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校2019-2020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3263002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校2019-2020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西省校2019-2020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西省校2019-2020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西省校2019-2020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西省校2019-2020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校2019-2020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校2019-2020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题【本试题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 共76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中华礼乐的建构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到西周中叶,形成了覆盖政治、宗教、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的礼乐文明。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产生儒家学说的母体。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孔子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周礼的思想的

2、提炼。数千年的中华历史表明,儒家思想只有根植于礼乐文明的地基之上才能根深叶茂,焕发出勃勃生机。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之情。至于仁和礼的关系,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指出礼乐是以人的真诚情感为基础的。没有此种真情,礼乐就会走向形式主义。他同时又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以礼为仁的前提。因此,在孔子那里,仁与礼互为前提。从心性角度而言,仁是礼的精神前提;从实践工夫而言,礼是仁的实践途径。这从逻辑学上看是悖论,但儒学是知行合一的工夫之学,因此仁礼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并非仅仅满足一

3、种形而上学的理论爱好,而是为了通过揭示礼乐文明的精神,重振礼乐文明的生机。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中华礼乐文明以天为最高神明,其他各种自然与社会要素均被整合到天命和天道信仰之下,这种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为内涵的天命和天道,是任何文化与信仰都不能否定且必然包括的。同时,儒家崇尚和而不同,反对单方面的强制,这打开了与各种外来文化沟通融合的大门。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但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方面,儒家推行社会教化的礼乐制度,被长期激进的反传统摧毁;另一方面,儒学以重建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从而传统儒

4、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它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远。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儒家义理的哲学化其实是儒学在社会层面被否定和解构情况下的必然选择。而一旦脱离了与生活的联系,丧失了儒学思想借以栖身的礼乐制度,儒家也就从一种以天下体系为特征的文明形态,异变为一种只能满足少数人形而上学思辨兴趣的哲学理论,儒学本身也就丧失了其平治天下的恢宏精神追求,此种追求本来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神魂所在。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建礼乐文明注定是一个漫长艰难的历程。当然,儒家礼乐本身也需要因时通变,向现代转型。在此前提下,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的人伦规范,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复兴的关键所在

5、。(摘编自赵法生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形成于西周中叶的礼乐文明孕育了儒家学派,为儒学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B礼是仁的实践途径,这一思想体现了儒学知行合一的特点,但从逻辑学上看是悖论。C孔子创立的儒学,与近代哲学化后的儒学,虽有相似之处,但功能与价值大不相同。D儒家的核心思想赋予了中华礼乐文明巨大的包容空间,使它能够涵融各种外来文化。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指出礼乐文明的形成过程,然后论述它对儒学和外来文化的“母体”意义。B文章三处引用孔子的言论,简洁精当地揭示了仁和礼之间互为前提、相互成就

6、的关系。C文章剖析了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为揭示孔子创立儒学的目的奠定了基础。D文章指出近代传统儒学向哲学转化的利弊,并揭示了产生这种转向的社会根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春秋时期没有出现礼崩乐坏的状况,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学就不会建立起来。B孔子认为礼乐应根植于人的真情,这表明他对周礼中的形式主义弊病持反对态度。C如果礼乐制度在近代没有被摧毁,那么儒学平治天下的精神追求就不会丧失。D让儒学重新融入社会基层,成为百姓日用人伦规范,是礼乐文明得以复兴的关键。二、古代诗文阅读(6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本题共5小题,22分)。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

7、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

8、王。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

9、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B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C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D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约束:限制B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属:交付C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 行:巡察D方飨士,旦日合战。 方:正在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

10、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若属皆且为所虏B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C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7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与其他三项的是(3分)A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B无内诸侯军C沛公然其计 D沛公从百馀骑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5分)(2)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本题共5小题,22分)蔡祐,字承先。祐性聪敏,有行检,及

11、长,有膂力。周文召为帐下亲信。侯莫陈悦害贺拔岳,诸将迎周文,周文将赴之。夏州首望弥姐、元进等阴有异计。周文微知之,召元进等入计事,既而目祐。祐即出外,衣甲持刀直入,叱元进而斩之,并其党伏诛。于是与诸将盟,同心诛悦。周文以此重之,谓祐曰:“吾今以尔为子,尔其父事我。”后从禽窦泰,复弘农,战沙苑,皆有功。又从战河桥,祐下马步斗,左右劝乘马以备急卒。祐怒之曰:“丞相养我如子,今日岂以性命为念?”遂率左右十余人,齐声大呼,杀伤甚多。敌以其无继,围之十余重。祐乃弯弓持满,四面拒之。东魏人乃募厚甲长刀者,直进取祐。去祐可三十步,左右劝射之。祐曰:“吾曹性命,在此一矢耳,岂虚发哉!”敌人可十步,祐乃射之,中

12、其面,应弦而倒。以功进爵为公,授京兆郡守。高仲密举北豫来附,周文率军援之,与齐神武遇于芒山。祐时著明光铁铠,所向无敌。齐人咸曰:“此是铁猛兽也。”皆避之。遭父忧,请终丧圮,弗许。六官建,授兵部中大夫。周文不豫,祐与晋公护侍疾。及周文崩,祐悲慕不已,遂得气疾。周孝闵帝践祚,拜少保。祐与尉迟纲俱掌禁兵。时帝信任司会李植等,谋害晋公护。祐每泣谏,帝不听。寻而帝废。明帝之为公子也,与祐特相友昵,及即位,礼遇弥隆。御膳每有异味辄以赐祐群臣朝宴每被别留或至昏夜列炬鸣笳送祐还宅祐以过蒙殊遇,常辞疾避之。至于婚姻,尤不愿结于权要。祐少与乡人李穆布衣齐名,常相谓曰:“大丈夫当建立功名,以取富贵。”言讫,各大笑。

13、后皆如言。及从征伐,为士卒先。军还,诸将争功,祐终无所竞。所得禄秩,皆散宗族,身死之日,家无余财。(选自北史蔡祐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御膳每有异味辄以赐祐群臣朝宴每被别留或至昏夜列炬鸣笳送祐还宅B御膳每有异味辄以赐祐群臣朝宴每被别留或至昏夜列炬鸣笳送祐还宅C御膳每有异味辄以赐祐群臣朝宴每被别留或至昏夜列炬鸣笳送祐还宅D御膳每有异味辄以赐祐群臣朝宴每被别留或至昏夜列炬鸣笳送祐还宅10下列对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而目祐 目:用眼睛示意。B左右劝乘马以备急卒 卒:士兵C祐时著明光铁铠 著:穿着D祐每泣谏,帝不听 每:常常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

14、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兵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B“践祚”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C“婚姻”可以指男女结合为夫妻,嫁娶。也可指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D“布衣”顾名思义就是布做的衣服,古人常常借“布衣”来指普通的平民。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蔡祐自幼聪颖,屡建奇功。蔡祐长大后臂力过人,他对待周文如同侍奉父亲一样唯命是从,生擒窦泰,收复弘农,征战沙苑,都立有战功。B蔡祐作战勇敢,所向无敌。每次打仗,他总是亲率士兵,和士兵一齐大声呼喊,敌军见到他以后,都说蔡

15、祐是一只铁打的猛兽,纷纷躲避。C蔡祐头脑清楚,不结权贵。明帝对待蔡祐,常常礼遇有加,但他不愿过多地蒙受皇帝的宠爱,常借病躲避,甚至不愿与权贵结为儿女亲家。D蔡祐少有大志,不贪财物。他少年时与李穆常互相告诫,大丈夫要建立功名。所得俸禄,都分给宗族里的人,去世时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祐即出外,衣甲持刀直入,叱元进而斩之,并其党伏诛。(5分)(2)东魏人乃募厚甲长刀者,直进取祐。去祐可三十步,左右劝射之。(5分)(三)古代诗歌阅读一(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8分)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