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花的勇气》教案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33282291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花的勇气》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花的勇气》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花的勇气》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花的勇气》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花的勇气》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花的勇气》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花的勇气》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花的勇气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铺”。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等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3、理清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等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教学难点:理清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巧妙质疑师: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又是一年三月三,鲜花遍地开,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板书:花)。看到这个字你想起了哪些词?预设:生1:看到这个字我想起了美丽。

2、生2:我想到了百花斗艳。师:大家的语言非常丰富。一看到“花”这个字,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它和美丽、鲜艳、芬芳迷人、娇小可爱联系在一起,可今天的课题却是“花的勇气”。师:请大家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一笔一画地把课题板书完整。师:看到这样的课题,联系你刚才想到的词,你脑海中会产生怎样的疑问?二、明确目标,初读课文1、教师引学:阅读课文给我们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回忆一下我们以前的学习过程,要学习阅读课文,首先得读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读课前“连接语”,从连接语中归纳出本课的三个学习目标,总结为三个字:读、想、说。阅读提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作者经历了一件什么事。(2)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3、3)用心去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3、学生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读通句子。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吕、滥、厘、刷。5、认读词语。泛滥厘米齐刷刷气魄遗憾傲然挺立怦然一震(在原文中找到带有上述词语的句子并读一读,进一步梳理文章的脉络。)6、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并试着填写学生活动卡。7、教师引学:作者经历了这么复杂的心理变化之后,他有什么样的感受?找出文中的话。(出示:“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引学:作者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感受吗?教师小结:这就是作者最终的感悟与体会,从小小的花儿的开放体

4、会到生命的意味,是勇气!三、品读课文,情感共鸣教师引言:刚才我们认真地读了课文,看到了作者先后看到的不同的景象。(预设:三个画面没有花儿的绿地,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花儿的原野)教师引学:看着这样的景象,作者看到了花的勇气。让我们也来细细地读读课文,欣赏这三幅画面,去发现花的勇气。小组合作学习,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变化呢?教师引导学生读合作学习的要求。1、选一个心情的词语,找出有关作者心情变化的具体句子。2、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变化。(一)体会作者的失望之情。1、学生用“_”画出表现“我”感到失望的句子,抓重点词句体会心情。(出示:“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大片大片的草地上我对驾车同

5、行的小吕说: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泛滥”。(1)“泛滥”在这里是形容什么的?(指绿色实在是太多了。)(2)如果你平时见到这样一大片绿色连着绿色的草地,你会有何感觉?老舍爷爷见到无边的绿色的草地,他曾写下了如此美丽、醉人的句子。学生齐读。(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教师引学:可作者面对着无边的绿色却产生了“泛滥”的感觉,你从“泛滥”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失望

6、的心情。)(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者的失望之情。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寂寞”。(1)“寂寞”是什么意思?如今作者却用在草地上,为什么?让我们填一填。没有花儿的陪伴,草地_。没有花儿的陪伴,_。小结:虽不见“失望”两字,但“寂寞”“乏味”“泛滥”这些词语把作者的心情与感受暴露无遗,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失望。难怪作者在开篇这样写道:“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失望之情。(2)过渡:所以,寂寞的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作者失望了,因为草地上无花。那么这草地上果真无花吗?(二)体会作者的遗憾之情。1、学生默读描写作者遗憾之情的段落,画出描写花的句子。

7、2、教师出示课件。(“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1)教师引学:读了这句话说说你的感受,可以抓词语说。教师引言:此刻,你最想看到什么?预设生:我想看到花儿一下子全冒出来。教师引言:是的,这也正是作者的心愿啊。来,闭上眼睛,想象这些花儿一下子全冒出来了。有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来,慢慢睁开眼睛。(课件出示花的原野的图片,伴着悠扬的抒情音乐。)过渡:在失望不已的作者眼前呈现了一个色彩斑斓、无边无际的花的世界,作者的心情会怎样呢?(惊喜、高兴)可是作者在惊喜之余反倒觉得(遗憾)。从哪里我们可以感受到

8、作者的遗憾之情呢?(出示:“这次看不到草地上的那些花儿,真有点儿遗憾,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2)过渡:连续几天的冷雨凉风,使“我”担心看不到遍地花开的美景,心中不免有点儿遗憾。正当作者带上遗憾要离开维也纳去意大利的路上,却发现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三)体会作者的惊奇之情。1、课件出示图片和句子:“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1)教师引导体会喜悦、惊奇之情,指导朗读。(2)教师重点引导品味“改天换地

9、”“傲然挺立”。小结:整个心情,从失望到惊喜,又从怕见不着花儿的遗憾到无比的兴奋。因为曾失望、吃惊、遗憾,所以这一片花的原野使作者激动不已。2、教师导学:看到这巨大的变化,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惊奇)为什么感到惊奇呢?(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而是在冷风冷雨中冒出来呢?小小的花儿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气魄?)(四)体会作者的震撼之情。1、“拔地而起”是形容什么的?(山峰、建筑物等。)2、是啊,万丈高楼拔地而起,陡峭的山峰拔地而起,拔地而起的都是让我们抬头仰望的,一朵朵小花又怎能拔地而起,值得我们去仰望呢?3、作者是用这个“拔地而起”来表达自己的那份震撼与敬佩的心情。指导读最后一段,读出内

10、心的震撼与敬佩。四、拓展训练,升华“勇气”1、教师创设语境:一朵朵小花迎着冷风冷雨绽放着,绽放着,每一朵都有自己的姿态,每一朵都发出了绽放的心声,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原来花的美丽来自勇气!那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的声音在草地上回荡,共同汇聚着一个生命的声音,“是勇气”。此时此刻,同学们听到花开的声音是什么?(生勇气。再次齐读课题。)2、教师引导学生拓展写话。出示:花的勇气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种子的勇气(在石头重压下破土而出)。梅花的勇气(在冰天雪地中傲然绽放)。()的勇气()。3、教师导学: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勇气,我们可以凭着勇气去做什么?(生自由谈)

11、4、总结升华。教师总结:花儿面对风雨,依然拔地而起,开得如此美丽,靠的是勇气!是的,有了勇气,生命才会傲然挺立!勇气是一种决心,在困难面前,她让我们擦干泪水,咬紧牙关,力争成功;勇气是一种气魄,在困难面前,她让我们藐视一切,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勇气是一种胆识,在困难面前,她让我们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以大无畏的气概,笑对人生。总之,在困难面前,勇气所展示出的临危不乱,从容不迫的气概和不言放弃,永远自信的人生信仰,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五、链接原作,延伸阅读花的勇气这篇课文定格的只是维也纳四月的画面,只是春天的一个画面,三、五月间的画面同样迷人、诗意、浪漫、震撼,你看:转天醒来时忽见窗前一束艳红艳红的玫瑰。谁放在那里的?走过去一看,呀,我怔住了。原来夜间窗外新生的一支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趁我熟睡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它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你说,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能如此震撼人心?请同学们上网搜索冯骥才所写的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去细细品味带着温度的词语,欣赏带着生命思考的画面。用心感受作家细腻的情怀,读后记录一下你的感受。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