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控制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274804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控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控制 摘要我国当前愈演愈烈的会计信息造假引发了社会各方对公司所披露会计信息的质疑与关注,已经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入手,指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探讨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原因,最后提出治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构建我国上市公司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保障体系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治理措施The Analyzes on the Security system for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bstractAt present, the information i

2、nfidelity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getting worse and this has brought very serious economic and social outcomes. 1t has brought up serious social problems and this has affected the normal functio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this article, I expound the quality feature

3、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economics, and I deeply and carefully analyze the reason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in the last part, from the above three respects I put up the security system for the high quality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the listed companie

4、s in China.Key WordsListed Corporation The quality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 control measures一、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涵(一)会计信息系统涵义的引入要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价值的信息、系统,是从对企业中的价值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角度提出信息需求的信息系统,因此可定义为: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为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所用的辅助信息的系统。其组成要素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数据文件、会计人员

5、和会计信息的运行规程,其核心部分是功能完备的会计软件。在信息社会,会计工作中常规、可以程序化的任务将由会计信息系统处理,同时会计信息系统还将辅助会计人员完成其它的管理与决策任务。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如下: 1、庞大复杂性。会计信息系统由许多职能子系统组成,如账务处理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固定资产核算子系统、材料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等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 2、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全面、完整和安全、可靠性等特点。 3、内部控制严格。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不仅在处理是要层层复核,保证其正确性,还要保证在任何条件下以任何方式进行核查核对,留有审计线索,防止破坏,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6、 4、系统的开放性。会计信息系统应是能与企业其他管理子系统和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换的开放型系统。例如银行、税收、审计、财政、客户等系统。(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定义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定义为“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的那些性质”,并在其1989年公布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提出,财务报表的四项主要的质量特征是真实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理解性。对于这四个主要的质量特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给出的解释是:1、真实性:就是指会计信息如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所包含的经济内容,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具体来讲,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

7、是一方面会计行为主体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如实反映在经济活动中的一切内容及其数量关系,真实地提供形成会计信息的资料。另一方面,会计帐簿和报表,作为会计信息的载体,其所有内容及其数据应该客观地反映一切与货币有关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的运动情况。2、相关性:是指要确保会计信息的内容与信息使用者相关联。上市公司应当根据市场用户的需求,规范信息披露的形式、数量和质量等,做到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息息相关。FASB进一步认为,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预测价值就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决策者根据过去、现在的信息对未来事项进行预测,做出最佳决策:反馈价值就是指一项信

8、息能使决策者证实或更正过去决策时的预期结果:及时性指会计信息必须在失去影响决策的能力之前被决策者掌握才有用,如果会计信息不及时,对决策没有用处,也就不具有相关性。3、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业绩所揭示的信息足以信赖。具体地说,对一个理性的、对会计信息有充分理解能力的人来说,依据这些信息能够做出合理的决策。这样,我们就认为信息是可靠的。可靠性包括可核性、真实性、中立性。4、可理解性: 它是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质量,在质量特征的层次上,构成了信息使用者质量特征和信息中针对决策的各种质量之间的纽带。可理解性受下列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使用者的特点,如掌握经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9、愿意钻研否;另一是信息固有的特征。只能为少数人所理解或使用的信息应不予提供。也不能仅仅由于有些人理解有困难,而把重要的有关信息排除在外。另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还提出,相关和可靠的信息受到三个因素的制约,即信息的及时性、信息所产生的效益与提供的成本之间的平衡、各质量特征之间的平衡三个因素。二、我国当前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现状分析(一)内部人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纵观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因造假被惩处的例子层出不穷,从红光实业到琼民源,从深原野到银广夏,这些单位都是利用虚假的会计信息,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在社会上造成不利的影响。在我国,公司产权结构出现两极分

10、化的趋势:第一种趋势是股权高度集中化,这样大股东就控制了董事会,而大股东更多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很容易忽视和侵占股东的利益;二是股权极度分散化,这样单一股东就无法控制公司,而经理层此时却可以控制公司,这比较常见于上市公司,在此我们把这种情形称之为“内部人控制”。相比较之下,第二种情形更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本人认为,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基础。由于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企业经营者比企业所有者具有更多的优势。企业经营者是“内部人”,对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有着较为清晰和客观的认识,能够客观正确的评价企业的优势与劣势,以及企业的获利

11、能力和发展潜力,同时他也能客观地认识到企业到底有没有按照所有者规划的“航线”前进。而企业所有者作为“外部人”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过程,在获取这些信息的时候处于劣势地位,他们不大可能会比经营者有着更好的信息来源优势,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机会去了解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只能通过经营者这一“内部人”提供的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作出决策。这样,所有者是“外部人”,而经营者是“内部人”,二者在信息获取上就是不对称的,经营者相对处于优势地位,所有者相对处于劣势地位。由于这种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所有者就不能对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作出客观的判断,也没有确切的标准去评价和选择经营者。但是,由于经营者的任命掌握在所

12、有者手中,企业经营者为了避免由于经营业绩低于所有者的期望而遭到解雇,他们就很可能利用信息优势来粉饰财务报表,达到夸大经营业绩的效果,避免被所有者解雇。这样一来,从报表上看,可能有许多公司获利能力很好,很有发展潜力,其实,有些公司的经营已经遇到了困难,发展前景也不明朗。结果就导致许多企业的平均业绩上浮,虚假利润增多,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经营者提供真实完整地会计信息,很可能由于其账面业绩低于行业内的平均业绩而导致经理人遭到解雇;而原本经营业绩差但提供经过粉饰过的会计信息的企业经理人,很可能由于其表面业绩高于平均业绩而得以继续经营这家公司。这样就可能导致在这场博弈当中,经理层出于各

13、方面的考虑,很可能利用自身在获取信息的优势方面,制造信息不对称,夸大业绩,提供劣质会计信息欺骗所有者来避免自身遭到解雇,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劣质会计信息驱逐优质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平均质量下降。(二)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内部动因机会主义在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众多原因当中,本人认为机会主义是内在动因。在企业中,各个利益主体可以看作是契约所联结的各方,他们的目标利益是不同的,契约各方经理人、股东和雇员,都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作为经理人,他们考虑更多的是高薪和更多的闲暇,以及豪华舒适的办公环境和更高的社会地位;股东则考虑的是企业长远的发

14、展,这样,股东就可能更加注意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合理的利用财务杠杆进行“以小搏大”,获取更多的利润,以保持良好的发展潜力;普通职工则更多地考虑是升职和高薪。这样他们的利益可能一致的,也可能有冲突,当他们自身利益与其他契约方产生冲突的时候,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约束,他们很可能会不择手段的维护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无视公司整体的利益和其他契约方的利益,在经济学上这些行为称为机会主义行为的倾向。举个例子,经理人很可能会以工作需要为理由而购置豪华轿车和豪华舒适的办公室,这与所有者的意向明显是不一致的,另外,经理人可能为了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而不顾企业的“消化能力”,去并购其他企业,这些都是在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

15、发生冲突的时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机会主义。如果把信息不对称看作是“外因”,那么,机会主义就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因”了,按照哲学上的观点,内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外因起着次要作用。可见,由于机会主义的存在,即使在没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仍然会出现虚假会计信息。信息不对称这个“外因”给机会主义者提供了歪曲、曲解会计信息的条件,机会主义者则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因”。当企业经营者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实现自身的效用而不是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时,就会产生会计信息失真。(三)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外因制度因素在分析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的问题时,许多人把此简单归结为经理人“个人利

16、益最大化”的欲望和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问题。但是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本人认为除了机会主义等内因以外,其中必有其制度的原因。在我国,经营者不能站在所有者的利益出发点上来披露会计信息,这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组织人事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和一些大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转型而来的,我国国有企业的制度有其特殊性,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企业的经营者是由政府任命的,他们的行为也受到政府的影响,而且他们的社会地位与他们所在企业的行政级别有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产权不清,政企不分”。这种“官本位”制度,使企业经营者有着双重身份,就是说,很可能企业的经营者既是经理人,又是政府官员。经营者的升迁和调动是由上级组织部门决定的,经营者的工作业绩越好,它的地位可能就越高。因此,这诱使许多经营者提供虚假会计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