 妇女则月经不调 舌质红 脉弦细而数 治法 滋阴清热 镇心安神 方药 天王补心丹 人参 玄参 丹参 茯苓 五味子 远志 桔梗 当归身 天冬 麦冬 柏子仁 酸枣仁 生地黄 辰砂 合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茯苓 丹皮 泽泻 加减 十四 汗证 1 自汗 症状 自汗出 恶风 稍劳尤甚 或表现为半身出汗 或某一局部出汗 易于感冒 体倦乏力 气短 面色少华 苔薄白 脉细弱 治法 益气固表 方药 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黄芪 或玉屏风散 黄芪 白术 防风 加减 2 盗汗 症状 夜寐盗汗 五心烦热 或兼午后潮热 两颧色红 口渴 舌红少苔

10、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 方药 当归六黄汤 当归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连 黄芩 黄柏 黄芪 加减 十五 虚劳 1 肺气虚 症状 咳嗽无力 短气自汗 面色白 声音低怯 时寒时热 平素容易感冒 舌淡 脉弱 治法 补益肺气 方药 补肺汤 人参 黄芪 熟地 五味子 紫菀 桑白皮 加减 2 心气虚 症状 心悸 气短 劳则尤甚 神疲体倦 自汗 舌淡苔薄 脉微 治法 益气养心 方药 七福饮 人参 熟地 当归 白术 酸枣仁 远志 炙甘草 加减 3 脾气虚 症状 饮食减少 食后胃脘不舒 倦怠乏力 大便溏薄 面色萎黄 舌淡苔薄 脉弱 治法 健脾益气 方药 加味四君子汤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黄芪 扁豆 加减 4 肾

11、气虚 症状 神疲乏力 腰膝酸软 小便频数而清 或白带清稀 舌淡苔薄 脉弱 治法 益气补肾 方药 大补元煎 人参 炒山药 熟地 杜仲 枸杞子 当归 山茱萸 炙甘草 加减 5 心血虚 症状 心悸怔忡 健忘 失眠 多梦 面色不华 舌质淡 脉细或结代 治法 养血宁心 方药 养心汤 黄芪 茯苓 茯神 当归 川芎 炙甘草 半夏曲 柏子仁 酸枣仁 远志 五味子 人参 肉桂 加减 6 脾血虚 症状 体倦乏力 纳差食少 心悸气短 健忘 失眠 面色萎黄 舌质淡 苔薄白 脉细缓 治法 补脾养血 方药 归脾汤 人参 黄芪 白术 茯神 酸枣仁 龙眼肉 木香 炙甘草 当归 远志 生姜 大枣 加减 7 肝血虚 症状 头晕

12、目眩 胁痛 肢体麻木 筋脉拘急 或筋惕肉膶 妇女月经不调 甚则闭经 面色不华 舌质淡 脉弦细或细涩 治法 补血养肝 方药 四物汤 熟地黄 当归 白芍药 川芎 加减 8 肺阴虚 症状 干咳 咽燥 甚或失音 咯血 潮热 盗汗 面色潮红 舌红少津 脉细数 治法 养阴润肺 方药 沙参麦冬汤 沙参 麦冬 玉竹 桑叶 甘草 天花粉 生扁豆 加减 9 心阴虚 症状 心悸 失眠 烦躁 潮热 盗汗 或口舌生疮 面色潮红 舌红少津 脉细数 治法 滋阴养心 方药 天王补心丹 人参 玄参 丹参 茯苓 五味子 远志 桔梗 当归身 天冬 麦冬 柏子仁 酸枣仁 生地黄 辰砂 加减 10 脾胃阴虚 症状 口干唇燥 不思饮食

13、大便燥结 甚则干呕 呃逆 面色潮红 舌干 苔少或无苔 脉细数 治法 养阴和胃 方药 益胃汤 沙参 麦门冬 生地 玉竹 冰糖 加减 11 肝阴虚 症状 头痛 眩晕 耳鸣 目干畏光 视物不明 急躁易怒 或肢体麻木 筋惕肉膶 面色潮红 舌干红 脉弦细数 治法 滋养肝阴 方药 补肝汤 当归 白芍 川芎 熟地 酸枣仁 木瓜 炙甘草 麦冬 加减 12 肾阴虚 症状 腰酸 遗精 两足痿弱 眩晕 耳鸣 甚则耳聋 口干 咽痛 颧红 舌红 少津 脉沉细 治法 滋补肾阴 方药 左归丸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菟丝子 枸杞子 川牛膝 鹿角胶 龟甲胶 加减 13 心阳虚 症状 心悸 自汗 神倦嗜卧 心胸憋闷疼痛 形寒肢冷

14、面色苍白 舌淡或紫暗 脉细弱或沉迟 治法 益气温阳 方药 保元汤 黄芪 人参 肉桂 甘草 生姜 加减 14 脾阳虚 症状 面色萎黄 食少 形寒 神倦乏力 少气懒言 大便溏薄 肠鸣腹痛 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 舌淡苔白 脉弱 治法 温中健脾 方药 附子理中汤 炮附子 人参 炮干姜 炙甘草 白术 加减 15 肾阳虚 症状 腰背酸痛 遗精 阳痿 多尿或不禁 面色苍白 畏寒肢冷 下利清谷或五更泻泄 舌质淡胖 有齿痕 苔白 脉沉迟 治法 温补肾阳 方药 右归丸 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枸杞子 杜仲 菟丝子 附子 肉桂 当归 鹿角胶 加减 十六 痹证 关节痹痛 1 行痹 症状 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 屈伸不

15、利 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 舌苔薄白 脉浮或浮缓 治法 祛风通络 散寒除湿 方药 防风汤 防风 甘草 当归 赤茯苓 葛根 杏仁 麻黄 肉桂 秦艽 黄芩 生姜 大枣 加减 2 痛痹 症状 肢体关节疼痛较剧 痛有定处 得热痛减 遇寒痛增 关节不可屈伸 局部皮色不红 触之不热 苔薄白 脉弦紧 治法 温经散寒 祛风除湿 方药 乌头汤 麻黄 白芍 黄芪 制川乌 甘草 加减 3 着痹 症状 肢体关节酸痛 或有肿胀 痛有定处 重着 活动不便 肌肤麻木不仁 苔白腻 脉濡缓 治法 滋补肾阴 方药 薏苡仁汤 薏苡仁 川芎 当归 甘草 麻黄 桂枝 羌活 独活 防风 川乌 苍术 生姜 加减 4 风湿热痹 症状 关节疼痛

16、局部灼热红肿 得冷稍舒 痛不可触 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 多兼发热 恶风 口渴 烦闷不安 苔黄腻 脉滑数 治法 清热通络 祛风除湿 方药 白虎桂枝汤 知母 石膏 甘草 粳米 桂枝 加减 5 尪痹 症状 肢体关节疼痛 屈伸不利 关节肿大 僵硬 变形 甚则肌肉痿缩 筋脉拘紧 肘膝不得伸 或尻以代踵 脊以代头而成废人 舌质暗红 脉细涩 治法 补肾祛寒为主 佐以活血通络之品 方药 补肾祛寒治尪汤 川续断 补骨脂 熟地黄 淫羊藿 制附子 骨碎补 桂枝 赤芍 白芍 知母 独活 防风 麻黄 苍术 威灵仙 伸筋草 牛膝 松节 炙山甲 炙狗骨 加减 6 气虚血亏 症状 四肢乏力 关节酸沉 绵绵而痛 麻木尤甚 汗出畏寒 时见心悸 纳呆 颜面微青而白 形体虚弱 舌质淡红欠润滑 苔黄或薄白 脉多沉虚而缓 治法 益气养血活络为主 佐以舒筋之品 方药 荣筋丸 生薏苡仁 茯苓 生白术 首乌 当归 砂仁 熟地 黄精 蜂房 乌蛇 豨莶草 络石藤 狗脊 秦艽 菟丝子 加减 十七 中暑 1 阳暑 症状 头昏头痛 心烦胸闷 口渴多饮 全身疲软 汗多 发热 面红 舌红 苔黄 脉浮数 治法 清凉解暑 益气生津 方药 轻则用绿豆熬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