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277011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编》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编》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编》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编》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栏编辑黄瑞峰理论探讨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及借鉴世界各国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因各国发展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商业性金融构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美国农村金融体系; 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实现农业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日本模式;向农户发放小额信贷的孟加拉国模式。本文将分别介绍各国模式及特点, 并总结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借鉴意义。一、美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20世纪2030 年代, 在联邦政府的资助支持下,美国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建立了具有政策性的农村信贷体系, 在高度发达的国民经济基础之上形成了十分完善的农村金融制度。(一)美国的政策性农村信贷体系。美国在农村信贷发

2、展初期, 为了促进信贷事业发展, 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给予了大量的拨款。根据联邦农业信贷法,美国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它由农民家计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商业信贷公司和小企业管理局等构成, 各有特定的服务对象。1 农民家计局。农民家计局是美国政府办理农业信贷的主要政策性机构, 该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 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和低收入的农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2 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隶属于美国农业部, 主要职责是对农村电业合作社和农场等借款人发放贷款, 贷款用于架设电线、组建农村电网、购置发电设备、发展通讯设施,从而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3 商业信贷公司。商业信贷公司主要功能是管理

3、实施价格和收入支持计划,进行价格支持,控制农业生产,避免农业的生产波动给农业生产者带来的影响, 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其资金运用形式主要为提供贷款和支付补贴, 其中主要包括农产 吴晓俊谢金楼品抵押贷款、仓储干燥和其他处理设备贷款、灾害补贴和差价补贴等。4 小企业管理局。小企业管理局专门为不能从其他正常渠道获得充足资金的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二)美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受益于美国高度发达的经济金融体系, 美国农村也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合作金融体系, 主要由联邦土地银行及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联邦中期信用银行、生产信用合作社及合作银行三大系统组成, 由农业信用管理局领导,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其组

4、织模式属于典型的多元复合式体制模式,三大系统都有一套自主经营的体制,有明确的职责范围。1 联邦中期信用银行系统。该系统是美国最重要的农业信用合作系统, 主要解决农民中短期贷款难的问题。2 合作银行系统。系美国专为对合作社添置设备、补充营运资金、购入商品等提供贷款而设立的合作金融系统。3 联邦土地银行系统。由愿意向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借贷的农场主组成, 为借款人所有, 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一般不办理贷款具体发放事宜。(三)美国农业保险体系。为了帮助农民对付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 达到稳定整个农村经济和确保国家食物供应安全的目的,美国政府积极参与了农作物保险计划。1 美国政府农业保险政策。一是通过制定联

5、邦农作物保险法(1938 年)等法律, 为联邦政府农作物保险业务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二是经济支持,大致包括:保费补贴;业务费用补贴;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的各项费用和农作物保险推广以及教育费用。三是再保险支持。四是补贴, 联邦政府通过其他法律规定, 鼓励各州政府根据自身的财力状况, 向农作物保险提供补贴,以进一步减轻农民的保费负担。五是免税,根据联邦农作物保险法的明确规定,联邦政府、州政府及其他地方政府对农作物保险免征一切税赋。2 美国农作物保险机构。联邦农作物保险的运作主要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为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 第二层为有经营农险资格的私营保险公司, 第三层为保险代理人和农险查勘核损人

6、。3 美国农作物保险经营状况及主要险种。美国可以参加农作物保险的作物已达100 余种。主要险种有:(l)多种风险农作物保险。是美国农作物保险开展历史最长、投保最广泛的险种。(2)团体风险保险。该险种的保险产量是与所在县该种农作物的平均产量挂钩。当县平均产量因灾害受损低于保险产量时, 保险公司负责提供补偿, 而不考虑各个农场实际产量的高低。(3)收入保险。以产量作为赔偿依据,主要分为团体收益保险、作物收益保险、收益保证保险、收入保护保险和农场总收入保险五种。(4)冰雹险美国农业保险的特例, 完全由私营保险公司开展的纯商业险种。(5)其他试办险种。美国农村金融模式的特点就是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

7、商业性金融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日本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一)日本农村民间合作金融体系。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依附于农业协同组合体系,是农协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又是具有独立融资功能的金融部门, 其由三个层次组成:基层农协的信用组织,都、道、府、县的信用联合会, 中央的中央农林金库和全国信联协会。在日本农村信用合作体系中, 农户入股参加农协, 农协入股参加“信农联”,“ 信农联” 又入股组成农林中央金库, 三级组织均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各级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但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提供金融服务。日本信用合作体系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农村存款, 服务对象原则上限定在农协全国中文核心期

8、刊现代金融2009 年第3 期总第313 期理论探讨系统内部作为会员的农户和农业团体,不以盈利为目的。首先,基层农协作为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基层机构, 直接由农户及其他居民和团体入股组成。其次,信农联主要服务于基层农协, 其负责通过存贷对各基层农协之间的资金余缺进行调节, 并指导基层农协的工作。再次,农林中央金库作为农协信用业务的最高机构, 主要负责协调全国信农联的资金活动, 并向信农联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农林中央金库主要通过吸收信农联上存资金和发行农村债券来筹集资金, 其资金主要用于满足信农联资金需要,同时也向化肥、农业机械等大型农业关联企业发放贷款。(二)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主要有农林渔业金

9、融公库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1 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主要是为难以从农林中央金库和其他一般金融机构筹资的农林渔业者提供低利、长期资本,以增加农林渔业的生产力。它的资金来源主要有: 资本金; 从资金运用部和简易保险年金及特别会计等机构筹借的款项;收回的贷款。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主要是对土壤改良、造林、林间道路、渔港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维持和稳定农林渔业的经营、改善农林渔业的条件所需资金提供贷款。2 日本中小企业金融公库。该公库资金来源主要有: 由一般会计和产业投资特别会计提供的资本金;向资金运用部、简易保险年金等筹借的款项; 发行主要由政府认购或提供担保、额度在资本金20 倍以内的中小企业债券。中小

10、企业金融公库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一般贷款(设备资金贷款和长期周转资金贷款)和特别贷款,还向中小企业投资育成公司及设备租赁机构等发放贷款。(三)日本政府农业保险体系。为了稳定农民生产情绪, 使农业生产不受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 日本政府直接参与农业保险计划, 并且强制凡生产数量超过规定数额的农民和农场都必须参加保险。投保户按田块申报保险额, 保险额是投保受灾农民所能得到的最高赔偿额,按“每公斤保险额”乘以标准产量的70 计算。日本模式的主要特点: 日本拥有非政府组织性质的农协,职能主要包括:一是统一为入会农民购进农药、农用器材等农业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 二是进行经济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导性工作;三是

11、开展以金融为主的信用、储蓄贷款以及农业保险、医疗服务等。更重要的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由政府对农民合作社给予特殊政策。同时政府放开有赢利能力的涉农领域, 允许农民组织形成合作社,进入这些有收益的领域。用这些领域中产生的收益来反哺农业, 才能使农民收入达到大致均等的社会平均收入, 这样资金才能进得了农业、进得了农村。三、孟加拉国小额信贷模式近年来, 以孟加拉国为代表的各国纷纷对小额信贷机构进行改造, 小额信贷向全面化的金融服务方向发展。新模式的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仍然是低收入阶层,但覆盖了所有城市和农村的低收入阶层。孟加拉国银行家、经济学家穆罕默德 尤努斯教授开创和发展了“小额贷款”的服务,专

12、门提供给因贫穷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创业者。他也是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也译作格莱珉银行)的创建人。最初的乡村银行完全是政府所有,银行的资金也主要来源于联合国发展金融组织、福特基金、挪威援助组织以及孟加拉国政府。20 世纪90 年代以后,乡村银行允许会员持有乡村银行股份,使得乡村银行目前股份的92 由借款人持有, 而政府只持有8 的股份。而且乡村银行对低成本资金的依赖也逐渐降低,从商业资源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可借贷资金,实现了乡村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格莱珉银行完全是市场商业化运作模式, 通过良好的企业管理实现滚动发展, 该行拥有2226 个分支机构,650 万客户,资产质

13、量良好,还款率高达9889,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家成功运作的银行。23 年里,格莱珉银行曾贷款给639 万人, 当中96 是女性,从而使得58 借款人及其家庭成功脱离了贫穷线。由于乡村银行还要提供很多非金融服务,要对员工和客户进行大量的培训,管理成本很高,所以一直没能摆脱对补贴的依赖。作为银行的运作还不能实现自我持续发展,但其在缓解贫困方面却是最成功的典范。四、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借鉴(一)政府金融支持必不可少。从上述各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分析中, 可以发现, 美国和日本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明显。例如美国政府从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商业性金融三个方面全方位对美国农村金融进行

14、支持。首先, 由美国农业部主导的, 由农民家计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商业信贷公司和小企业管理局等构成农贷机构, 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其次, 由农业信用管理局领导, 由联邦土地银行及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联邦中期信用银行、生产信用合作社及合作银行三大系统组成比较完善的合作金融体系;最后,为了达到稳定整个农村经济和确保国家食物供应安全的目的, 美国政府积极参与了农作物保险计划。日本政府也在政策性金融和商业保险方面给予农村金融发展巨大的支持,作为日本政府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 分别为农林渔业者和农村中小企业者提供金融支持; 同时日本政府直接参与农业保险计划, 并且强制凡生产数量超过规定数额的农民和农场都必须参加保险, 保证农民生产不受自然灾害的严重制约。(二)政府其他政策的支持也很重要。除了金融政策外, 国家的其他政策对于农村经济金融发展也很重要。例如日本政府对农民合作社给予特殊政策, 除了给予大量资金、科学技术和财税政策上的扶持,同时还放开有赢利能力的涉农领域, 使得农业领域的生产收益率总体水平提高, 提高了农民收入(达到社会平均收入), 使得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