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坦沙污水厂实习报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208673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1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坦沙污水厂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坦沙污水厂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坦沙污水厂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坦沙污水厂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坦沙污水厂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坦沙污水厂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坦沙污水厂实习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坦沙污水厂实习报告大坦沙污水厂实习报告 目录目录 一 参观目的一 参观目的 2 二 大坦沙污水厂简介二 大坦沙污水厂简介 2 三 大坦沙污水厂三期工程概况三 大坦沙污水厂三期工程概况 1 进水水质 进水水质 2 2 出水水质指标 出水水质指标 2 3 处理工艺的选择 处理工艺的选择 2 4 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 3 四 处理单元四 处理单元 1 格栅 沉砂池 格栅 沉砂池 4 2 生物反应池 生物反应池 5 分点进水分点进水 6 倒置倒置 A2 O 工艺工艺 6 3 鼓风机房 鼓风机房 7 4 二沉池 二沉池 7 5 加氯间 接触池加氯间 接触池 8 6 生物滴滤除臭工艺 生物滴滤除臭工艺

2、 8 五 实习感悟五 实习感悟 9 六 参考文献及注解六 参考文献及注解 9 一 参观目的一 参观目的 1 了解大坦沙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特点 工艺流程 主要设计参数 各构筑物选型依据 及其优缺点 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 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 为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学习并掌握 A2 O 工艺 二 大坦沙污水厂简介二 大坦沙污水厂简介 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西郊大坦沙岛 是广州市政府制定的全市污水治理总体规划 中建成的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 主要收集处理荔湾涌 司马涌 沙基涌 石井河等流 域的生活污水和粪便污水 共有三期工程 一期工程于 1989 年 1

3、1 月建成运行 日处理能力为 15 万吨 二期工程于 1996 年建成 投产 日处理能力为 15 万吨 2000 年完成挖潜改造工程 日处理量增加 3 万吨 三期工程 于 2004 年 3 月建成通水 日处理能力为 22 万吨 一 二期工程采用 A2 O 工艺 三期工程 采用带回流污泥反硝化段的改良型 A2 O 工艺和组合交替一体化工艺 污泥处理近期采用直 接浓缩 脱水工艺 远期采用污泥干化 焚烧方案处理方案 其中第三期工程全程均用玻璃 罩进行密封加盖 恶臭气体集中收集处理 本次参观的正是大坦沙污水厂第三期工程 三 大坦沙污水厂第三期工程概况三 大坦沙污水厂第三期工程概况 1 进水水质进水水质

4、 大坦沙污水厂第三期工程进水水质是依据一 二期工程的情况而确定的 其设计进水水 质见表 1 表 1 进水水质设计 项目 BOD5 SS CODcr TP T N 浓度 120mg l 150mg l 250mg l 3 5mg l 30mg l 2 出水水质指标出水水质指标 大坦沙污水厂的出水直接排放到西航道的白沙河 而白沙河属于三类水水域 根据 城 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 一 2002 大坦沙污水厂排出的污水应执行一级 B 标准 另外 由于珠江水质主要受水中的氨氮含量的影响 广州市环保部门在一级 B 标准的 基础上 将污水厂的出水氨氮指标定为 10mg l T P 指标定

5、为 0 5mg l 因此 大坦沙污水 厂的出水水质指标和污染物去除率应如表 2 所示 表 2 出水水质指标和污染物去除率 项目 COD5 SS CODcr T P NH3 N 指标 20mg l 20mg l 60mg l 0 5mg l 10mg l 去除率 83 86 6 76 87 5 66 6 3 处理工艺的选择处理工艺的选择 大坦沙污水厂第三期工程选择倒置 A2 O 处理工艺有以下几点原因 由表 1 可知 大坦沙污水厂进水水质 BOD5 CODcr 0 48 属于易生化处理水质 1 故 可采用生物处理法 况且生物处理与物化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等相比较具有成本低 设施简 单 环境友好等优

6、点 根据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 一 2002 大坦沙污水厂排出的污 水应执行一级 B 标准并且氨氮含量应达到广州市环保局指定的指标 故而需大幅度降低污水 中的 BOD 和氨氮含量 做到同时脱氮除磷的效果 大坦沙污水厂第一 二期工程均采用 A2 O 工艺 且取得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第 三期工程的进水水质与第一 二期工程相近 故而也可以采用相同的处理工艺 况且可以对 之前的工艺进行进一步的改良 4 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 图 1 大坦沙污水厂第三期工程工艺流程图 大坦沙污水厂三期工程分点进水倒置 A2 O 处理工艺流程如上图所示 城市污水经厂外泵站粗格栅过滤后 通过污水管网

7、输送至厂内 经过厂内污水提升泵注 入转鼓细格栅和 360 比氏旋流沉砂池进行预处理 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飘浮物和砂粒 预 处理后污水进入生物反应池 进行脱氮除磷处理 出水端设有回流泵房 剩余污泥泵房 污 泥回流比为 50 100 硝化液回流比为 50 150 均回流到缺氧区 接着污水进入配水井 和二沉池 在二沉池中进行污泥沉淀 然后二沉池的出水进入加氯接触池进行消毒处理 消 毒后大部分排入珠江 少部分经中水回用系统过滤后用于厂内绿化浇水 二沉池沉淀下来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池中 剩余污泥则输送到浓缩池进行浓缩处理 然后进入脱水机房脱水形成泥饼 泥饼外运进行卫生填埋 另外 由于处理过程会产生 H2

8、S NH3等恶臭气体 因此三期工程使用玻璃房对处理单 厂 外 泵 站 粗 格 栅 厂 内 提 升 泵 转 鼓 式 格 栅 旋 流 式 沉 砂 池 缺 氧 池 厌 氧 池 好 氧 池 配 水 井 二 沉 池 加 氯 接 触 池 进 水 出 水 砂渣外运 硝化液回流 鼓风机房 除磷剂 污泥及剩余污泥泵房 回流污泥 脱水机房 污泥浓缩机房 脱水污泥外运 集气管网及生物滴滤除臭装置 厂内污水泵房 元进行密封加盖 然后通过集气管收集臭气进行生物滴滤除臭处理 四四 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 1 细格栅 沉砂池细格栅 沉砂池 大坦沙污水厂三期工程所采用的细格栅 沉砂池分别为转鼓式格栅 图 2 和旋流式沉 砂池 图

9、 3 其主要参数见表 3 表 3 细格栅 沉砂池主要参数 转鼓式格栅 数量 台 转鼓直径 m 栅宽 mm 4 2 5 旋流式沉砂池 数量 组 池直径 m 水利停留时间 s 4 5 25 8 转鼓转鼓细细格栅格栅 转鼓格栅由转鼓格栅机 螺旋输送压榨机和栅后水过滤反冲系统三部分组成 主要用于 拦截收集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 防止堵塞后续单元的的机泵或工艺管线 实现了过滤 运输 压榨脱水和清洗的一体化 与其他格栅相比有着能源消耗低 运转噪音小 过滤面积大 水 力损失小 结构紧凑 耐腐蚀等优点 运行时 污水流进倾斜放置的转鼓格栅中 水中的固体悬浮物等被格栅截留 当滤渣积 累到一定量时 鼓栅开始转动 同时启

10、动高压水枪将格栅中的滤渣冲洗至中央的螺旋输送器 中 接着滤渣被输送到压榨腔内进行压榨脱水 最后再输送至指定的垃圾收集器 转鼓细格栅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当流量较大时 超声波液位探头采集的栅前栅后 水位数据波动较大 导致转鼓格栅频繁起停 2 缩短其设计寿命 另外 由于转鼓格栅栅宽 较小 长期不运行时易被堵塞 故需要定时进行人工清洗 因此 转鼓细格栅的优缺点可总结如下 表 4 转鼓细格栅的优缺点 优点 能耗少 运作噪音小 过滤面积大 水利损失晓 结构紧凑 耐腐蚀等 缺点 污水流量大时 转鼓细格栅起停频繁 缩短设计寿命 长期不运行时易堵塞 旋流式沉砂池旋流式沉砂池 目前沉砂池主要有三大类型 平流式

11、曝气式和旋流式 平流式沉砂池根据颗粒的自由沉淀原理而设计 除砂效果主要受水力停留时间和水平流 速的影响 因此处理等量污水时需要建造容积更大的沉砂池 造价较高 占地面积大 在广 州这种土地面积紧缺的一线城市很少被污水厂采用 曝气式沉砂池在平流式沉砂池的基础上 增加了曝气装置 推动污水在沉砂池中进行旋流运动 这加强了砂水分离的效果 却也将污 水中的油脂等有机物洗出形成浮渣 不利于后续处理单元 A2 O 脱氮除磷工艺对水中有机物 的需求 同时曝气作用也将产生更多的恶臭气体 故不宜采用曝气沉砂池 而旋流式沉砂池 则由于其较少的土地占用面积 良好的砂水分离效果 成了大坦沙污水厂三期工程沉砂池的 选择 大

12、坦沙污水厂三期工程所用的 360 度比氏旋流沉砂池是旋流沉砂池的一种 其利用涡流 的原理 使进水沿切线方向流入圆形沉砂池中 通过池中部旋桨的搅动作用 在沉砂池中形 成涡流 从而使较重的泥沙移向下部的集沙区 从而实现砂水的初步分离 其结构如图 3 所示 与一般的沉砂池相比 旋流式沉砂池具有具有占地面积小 能耗低 土建费用低 管理 方便等优点 除砂效果及有机物分离效果较好等优点 3 而相对于其他旋流式沉砂池 360 度比氏旋流沉砂池又具有以下特点 采用 360 度进水 延长了污水的旋流流程 更有利于砂水分离 比氏沉砂池进水渠道为 15 度倾角的进水涵 这能有助于沉降在渠道内的砂粒滑入沉 砂池底 进

13、水渠末端有个隔板 减小了出水对分选区下部集砂区的影响 有效防止已沉下的 砂又重新被带入出水之中 4 沉砂池底部设有砂粒流化器 通过搅拌使集砂斗内的砂粒处于流动状态 防止砂粒板 结 2 生物反应池生物反应池 图 4 分点进水倒置 A2 O 工艺 如图 4 所示 大坦沙污水厂三期工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的是不同于一二期的分点进水倒 置 A2 O 工艺 工程分两条处理管线 每条管线由南北两个矩形生物池构成 各池均设有缺 氧区 厌氧区及好氧区 用隔墙分开 水流为推流式 其中 缺氧区 厌氧区设置水下搅拌 机 好氧段设微孔曝气系统 分前中后三段 各段曝气程度不同 主要参数见 5 表 表 5 生物反应池主要参数

14、 项目 池组 个 容积 m3 水力停留时间 h 参数 4 37218 75 8 12 缺 氧 池 好 氧 池 二 沉 池 进 水 出 水 硝化液回流 污泥回流 厌 氧 池 剩余污泥 传统 A2 O 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中污水先后经过厌氧池 缺氧池和好氧池 其中厌氧池主 要发生聚磷细菌分解体内聚磷化合物合成 PHB 的反应 缺氧池以反硝化细菌利用回流硝化 液中的 NO3 NO2 进行反硝化反应为主 好氧池则发生硝化反应 BOD 生物降解 和聚磷 菌好氧吸收磷等生物反应 这种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优缺点并存 见表 6 表 6 传统 A2 O 工艺的优缺点 比较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

15、类工艺 优点 厌氧 缺氧 好氧交替运行 不宜丝状菌增殖繁衍 无污泥膨胀之虑 厌氧和缺氧段只进行缓速搅拌 以不提高溶解氧含量为度 运行费用低 脱氮效果难提高 内循环流量以 2Q 为限 不宜提高 缺点 污泥增长受到一定的限度 除磷效果亦不易提高 对沉淀池要保持一定浓度的溶解氧 应降低污泥的停留时间 防止产生厌氧 状态和释放磷的现象出现 但溶解氧含量也不宜过高 以防止循环液对缺氧反 应器的干扰 大坦沙污水厂三期工程分点进水倒置A2 O工艺是在传统A2 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基础 加以改进而形成的 它不仅保留了传统 A2 O 工艺的优点 同时也克服了它原有的缺陷 这 主要归功于该工艺的两大特色 分点进水

16、和厌氧池 缺氧池的倒置 分点进水分点进水 分点进水指的是预处理后的污水改变传统 A2 O 工艺中直接进入厌氧池的做法 转为按 一定比例分流进入缺氧池和厌氧池 这样就能充分考虑到缺氧池脱氮 厌氧池聚磷细菌释磷 各自对污水中 BOD 的需求 缓和两者对碳源的竞争 5 使聚磷细菌不因水中有机物含量不 足而释磷不充分 菌数太少 克服了传统工艺除磷效果不高的短板 倒置倒置 A2 O 工艺工艺 倒置 A2 O 工艺指的是将传统 A2 O 工艺流程中厌氧池 缺氧池的顺序改为缺氧池在前 厌氧池在后的顺序 这样做有几大好处 避免了传统 A2 O 工艺中回流硝化液对厌氧池释磷的影响 因为硝化液中的 NO3 NO2 等离子会抑制聚磷细菌对磷的释放 降低除磷能力 缺氧池置于厌氧池前面 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和 30 50 的进水 50 150 的混合 液回流均进入缺氧段 停留时间为 1 3h 回流污泥和混合液在缺氧池内进行充分的反硝化 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保证了厌氧池的厌氧状态 强化除磷效果 由于污泥回流至缺氧段 缺氧段污泥浓缩较好氧段高出 50 单位池容的反硝化速率 明显提高 可根据不同进水水质 不同季节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