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礼仪大赛相关试题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218010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礼仪大赛相关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编》礼仪大赛相关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编》礼仪大赛相关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编》礼仪大赛相关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编》礼仪大赛相关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礼仪大赛相关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礼仪大赛相关试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交专2010年技能文化节礼仪大赛试题范围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 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 所以,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内强个人素质、外塑单位(小到家庭、企事业单位、社区,大到城市、国家),更能够润滑和改善人际关系。 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而文明礼仪,强调的是“尊重为本”。 想让别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

2、敬人。 那些陋习,图的是一时之快,丢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别人还会尊重你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具体来学习一下“礼”。一、什么是礼礼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成俗成的行为规范。礼的含义比较丰富,一般来讲,有四层含义:一是指敬意,辞海中对礼的解释是:本谓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二是指仪式,即为表示敬意和隆重而举行的仪式。三是泛指社会交往中的礼貌和礼节。四是特指规范,即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比如孔子所说的“齐之以礼“中的”礼“就是品节制度之意。二、什么是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

3、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用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礼节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 各种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与规范。而礼仪交往的核心是相互谅解、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相互关爱。基本的礼仪原则是敬人的原则、自律的原则、适度的原则、真诚的原则。一般认为,一切礼仪的起点是个人礼仪。而面对新闻的“介入” “亮相”的实质展现是素质。 而尽心尽意、尽力而为、征求满意是优质服务的要求,同时也是礼仪的象征。还有很多国家都讲究女士优先,而印度却不是这样的。而且大家都知道东方的礼仪又很多特点,比如: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 认为“老”是一种尊称 比如:老大爷,老师

4、傅等,崇尚个人力量,重视孝敬老人、哺育孩子。三、礼的起源: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礼仪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渊源和基础,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的产生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他的发展则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礼仪使人类逐步摆脱了原始的蒙昧状态而进化发展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发展史证明,社会在一定阶段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正式礼仪相对完善时期,而礼仪的完善则使社会能够得以不断的延续和进步,作为人类社会的调节器,礼仪将伴随人类直至永远。四、仪表礼仪: 仪表,即人的外表,包括容貌、举止、姿态、风度等。在政务、商务、事务及社交场合,一个人的

5、仪表不但可以体现他的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映他的审美趣味。穿着得体,不仅能赢得他人的信赖,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还能够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相反,穿着不当,举止不雅,往往会降低了你的身份,损害你的形象。由此可见,仪表是一门艺术,它既要讲究协调、色彩,也要注意场合、身份。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的体现。那么,在仪表方面我们应该注重些什么呢? (一)我们的仪表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暖色调(红、橙、黄等)给人以温和,华贵的感觉,冷色调(紫、蓝、绿等)往往使人感到凉爽、恬静、安宁、友好,中和色(白、黑、灰等)给人平和、稳重,可靠的感觉,是最常见的工作服装用色。在选择服装、饰物的色彩时,应考虑到各种色调的协调与肤色,

6、选定合适的着装、饰物。所以无论是男士还是女士,出席重要场合,皮鞋与皮带颜色相一致。并且佩戴饰物不应超过三件。而且男士着西服时内着衬衫衣袖的长度通常要长出西装衣袖的1.5厘米。(二)我们的仪表应注意场合根据不同的场合来进行着装,喜庆场合,庄重场合及悲伤场合应注意有不同的服装,要遵循不同的规范与风俗。五、仪态礼仪:(一)、站姿: 站立是人们生活交往中的一种最基本的举止,是生活静力造型的动作。优美而典雅的造型,是优雅举止的基础。男士要求“站如松” ,刚毅洒脱;女士则应秀雅优美,亭亭玉立。训练符合礼仪规范的站姿,是培养仪态美的起点,其动作要领也是培养其他优美仪态的基础。1、标准的站姿是:()头正。双目

7、平视,嘴角微闭,下颌微收,面容平和自然。()肩平。双肩放松,稍向下沉,人有向上的感觉。()躯挺。躯干挺直,挺胸,收腹,立腰。()臂垂。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中指贴拢裤缝,两手自然放松。()腿并。双腿立直、并拢,脚跟相靠,两脚尖张开约 ,身体重心落于两脚正中。2、站姿禁忌1)全身不够端正。2)站立时头歪、斜肩、臂曲、胸凹、肚凸、背躬、撅臀、曲膝等均为不良站姿。3)双脚叉开过大。在他人面前禁止双脚叉开过大,女士尤其应当谨记。4)双脚随意乱动。人在站立时,双脚不可以肆意乱动。例如,脚尖乱点乱划,双脚踢来踢去,蹦蹦跳跳,用脚蹭痒痒,脱下鞋子或半脱不脱。5)表现自由散漫。站立时随意扶、拉、倚、靠、趴、

8、踩、蹬、跨等,显得无精打采,自由散漫。(二)坐姿:坐姿总的要求是舒适自然、大方端庄。入座时,动作要轻盈和缓,自然从容。落座要轻,不能猛地坐下,发出响声。起座要端庄稳重。正确而优雅的坐姿是一种文明行为,它既能体现一个人的形态美,又能体现行为美。正确的坐姿要求是“坐如钟”,即坐相要像钟一样端正。1、基本坐姿:)入坐要轻而稳,女士着裙装要先轻拢裙摆,而后入坐。)面带笑容,双目平视,嘴唇微闭,微收下颌。)双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膝上,也可放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立腰、挺胸、上体自然挺直。)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至少坐满椅子的,脊背轻靠椅背。)起立时,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起立。)谈话时,可

9、以侧坐,此时上体与腿同时转向一侧。2、要避免以下不雅坐姿:1)、两膝分开,两脚呈八字形;2)、两脚尖朝内,脚跟朝外;3)、在椅子上前俯后仰,或把腿架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架在茶几上;4)、两腿交叠而坐时,悬空的脚尖向上,或上下抖动、摆动;5)、与人谈话时,上身往前倾或以手支撑着下巴;6)、趴在桌子上,躺在沙发上,半坐在桌子或椅背上;7)、摆弄手指、拉衣角、整理头发等懒散的姿态。 坐姿要依据不同场合,与环境相适应。如一般沙发椅较宽大,不要坐得太靠里面,可以将左腿跷在右腿上,显得高贵大方,但不宜跷得过高。女士尤其应注意,不能露出衬裙,有损美观与风度。(三)走姿 行走时,步态应该自然轻,目视前方,身体

10、挺直,双肩自然下垂,两臂摆动协调,膝关节与脚尖正对前进方向。行走的步子大小适中,自然稳健。与女士同行,男士步子应与女士保持一致。总之,走相是千姿百态,没有固定模式,或矫健或轻盈,或显得精神抖擞,或显得庄重优雅,只要与交际场合协调并表现出自己个性的步伐,就应该是正确的。 走路时应注意的事项:1、应自然地摆动双臂,幅度不可太大,只能小摆。前后摆动的幅度约45左右,切忌做左右的摆动。2、应保持身体挺直,切忌左右摇摆或摇头晃肩。3、膝盖和脚踝都应轻松自如,以免浑身僵硬,同时切忌走“外八字”或“内八字”。4、多人一起行走时,不要排成横队,不勾肩搭背。5、遇急事可加快步伐,但不可慌张奔跑。 (四)蹲姿:1

11、、基本蹲姿)下蹲拾物时,应自然、得体、大方,不遮遮掩掩。)下蹲时,两腿合力支撑身体,避免滑倒。)下蹲时,应使头、胸、膝关节在一个角度上,使蹲姿优美。)女士无论采用哪种蹲姿,都要将腿靠紧,臀部向下。2、蹲姿禁忌)弯腰捡拾物品时,两腿叉开,臀部向后撅起,是不雅观的姿态。两腿展开平衡下蹲,其姿态也不优雅。)下蹲时注意内衣“不可以露,不可以透”。补充:蹲着三要点:迅速、美观、大方。若用右手捡东西,可以先走到东西的左边,右脚向后退半步后再蹲下来。脊背保持挺直,臀部一定要蹲下来,避免弯腰翘臀的姿势。男士两腿间可留有适当的缝隙,女士则要两腿并紧,穿旗袍或短裙时需更加留意,以免尴尬。六、会见礼仪(一)鞠躬鞠躬

12、起源与中国,商代有一种祭天仪式“鞠祭”:祭品牛羊等不切成块,而将整体弯卷成圆的鞠形,再摆到祭处奉祭,从此来表达祭祀者的敬意与虔诚。这种习俗在一些地方一直保持到现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沿用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地位崇高者或长辈的崇敬。1、鞠躬礼的含义鞠躬,意思是弯身行礼,是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郑重礼节。 此种 礼节一般是下级对上及或同级之间、学生向老师、晚辈向长辈、服务人员向宾客表达由衷的敬意。2、鞠躬程度及含义:1)一般致礼:15左右,表示一般致敬、致谢、问候。2)敬礼:30左右,表示恳切的致谢或表示歉意。3)敬大礼:45左右,表示很诚恳的致谢、致敬和歉意。4)敬最大礼:90左右,在特殊情况下

13、,如婚礼、葬礼、谢罪、忏悔等场合才行90度大鞠躬礼。 (三)握手:握手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双方往往是先打招呼,后握手致意。 1、握手的顺序: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2、握手的方法: 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用适当的力度握手,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

14、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 4)、握手时,年轻者对年长者、职务低者对职务高者都应稍稍欠身相握。有时为表示特别尊敬,可用双手迎握。男士与女士握手时,一般只宜轻轻握女士手指部位。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5)、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6)、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7)握手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秒左右。3、握手前后顺序:位尊者居先伸手,女士先伸手,长辈先伸手,上级先伸手, 宾主握手:客人到来时主人先伸手,客人走时客人先伸手(四)引导:1、手势的基本要领:自然优雅,

15、规范适度。2、手势的具体要求(1)与对方交谈时,手势不宜过多,动作不宜过大,更不应手舞足蹈。(2)在谈到自己时,可用手掌轻按自己在的左胸,而不要用拇指着自己的鼻尖。(3)打招呼、各别、欢呼都属于手势的范围,应注意其力度的大小,速度的快慢。使用举手致意时,应将右臂伸直,掌心朝向对方,轻轻摆动即可。 (4)介绍亲人,请某人做事或为某人引路指示方向时,应掌心向上,手臂伸直,四指并拢,大拇指张开,以肘关节为轴指示方向,上体稍有前倾,面带微笑,在注视目标方向的同时兼顾着对方是否会意。手势中要表现出诚恳、恭敬、有礼貌。(5)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使用单个手指,因它含有不礼貌或教训人的味道。总之,要正确的运用手势,应给人一种含蓄、彬彬有礼、优雅自如的,(五)递接物: 1.递接物品的基本原则是举止要尊重他人 ,如双手递物或接物就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而如果在特定场合下或东西太小不必用双手时,一般要求用右手递接物品。2.递接物品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递笔、刀、剪之类尖利的物品时,需将尖端朝向自己握在手中,而不要指向对方。如果是学生把作业交给老师,应该将作业的正面朝上,用双手递上。接过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