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浅议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264528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浅议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编》浅议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编》浅议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编》浅议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编》浅议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浅议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浅议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审计监督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审计监督无论是方式还是内容都面临着一个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问题。为此,对我国过去已试行尤其是一些已被过去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审计监督办法,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反思。审计部门是企业及其重要的职能部门,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审计形象、审计权威和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所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内部审计从业人员风险意识、素质、技术手段、质量控制标准、质量管理制度及内部审计的地位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加强内部审计管理,有

2、助于加强其质量控制,进一步提高审计水平。关键字:内部审计,审计质量,质量控制,审计监督 Discussion on the audit supervision in Chin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Abstract: Audit supervision is to make sure national economy lasts, healthy,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necessary means, but als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

3、ormation necessary to ensure. 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degree rise, audit supervision either way or content are faced with a problem with international rules. Therefore, to our country the past has been experimenting with especially has been the past practice has proved e

4、ffective audit approach, it is necessary to seriously reflect on.Auditing department is the enterprise and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the Department, its quality directly affect the audit, audit and audit supervision authority image function. So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terprise internal audit on

5、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as very important real sense. For the internal audit professionals risk consciousness, quality,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ternal audit status needs to be made clear further, strengthen internal management, help to strengthen quali

6、ty control, improve audit level.Keywords: internal audit , audit quality , quality control , audit and supervision目 录1 引言制度是在一个国家或社会组织内部,要求大家都要遵守的一定的秩序。审计监督制度是国家在审计监督活动中,要求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及其他有关方面应当遵守的秩序。审计监督制度一般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这种通过法律形式确立的审计监督制度,也就是国家的审计监督法律制度。中国宪法、审计法、有关审计监督方面的法规、规章对中国审计监督的基本制度和各项具体制度都作了明确

7、规定。 审计法第二条对中国审计监督的范围、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规定。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监督范围主要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依照本法应当接受审计的单位或事项。审计监督的内容主要是国家财政收支和与国有资产有关的财务收支。审计机关在对国家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过程中,应当对其是否真实、是否合法、是否有效益实施监督,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其保值增值。2 内部审计监督概述2.1 审计监督的概念 审计监督就是由独立(不同情况下是相对的)的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接受第三方(不同情况下也是相对的)的委托,对审计指向的审计对象(被审计单位)的与

8、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查证、鉴证、评价等一系列行为。审计监督通过审查进行查错纠弊和进行处罚违纪违规行为,对严重经济违纪违规问题还要追究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的检查改正错弊,进行规范财政财务管理。2.2 内部审计监督在我国,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在内部审计监督中,审计机构或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被审计企业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的审查测评,以监督检查和评价被审计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并针对薄弱环节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的审计意见,帮助被审

9、计企业实现以下目标的活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关监管要求和组织内部规章制度;信息的真实、可靠;资产的安全、完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我国新的审计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过20年的发展、完善和提高,已经具有了相对健全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能。2.2.1 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能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代表企业的领导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监督,对本部门成员是否遵循单位内部的方针、政策、程序、制度及履行其职能进行监督;二是代表国家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法律法令、公认会计准则遵守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对会计核算内容、会计报表和决

10、算进行审计评价和签署意见,目的是维护国家经济法规,保障经济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可见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代表国家监督的性质。3 内部审计监督在我国企业中的现状3.1 内部审计性质的认定较为模糊内部审计是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基于内部加强管理和控制的需要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内部审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基于加强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也是内部审计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然而,我国现代内部审计的产生却是一个行政命令的产物,片面强调外向服务及作为国家审计基础(政府审计的延伸)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实际上导致了人们对内部审计在性质认定上的模糊,从而不利于甚至阻碍着内部审计

11、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当时,不少企业很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至今在有些企业内部审计仍难以融入其整体经营管理之中,其结果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很难正常开展,更谈不上履行其监督评价职能及开展保证咨询活动,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内向服务的作用。3.2 内部审计工作范围过于狭窄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从内部审计的定义不难看出内部审计的两种职能,即“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然而,由于我国内部审计设立的特殊背景,一开始就被错误地视为国家审计职能的延伸,内部审计工作的重心便局限于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长期以来内部审计是以“警察”的身份出现,突

12、出了“监督”职能,忽视了“服务”职能,内部审计不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3.3 内部审计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内部审计近几年来,虽然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逐步向更广的范围和深层次发展,但认识水平、思想观念的束缚以及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和阻碍着内审作用的有效发挥。3.3.1 我国内部审计的地位内部审计成立二十多年来,投入大量精力搞的财务收支审计未能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而且花样翻新。究其原因,有会计人员知识水平、业务素质的因素,有企业因小团体利益漠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因素,也有监督不力、查处不严的因素。从监督的角度看,一是由于内审人员独立性、权威性不够,碍于情面,特别是一些审计人员

13、还处于被领导的地位,因此,查处问题不深不透,只看表象,点到为止,不去深究。二是一些单位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总觉得出现问题不是光彩的事,审计信息不公开,碍于情面不愿处罚,起不到查一儆百的作用,相反一定程度上还助长了违纪违规行为,审计的威慑作用没有有效发挥。3.3.2 从制度看我国审计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在兼顾中国目前特定的社会环境的同时,逐步向国际先进的管理体制靠拢。纵向看,我国企业的管理体制有了质的飞跃;但横向看,我国与国际先进的管理特别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例如内部审计监督中的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依据以及对干部的监督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没

14、有健全的制度规范工作,从而审计监督作用不能有效发挥,这样不但挫伤了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在职工群众中也有了消极影响,认为审计是走过场。长此以往,审计的无“为”既影响了审计的地位,不利于审计的发展,同时对在职干部也形不成有效约束,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3.3.3 从企业发展角度看我国审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作为国民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近几年,通过政府划拨、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大型集团企业不断涌现,企业实力、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随着国际间以及国内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必须做大做强,因此,各企业从占有资源、扩大规模、提升能力、拓展上下游产品、节

15、约能源、减少污染、实现循环经济的需要出发,在持续不断地投资、建设。一个大型企业年建设投资在几亿甚至几十亿,这些投资除国家投资或贴息贷款(由政府审计机构审计)外,绝大部分投资靠企业自筹或银行贷款,如此大的投资,从目前看,作为企业重要监督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未能有效发挥。3.3.4 从国际角度看我国审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企业来自国内外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各国内部审计领域有了新的拓展,内部审计由控制导向审计向风险导向转变;从微观的查错防弊向宏观的管理审计、效益审计转变;从经营审计向战略审计转变;由防护性的监督、保证职能向预测、咨询的价值增值和服务职能转变。这些先进的理念在我国理论界讨论较多,但在实务界有些企业,特别是基层企业未曾涉及或涉及甚浅,内部审计还处在查处错误阶段,对错误事项停留在调账、纠正错误上,尚不能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问题,更谈不上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分析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相比国际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实务,我国内部审计的作用还有待开发。3.3.5 我国审计机构人员的现状审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缺乏,不适应电算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给审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对信息系统审计和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