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教程文件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3265681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教程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教程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教程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教程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教程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教程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教程文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 目标 1 解释 护理安全 护理缺陷 护理职业防护 护理职业暴露 普及性预防 标准预防 2 描述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及护理职业的主要因素3 阐述护理安全的意义及护理安全的监控 4 阐述护理职业防护的意义 护理职业防护的措施 一 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 病人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 机体结构或功能上损害 障碍 缺陷或死亡 从广义的角度和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看 护理安全还应包括护士的职业安全 即护士在执业过程中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 二 护理缺陷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过程中 由于护士工作不谨慎 造成有各种原因引起的病人人身损害的护理事故及其他护理差错或护

2、理缺点 包括护理服务质量缺陷 护理技术缺陷和护理管理缺陷 二 护理缺陷 1 护理服务质量缺陷 是指在护理服务中 护士未按护理法律法规及医院规章制度规定的服务标准为病人提供服务 违反护理职业道德要求 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缺陷 2 护理技术缺陷 是指在护理技术操作中 护士违反技术操作规程 技术操作不熟练或处置不符合护理技术准则 在技术上存在明显不足 3 护理管理缺陷 是指在护理活动的管理过程中 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 制度落实不到位 制度实施和监督无力 护理管理人员科学规范化管理素质欠缺 造成护理服务质量 技术质量低下 二 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 管理因素 二 护士因素 三 技术因素 四 物资因素

3、五 环境因素 六 病人家属因素 一 管理因素 1 领导重视不够2 管理不到位 二 护士因素 1 护士配备不足2 护士职业素质偏低3 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欠缺4 护士缺乏职业安全意识 三 技术因素 由于技术原因导致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是由于部分护士不专研业务 基础理论知识较差 业务知识缺乏 临床经验不足 技术水平偏低或不熟练 不注重操作细节 违反操作规程 敏捷性和应急能力欠缺 不严格查对药物及药物的配伍禁忌等 四 物资因素 药品或物品质量控制不严格 导致不合格的 变质的药品或物品提供给病人使用 护理使用的物品数量不足 质量不好 设备陈旧 性能不完善 不配套 一次性无菌物品生产不规范 消毒灭菌不严格 未达

4、标等 都会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 五 环境因素 医院不安全的环境因素有 1 医院设施设备不安全因素 如有菌区和无菌区未按要求严格分开 防蚊 防蝇 防蟑螂等设备不健全 地面过滑 病床无床挡等 2 医院危险物品管理使用不妥 如氧气 乙醇 汽油等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妥 高压氧舱 放射性治疗 电烤灯 热水袋 冰袋等使用不当 3 医院探视制度管理不严 如果病区探视管理不严 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犯罪分子会在病区内进行偷盗等犯罪活动 六 病人 家属因素 护理活动是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需要病人和家属密切配合及支持 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心理素质 承受力 对护理工作的理解程度 将会影响到病人的情

5、绪及行为 也将会形成护理安全的隐患 三 护理安全的意义 一 护理安全能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 二 护理安全能展示护士的综合素质 三 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效率 四 护理安全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 三 护理安全的意义 一 护理安全能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护理安全可以反映医院护理规章制度是否建全 护理技术措施落实是否到位 护理风险控制是否周密 护理安全措施是否有保障等综合管理水平 三 护理安全的意义 二 护理安全能展示护士的综合素质护理安全能从护士的法律意识 防护意识 职业道德 工作态度 责任心 技术水平 沟通能力等方面体现出来 三 护理安全的意义 三 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效率护理工作中

6、存在着很多不安全因素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将会增加病人痛苦 或给病人造成器官功能障碍 致残 甚至威胁病人生命 还可引发医疗纠纷使医院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三 护理安全的意义 四 护理安全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护理不安全因素引发的后果 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 不仅是医院的形象受到破坏 还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及物资消耗使医院成本上升 四 护理安全的监控 一 加强教育 提高认识 二 增强法制观念 提高法律意识 三 重视专业理论与技能培训 四 建立护理安全分级管理体系 第二节护理职业防护 一 护理职业防护 二 护理职业暴露 三 普及性预防 四 标准预防 一 护理职业防护概念 一 护理职业防护护理职业防护是指在

7、护理活动中 防止一切职业损伤因素侵袭护士 和采取一切有效措施 保护护士免受一切不安全因素伤害 或将各种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一 护理职业防护概念 二 护理职业暴露护理职业暴露是指护士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 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活动同时 自身常受到周围存在着生物 物理 化学及社会心理等因素侵袭 一 护理职业防护概念 三 普及性预防普及性预防是指护士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活动时 只要有可能接触到他人的体液或血液 病人或医务人员 不论是否有阳性指标 都应将其作为有潜在的传染性加以预防 一 护理职业防护概念 四 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是指将所有病人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 根据传播途径建立相应规范的隔离

8、措施 防止病菌蔓延 二 护理职业防护的意义 一 保障职业安全 维护护士健康 二 规避职业风险 有效控制危险 三 减少职业损 增加经济效益 四 营造轻松和谐 焕发工作热情 三 护理职业的危险因素 一 生物因素 二 化学因素 三 物理因素 四 心理社会因素 三 护理职业的危险因素 一 生物因素生物危险因素是指在护理活动中 由细菌 病毒侵袭 造成对护士身体的伤害的因素 三 护理职业的危险因素 二 化学因素在护理活动中 由于工作的需要 护士可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多种化学消毒剂或化疗药物 而导致护士受到不同程度损伤 常用的消毒剂有 甲醛 过氧乙酸 戊二醛 含氯消毒剂等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 环磷酰胺 氮芥 阿

9、霉素 丝裂霉素 5 氟尿嘧啶 铂类等 三 护理职业的危险因素 三 物理因素1 锐器伤2 机械损伤3 放射损伤4 温度损伤 三 护理职业的危险因素 四 心理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我国卫生保健体制的改革 人们对健康的标准有了新的要求 但由于护士严重缺编 产生了供需失衡的现象 常引发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满意 不理解 而导致护患之间矛盾激化 给护士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 加上频繁的晚夜班 紧张的工作环境 由于护士严重缺编而导致护理工作强度加大 同时由于担心职业环境的风险性 安全性 加上得不到领导 病人 家人的理解及重视和支持 都在一定程度上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社会压力 另外 护士的心情常被病人

10、的病情及喜怒哀乐所影响 长期的情绪压抑 将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 四 护理职业防护的措施 一 血液传播性疾病的职业防护 二 化学性损害的职业防护 三 锐器损伤的防护 四 职业性腰背损伤的防护 五 心理社会性损伤的防护 四 护理职业防护的措施 一 血液传播性疾病的职业防护血液传播性疾病多由于意外接触有传染性的血液 体液所引起 护士一旦被感染 将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如果加以重视 注重防范 血液传播性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因此 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一 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防护 1 职业防护措施 1 强化防护意识 对所有患者血液 体液 排泄物均按传染患者处理 2 严格消毒隔离 一次性器械使用后 应

11、先消毒后销毁 污染器械分类消毒后在清洗 患者用过的针头或利器应放入耐刺容器 利器盒 内集中处理 针头不会套针帽 一定要回套只能用单手法 3 重视个人安全 操作时衣帽整齐 戴口罩 手套 必要时戴双层手套 戴护目镜 穿隔离衣 养成请洗手和消毒手的习惯 4 加强性的预防措施 可预防性注射乙肝疫苗 乙肝免疫蛋白等 皮肤被HIV污染针头刺伤或伤口接触血液后 应采用高效抗艾滋病病毒疗法 5 建立锐器损伤报告制度 护士一旦被针头 安瓿玻璃刺伤 应立即报告医院院感办及科室领导 采取有效措施评估 处理 治疗及跟踪观察 6 使用安全合格产品 严格禁止使用 三无 产品 尽量使用新一代的安全产品 如安全自毁注射器 一

12、次性安全输液器等 一 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防护 2 紧急处理方法 1 利器伤害后处理 戴手套者立即脱下手套 由近心端向远心端不断挤出血液 并用肥皂和流水清洗伤口 再用3 碘伏浸泡消毒3分钟 并尽快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2 护士因处理患者血液 体液而被污染皮肤 粘膜的处理方法与利器伤害后处理相同 3 职业暴露于HIV HBV 乙肝病毒 HCV 丙肝病毒 中时 应立即寻求专业人士 尽早监测抗体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对抗处理 职业性暴露HIV HBV HCV的处理 1 HBV暴露后应尽早监测抗体 并依据免疫状态及抗体水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HCV暴露后3 4周内进行抗体监测 6 9月内复查以确定是否感染

13、HCV 如感染HCV要查肝功能 为尽早使用干扰素提供依据 早治疗减少慢性肝炎的发生 3 HIV感染后2周 3月内为窗口期 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 需要一定时间血液才能产生抗体 在此期间抗体监测为阴性 这段时间即为窗口期 因此在暴露后当时 暴露后1个月至六个月进行连续监测 以确定是否受感染 并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出的时间 4小时内使用高效抗艾滋病毒疗法 二联疗法 严重暴露用三联疗法 四 护理职业防护的措施 二 化学性损害的职业防护护士在护理活动中 如果使用化学消毒剂或化疗药物时操作不规范 将会导致护士受到不成程度伤害 二 化学性损伤的职业防护 1 化学消毒剂损伤的职业防护 1 严格遵守使用原则 熟

14、练掌握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性能 功效 操作规程 严格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浓度 剂量 是消毒剂在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 保证安全 2 避免直接接触 在使用和配置化学消毒剂时 要带口罩 帽子和手套 化学消毒剂不慎溅到皮肤或眼睛时 应立刻用清水反复冲洗 防止造成损伤 3 防止环境污染 对易挥发的消毒剂 要阴凉通风 密封保存 防止挥发渗漏造成环境污染 4 注意细节 如消毒剂浸泡的物品使用前需用无水生理盐水冲净 环氧乙烷消毒的物品须气体散尽后方能使用 甲醛熏蒸空气消毒后 通风2小时后人员才能进入 二 化学性损伤的职业防护 2 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 1 提供安全的配药环境 2 配置药物前准备充分 3 严格执行配药时

15、 执行时操作规范 4 医疗垃圾的处理虽然化疗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但只要护士从思想上重视 规范操作 加强防护措施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是完全可以防范的 四 护理职业防护的措施 三 锐器损伤的防护锐器损伤是一种由医疗利器 如注射针头 缝合针 各种穿刺针 手术刀 剪刀 碎玻璃 安瓿等造成意外伤害 四 护理职业防护的措施 四 职业性腰背损伤的防护1 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则 在护理活动中 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 可指导护士操作中省力 避免肌肉紧张 提高工作效率 2 避免重复或静态的不良姿势 护士在工作中应该有意的定时变换自己的姿态和体态 以缓解肌肉 关节 骨骼疲劳 减轻脊柱负荷 避免保持同一固定的姿势而

16、引发腰肌劳损 增加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几率 3 科学使用保护具 推广减轻护理工作强度的辅助设备的发展与应用 减少护士腰背及关节 骨骼肌肉伤害的风险 护士在工作中感觉腰部不适时 应适当休息 并佩戴腰围等保护具对腰部加以保护 防止腰肌和椎间盘损伤 4 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 5 合理营养 职业性腰背肌肉劳损预防操 背部肌肉运动 将右手置于左肩 肘与肩齐 左手将右手肘拉向左肩 至感觉背部肌肉拉紧 保持10秒钟 左右互换 重复以上动作 胸部运动 将双手置于背后 伸直及互握 然后向上提举至感觉前胸拉紧 保持10秒钟 腰背舒展运动 双脚距离等于肩宽 保持双脚固定 用双手撑腰 上身尽量向后弯 舒展腰部 注意向后弯应因人而异 量力而行 然后保持在最大限度姿态10秒钟 臂至腰背两侧肌腱运动 身体直立 双脚距离与肩同宽 一手叉腰 一手上举过头 慢慢向另一边侧身弯腰 直至感到有拉紧的感觉 保持姿势10秒钟 左右互换 重复以上动作 四 护理职业防护的措施 五 心理社会性损伤的防护1 语言行为伤害的防护 1 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2 重视护理职业防护教育 3 强化自身法律意识 4 尊重护士 爱护护士 四 护理职业防护的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