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镦用线材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框架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3269566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镦用线材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冷镦用线材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冷镦用线材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冷镦用线材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冷镦用线材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镦用线材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镦用线材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框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录A 冷镦用线材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框架B.1 目的冷镦用线材原料的获取、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到最终废弃处理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评价冷镦用线材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大小,提出冷镦用线材绿色设计改进方案,从而大幅提升其生态友好性。B.2 范围应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范围,确保两者相适应。定义生命周期评价范围时,应考虑以下内容并作出清晰描述:B.2.1 功能单位功能单位必须是明确规定并且可测量的。本标准以1吨冷镦用线材为功能单位来表示。同时考虑具体功能、使用寿命、是否包括包装材料等。B.2.2 系统边界 本标准界定的冷镦用线材生命周期系统边界,包括三个阶段:原材料获取阶段、生产阶段(高炉-转

2、炉和电炉生产工艺),及使用阶段,如图B.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过程: 图B.1 冷镦用线材生命周期系统边界示意图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的时间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数据应反映具有代表性的时期(取最近三年内有效值)。如果未能取到三年内有效值,应做具体说明。原材料数据应是在参与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的地点/地区。生产过程数据应是在最终产品的生产中所涉及的地点/地区。B.2.3 数据取舍原则单元过程数据种类很多,应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取舍,原则如下:能源的所有输入均列出;原料的所有输入均列出;辅助材料质量小于原来总消耗0.1%的项目输入可忽略;大气、水体的各种排放均列出;小于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1%的一般性固体废弃物可忽略;

3、道路与厂房的基础设施、各工序的设备、厂区内人员及生活设施的消耗和排放,均忽略;取舍原则不适用于有毒有害物质,任何有毒有害的材料和物质均应包含于清单中,不可忽略。B.3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B.3.1 总则应编制冷镦用线材系统边界内的所有材料/能源输入、输出清单,作为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依据。如果数据清单有特殊情况、异常点或其它问题,应在报告中进行明确说明。当数据收集完成后,应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审定。然后,确定每个单元过程的基本流,并据此计算出单元过程的定量输入和输出。此后,将各个单元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除以产品的产量,得到功能单位(即1吨冷镦用线材产品)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最后,将产品各单元过程中相同

4、影响因素的数据求和,以获取该影响因素的总量,为产品级的影响评价提供必要的数据。B.3.2 数据收集 B.3.2.1 概况应将以下要素纳入数据清单:原材料采购和预加工;生产;产品分配和储存;使用。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信息中要使用的数据可分为两类:现场数据和背景数据。主要数据尽量使用现场数据,如果“现场数据”收集缺乏,可以选择“背景数据”。现场数据是在现场具体操作过程中收集来的。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的能源与水资源消耗、产品原料的使用量等等。背景数据应当包括主要原料的生产数据、电力使用数据(如火力、水、风力发电等)、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冷镦用线材生产过程的排放数据。B.3.2.2 现场数据采集应描述代

5、表某一特定设施或一组设施的活动而直接测量或收集的数据相关采集规程。可直接对过程进行的测量或者通过采访或问卷调查从经营者处获得的测量值为特定过程最具代表性的数据来源。 现场数据的质量要求包括: a) 代表性:现场数据应按照企业生产单元收集所确定范围内的生产统计数据。 b) 完整性:现场数据应采集完整的生命周期要求数据。 c) 准确性:现场数据中的资源、能源、原材料消耗数据应该来自于生产单元的实际生产统计记录; 环境排放数据优先选择相关的环境监测报告,或由排污因子或物料平衡公式计算获得。所有现场数据均须转换为单位产品,即1吨冷镦用线材为基准折算,且需要详细记录相关的原始数据、数据来源、计算过程等。

6、 d) 一致性:企业现场数据收集时应保持相同的数据来源、统计口径、处理规则等。 典型现场数据来源包括: 1) 原材料采购和预处理; 2) 冷镦用线材产品由原材料供应商运输至生产企业产品制造企业处的运输数据; 3) 产品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数据; 4) 生产统计报表,搜集原材料分配及用量数据; 5) 设备仪表的计量数据。 B.3.2.3 背景数据采集背景数据不是直接测量或计算而得到的数据。背景数据可为行业现场数据,即对产品生命周期研究所考虑的特定部门,或者为跨行业背景数据。背景数据宜用于后台进程,除非背景数据比现场数据更具代表性或更适合前台进程。所使用数据的来源应有清楚的文件记载并应载入

7、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背景数据的质量要求包括:a) 代表性:背景数据应优先选择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符合相关生命周期评价标准要求的数据。若无,须优先选择代表中国国内平均生产水平的公开生命周期评价数据,数据的参考年限应优先选择近年数据。在没有符合要求的中国国内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国外同类技术数据作为背景数据。b) 完整性:背景数据的系统边界应该从资源开采到这些原辅材料或能源产品出厂为止。c) 一致性:所有被选择的背景数据应完整覆盖本标准确定的生命周期清单因子,并且应将背景数据转换为一致的物质名录后再进行计算。同一第三方机构对同类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背景数据选择应该保持一致,如果背景数据更新,则

8、生命周期评价报告也应更新。B.3.2.4 原材料采购和预加工(从摇篮到大门)该阶段始于从大自然提取资源,结束于冷镦用线材产品原料进入产品生产设施,包括:a) 开采和提取;b) 所有材料的预加工,例如铁矿采选与废钢分选等;c) 转换回收的剩余材料;d) 提取或与加工设施内部或与加工设施之间的运输。B.3.2.5 生产阶段该阶段始于冷镦用线材产品原料进入生产设施,结束于产品离开生产设施。生产活动包括化学处理、制造、制造过程中半成品的运输、产品包装等。此过程涵盖高炉-生产工艺和电炉生产工艺中的情形。B.3.3 数据计算数据收集后,应对所收集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检查,确保数据符合质量要求。将收集的数据与单

9、元过程进行关联,同时与功能单位的基本流进行关联。合并来自相同数据类型、相同物质、不同单元过程的数据,以得到整个产品系统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以及空气排放、水体排放数据。B.3.4 数据分配在进行冷镦用线材生命周期评价的过程中涉及到数据分配问题,特别是冷镦用线材的生产环节。对于冷镦用线材生产而言,由于厂家往往同时生产多种类型的产品,一条工艺线上或一个车间里可能会同时生产多种型号冷镦用线材。很难就某单个型号的产品生产来收集清单数据,往往会就某个车间、某条流水线或某个工艺来收集数据,然后再分配到具体的产品上。针对冷镦用线材生产阶段,因生产的产品主要成分比较一致,因此本标准选取“重量分配”作为分摊的比

10、例,即重量越大的产品,其分摊额度就越大。B.3.5 数据质量要求数据质量应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a)完整性:充足的样本、合适的期间;b)可信度:数据根据测量、校验得到;c)时间相关:与评价目标时间差别小于3年;d)地理相关:来自研究区域的数据;e)技术相关:从研究的企业工艺过程和材料得到数据。B.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B.4.4.1 数据分析参照附录中表C.1表C.7对应需要的数据进行填报:a) 现场数据可通过企业调研、采样监测等途径进行收集,所收集的数据要求为企业三年内平均统计数据,并能够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水平。企业根据自身工艺路线情况在表中相应位置填写即可。b) 从实际调研过程中无法获得的数据

11、,即背景数据,采用相关数据库进行替代,在这一步骤中所涉及到的单元过程包括冷镦用线材行业相关原材料生产、能源消耗以及产品的制造加工等。B.4.4.2 清单分析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核实后,利用生命周期评估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用以建立生命周期评价科学完整的计算程序。目前生命周期评价软件有GaBi、SimaPro等,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软件。通过建立各个过程单元模块,输入各过程单元的数据,可得到全部输入与输出物质和排放清单,选择表B.1各个清单因子的量以千克(kg)为单位,为分类评价做准备。B.5 影响评价B.5.1 影响类型影响类型分为资源能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2类。冷镦用线材的影响类型采用化石能

12、源消耗、气候变化和富营养化3个指标。B.5.2 清单因子归类根据清单因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将对某影响类型有贡献的因子归到一起,见表B.1。例如,将对气候变化有贡献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清单因子归到气候变化影响类型里面。表B.1 冷镦用线材产品生命周期清单因子归类影响类型清单因子归类化石能源消耗石油、煤炭、天然气等气候变化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富营养化氮氧化物(NOx)、COD等B.5.3 分类评价计算出不同影响类型的特征化模型。分类评价的结果采用表B.2中的当量物质表示。表B.2 冷镦用线材产品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环境类别单位指标参数特征化因子评价方法全球变暖CO

13、2当量kg-1CO21IPCC 2006CH425N2O298富营养化PO43- 当量kg-1NO0.20EDIP 2003NO20.13NOX0.13NO3-0.42COD0.022B.5.4 计算方法影响评价结果计算方法见公式(B.1): EPi =EPij =QjEFij (B.1)式中:EPi第i种影响类型特征化值;EPij第i种影响类型中第j种清单因子的贡献;Qj第j种清单因子的排放量;EFij第i种影响类型中第j种清单因子的特征化因子。附录B (资料性附录)数据收集表格参照表C.1-C.7收集原材料、重点工序能耗、新水耗量与污染物排放等数据。表C.1 原材料成分、用量及运输清单成分

14、有效组分含量(%)用量(t)原料产地运输方式原材料铁矿石废钢焦炭辅助材料表C.2 高炉工序能源消耗清单能耗种类单位车间生产总消耗量对应的产品产量电耗千瓦时(kWh)水吨(t)煤耗兆焦(MJ)蒸汽立方米(m3)表C.3 转炉工序能源消耗清单能耗种类单位车间生产总消耗量对应的产品产量电耗千瓦时(kWh)水吨(t)表C.4 电炉工序能源消耗清单能耗种类单位车间生产总消耗量对应的产品产量电耗千瓦时(kWh)水吨(t)表C.5 热轧工序能源消耗清单能耗种类单位车间生产总消耗量对应的产品产量电耗千瓦时(kWh)水吨(t)燃气立方米(m3)表C.6 新水消耗清单阶段/单元过程取水量(m3/年或m3/月)水质排放量(m3/年或m3/月)水质自取水水厂供水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浓度(mg/L)去处污染物种类污染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