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相关知识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220244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相关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相关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相关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相关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相关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相关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相关知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相关知识各临床、医技科室: 上等达标专家组需要按花名册抽取15-20名医务工作人员现场笔试院感相关知识,院感办对其内容进行了分类整理,希望每位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院感组考核成员将经常下科室对学习情况进行抽问。请各科室把相关内容作为每月的业务学习(工作人员每次的学习需要有记录)并纳入科室的笔试。等级医院评审院感相关知识一、问答题泛耐药:细菌对本身敏感的所有药物耐药。 多重耐药:指细菌同时对3种以上结构不同的抗菌药耐药 1、什么是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

2、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标准预防基本特点是什么? 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向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3什么是保护性隔离措施? 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4、什么是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3、。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院内感染。5、三级医院的感染率,类切口感染率的标准各是多少?我院医院感染率是多少? 感染率10,类切口感染率0.5%。我院医院感染率约5%左右。6戊二醛浓度为多少?达到灭菌需浸泡多少时间?消毒需浸泡多少时间? 2,10h,2045min。7院感的三级管理组织的结构是怎样的?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8突发性公共事件预警分几级?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是谁?4级 预警分蓝黄橙红四色:即蓝色,一般( 级) ;黄色,较大( 级) ;橙色,重大( 级) 和红色,特别重大( 级)。9根据不同预警启动相应的应急机制,请问一级预警发生

4、后应启动哪级应急机制?1级。10突发性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1)出现突发性医院感染,临床科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于1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并通知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3)诊断为传染病突发性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进行报告。(4)调查证实出现突发性医院感染,应于2小时内向防疫站、卫生厅行政部门报告。11突发性医院感染隔离措施有哪些? (1)隔离感染病人或保护易感人群;(2)分组护理;(3)加强洗手和无菌操作技术;(4)加强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5)搞好环境卫生及消毒;(6)控制某些特殊抗生素的应用。12出现突发性医院感染,临床科室

5、应立即报告院感科,请问责任报告人是谁? 科主任。13手卫生规范的相关要求?各类环境的手细菌检测标准?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6.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

6、 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6.2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 6.1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b)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a)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b)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4.4 手消毒效果应

7、达到如下相应要求:a)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14临床院感兼职医师、护士的职责(即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各临床、医技科室的主任、护士长、兼职医师、兼职护士组成,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制订管理制度及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及时报告医务科、院感办并积极协助调查。3、督促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4、督促本科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5、组织本科室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控制

8、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6、做好对护工、配送人员及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工作。7、负责填写本科室医院感染相关数据,并于5日前将相关数据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8、要求对疑似或确诊医院感染病例留取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9、有针对性地进行目标监测。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15、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什么是目标性监测:是指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对选定目标开展的医院感染监测,如ICU病人的监测、外科术后病人的监测、新生儿的监测、抗感染药物耐药性监测等。什么是医院感染散发:是指医院感染在某医院或某地区住院病人中历

9、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历年是指情况大致相同的年份。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可因医院、时间、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什么是医院感染流行:是指某医院、某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什么是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什么是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什么是消毒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什么是灭菌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

10、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什么是无菌技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16、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定义: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管理、保洁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和实验室培养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管理、保洁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毒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和实

11、验室培养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还包括被病人抓伤、咬伤等,可能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事件。17、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一)急救处理1、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或沾污的皮肤。如果是粘膜暴露,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二)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预防性用药。18、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当出现什么情形时,医院应当于1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

12、心报告?(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19、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当出现何种情形时,医院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20、传染病分类及报告时限: 传染病分甲、乙、丙三大类。甲2种,霍乱、鼠疫,报告时间2小时。乙类25类,丙类11类(增加手足口病),乙类、丙类报告时限24小时。乙类传染病作为甲类传染病管理的有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

13、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报告时间2小时。21、标准预防特点:即要防止血液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液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患者。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染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22、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手及皮肤表面接触血液、深层体液或可能受污染的器具后立即彻底清洗。、在任何情况下处理深层体液时必须戴手套。、工作完成后应尽快脱去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手套。、接触每一位患者后应更换手套。、脱去手套后,即使手套表面没有破损也应马上清洗双手。、在工作中预料会有血液、体液溅出应戴防护眼罩并穿不渗透防护服、围裙。、针头使用后切勿套上针冒,应将针头置于

14、坚硬的容器内。、任何地方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先用稀释的含氯的消毒剂消毒,再脱手套,认真清洗双手。、应记录及报告血液、体液暴露的情况。意外暴露后的处理:、皮肤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用肥皂和清水洗伤口,挤出伤口的血液,再用碘酒、酒精消毒。、意外暴露后必须在48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并填写报表,72小时内做基线测定。、可疑暴露于HB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可疑暴露于HC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后做基线检测。、可疑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后

15、做基线检测,并进行专家评估。、跟踪期间特别是最初的0-12周内,不应献血和母乳喂养,性生活时戴避孕套。23、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未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或者未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的;、未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的;、未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储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采取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未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或者未保存登记资料的;、对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或者运送车辆未在指定地点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的;、未及时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未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环境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或者未将检测、评价效果存档、报告的。24、医疗机构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导致病人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