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3264516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选题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6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ADNA 的自我复制B自身蛋白质合成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D是否出现星射线7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无丝分裂过程没有纺锤丝的出现和 DNA 的复制B. 细胞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 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磨叶片时加入CaC03 可保护色素B画滤液细线时,待干后再画 12 次C纸层析时,层析液不能触及到滤液细线D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2. 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

2、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或绿光照射。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A. 红光,ATP 下降B. 红光,未被还原的C3 上升C. 绿光,H下降D绿光,C5 上升3. 在叶肉细胞中, 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ABCD4. 下图是一晴朗夏日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C 点与B 点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 和H的含量发生的变化依次是()A升、升、升、升B降、降、降、降C降、升、升、升D升、升、降、降5. 如图 1 中,ab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 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 2 中,按箭头方

3、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A. 图 1 中的a、图 2 中 BA,细胞正在进行DNA 复制B. 图 1 中的 b、图 2 中 AB,时的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C. 图 2 中,细胞周期可以是从A 到 B 再到 AD. 图 2 中细胞周期可以是从B 到A 再到 BC个体的衰老与细胞衰老一般是同步的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8. 如图是干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三个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由图可知,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潜能B. 干细胞分化成组织细胞时,遗传信息一般不发生改变C. 组织细胞的衰老不受基因调控,衰老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改变D组织细胞的

4、凋亡受基因调控9. 下列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A断尾壁虎长出新尾巴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B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 同一人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是不同D. 同一个体小麦的茎尖分生组织细胞与叶肉细胞的分化能力是相同的10下列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细胞凋亡是主动的,细胞坏死是被动的 B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细胞坏死是病理性的C细胞凋亡是基因调控的,细胞坏死是外界因素引起的D细胞凋亡是急性的,细胞坏死是慢性的1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紫花紫花紫花紫花紫花301 紫花101 白花紫花白花紫花紫花白花

5、98 紫花101 白花A和B和C和D和 12关于孟德尔的豌豆遗传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选择豌豆是因为自然条件下豌豆是纯合子,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B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C孟德尔首先提出假说,并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并设计测交进行演绎D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13. 水稻中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中,其中不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 自交后结出的

6、种子(F2)遇碘后,3/4 呈蓝黑色,1/4 呈红褐色CF1 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 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14. 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百分之五十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DD:Dd:dd=2:3:1BDD:Dd:dd=2:2:1CDD:Dd:dd=4:4:1DDD:Dd:dd=1:2:115. 某玉米品种含一对等位基因A 和 a,其中 a 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 A 基因的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 Aa 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 F2,F2 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

7、比例为( )A11B31C51D7116. 将基因型为 Bb 和 bb 的豌豆种子混种在一起(两者数量之比是 2:1),若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基因型为 BB、Bb、bb 的个体数量之比为A1:2:3B1:2:1C1:4:4D6:2:117. 下列遗传现象中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的是()A. 两只黄鼠交配,所生的子代中黄鼠灰鼠=21B. 粉红花紫茉莉自交后代红花粉红花白花=121C. 长食指和短食指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 表示短食指基因,TL 为长食指基因),TS 在男性为显性,TL 在女性为显性D. 人的神经性肌肉衰弱、运动失调等遗传病与线粒体 DNA 有

8、关18. 下列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理解和运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细胞中的全部基因B. 孟德尔遗传定律普遍适用于乳酸菌、酵母菌、蓝藻等所有细胞生物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是孟德尔遗传定律成立的前提D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 4 种表现型和 9 种基因型19. 现有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21. 人类中,显性基因D 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 E 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9、 夫妇中有一方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B. 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也可能所有孩子听觉均正常C基因型为DdEe 的双亲生下耳聋孩子的概率为 7/16D基因型为DdEe 的双亲生下听神经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9/1622. 某种鱼的鱗片有 4 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 A、a,B、b 表示),且 BB 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 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的鱼占 50%,单列鳞鱼占 50%;选取 F1 中的单列鱗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 4 种表现型,这 4 种表现型的比例为 6

10、:3:2: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该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自然种群中,单列鳞有 4 种基因型C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aaBb 和AAbb DF1 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Bb23. 最能正确表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ABCD24. 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 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 aabbc 的棉花纤维长度为 6 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 2 厘米。棉花植株甲( AABbcc)与乙( aaBbCc)杂交,则 F1 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A6-14 厘 米 B6-16 厘 米 C8-14 厘 米 D8-16 厘

11、 米25. 已知控制家蚕结黄茧的基因(Y)对控制家蚕结白茧的基因(y)显性。当位于另一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I 存在品系隐性性状残翅黑身紫红眼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时,就会抑制黄茧基因 Y 的表达。现有结黄茧的家蚕(iiYY)与结白茧的家蚕(IIyy)交配,F1 代都结白茧,F1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家蚕相互交配,F2 中结白茧的纯合家蚕个体与结黄茧的纯合家蚕个体比例为A9 : 1B10 : 1C2 : 1D3 : 126. 人体耳垂离生(A)对连生(a)为显性,眼睛棕色(B)对蓝色(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一个棕眼离生耳垂的男人与一个蓝眼离生耳垂的女人婚配,生了一个蓝眼耳

12、垂连生的孩子。倘若他们再生育,未ABCD20用纯合的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1 全部为黄色圆粒,F1 自交获得 F2,从 F2 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中各取一粒,一个纯合一个杂合的概率为A1/9B2/9C1/3D4/9来子女为蓝眼离生耳垂、蓝眼连生耳垂的几率分别是A1/4,1/8B1/8,1/8C3/8,1/8D3/8,1/227. 熊猫的精原细胞中有 42 条染色体,它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染色体组成可能是A20 条常染色体+XB20 条常染色体+YC40 条常染色体+XYD40 条常染色体+YY28. 图甲、乙、丙为某一动物细胞分裂后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13、. 由图示判断该动物是雌性B. 甲细胞通过分裂最终形成 4 个生殖细胞C. 三个细胞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 丙细胞变异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29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每个卵细胞继承了次级卵母细胞大部分的细胞质B. 受精卵中的DNA 数目等于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之和C. 每个精子继承了初精母细胞四分之一的核DNA D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30下图 1 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 结果形成了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与B与C

14、与D与 3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 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的组合的种类也越多32. 下图是教材中荧光标记染色体上基因的照片,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该图是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最直接的证据B. 从荧光点的分布来看,图中是一对含有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C相同位置上的同种荧光点,说明这四个基因是相同基因D该图可以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3. 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 或 abd C复制后的两个A 基因发生分离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四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