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中学语文阅读题汇总及答案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208177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中学语文阅读题汇总及答案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中学语文阅读题汇总及答案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中学语文阅读题汇总及答案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中学语文阅读题汇总及答案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中学语文阅读题汇总及答案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中学语文阅读题汇总及答案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中学语文阅读题汇总及答案精编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第18-20题。(9分)【甲】丝绸之路 二千多年前,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所开通的贸易古道“丝绸之路”世界闻名,它作为中国和欧、亚、非国家之 间的桥梁,为东西方的物质往来和文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由于大量的中国蚕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所以被称为“丝绸之路”。 当时的“丝绸之路”南道可西行到现在的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伊朗,最远可到达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另一条路经过巴基斯坦、阿富汗喀布尔,到达波斯湾头;如果从喀布尔南行,可以到达现在的巴基斯坦卡拉奇,转海路也可以到达波斯和罗马等地

2、。 通过“丝绸之路”复杂的网状道路系统,东西方频繁地往来。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批带有“胡”字的植物,如胡桃、胡瓜、胡椒、胡罗卜等,大多来自西方。到公元7世纪至9世纪的唐朝,“丝绸之路”最为繁荣,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流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西方的珍禽异兽、珠宝香料、玻璃器皿、金银货币,西亚和中亚的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等源源传入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的物产和技术也经过“丝绸之路”传到各地,像丝绸、农桑、造纸术、印刷术、漆器、瓷器、火药、指南针等,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物质贸易的同时,通过“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也曾十分活跃。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早在西汉(前206220)末年就传

3、入中国。开凿于3世纪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寺中,现存近1万平方米的壁画,反映了早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轨迹。据推测,佛教从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到新疆克孜尔,再到甘肃敦煌,然后传入中国内地。沿着“丝绸之路”留存下来的佛教石窟,著名的如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等,大多融入了东西方的艺术风格,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如今它们都是世界文化遗产。 公元9世纪之后,随着欧亚大陆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特别是航海技术的进步,海运在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彰显,这条传统的陆路古道逐渐走向衰落。到10世纪中国宋朝时期,“丝绸之路”已经很少被作为贸易的途径了。 “丝绸之路”这条古道漫长而久远,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重

4、要作用。它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乙】一带一路 2015年3月初,“一带一路”成为期间热门话题。“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

5、“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建设在总体思路上,适应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将世界的机遇变成中国的机遇,将中国的机遇变成世界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 一带一路大事记: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要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

6、在国际场合公开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建设,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5月19日,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首个实体平台,中国哈萨克斯坦(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启用。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国APEC峰会上宣布,中国将出资 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同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

7、作已经迈出实质性一步,创始成员国不久前在北京签署了政府间谅解备忘录。 2014年12月29日,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并开始运行。 2015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论坛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双臂欢迎五大洲的朋友共襄盛举。同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截至2015年4月1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57国。 2015年12月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2016年8月 习近平出席推进“

8、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我们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态度积极。 2017年5月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举行。 18.【甲】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丝绸之路”促进了古代文明的发展?(2分)19.【乙】文为我们介绍了“一带一路”的相关知识,请概括中国政府为建设“一带一路”所采取几个具体行动。(4分)20.请从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答。(3分)(1)有人结合【甲】文的内容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结合【乙】文给对上一个下联。 上联:以点连线,显古丝绸之

9、路风采 下联:由面到片, (2)有人结合【乙】文的内容写了一副对 联的上联,请你还结合【乙】文给对上一个下联。 上联:互通互联促文化包容政治互信 下联:参考答案:18.(2分)物质贸易和技术 和 文化交流两个方面19(1)“丝绸之路经济带”首个实体平台,中国哈萨克斯坦(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启用。(2)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并开始运行。(3)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筹建亚投行20.(3分)(1) 以点连线,显古丝绸之路风采 由面到片,展新崛起大国雄姿 (2) 互通互联促文化包容政治互信 工商共建推贸易发展经济共赢文

10、化多样性与“一带一路”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讲,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民族多样性决定了文化多样性。多样性意味着差异,而差异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象。当然差异也意味着矛盾,这种矛盾就是说我们应如何对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差异,如何对待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甚至如何对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这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文化观或放大的文明观的问题。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这个基本道理已经相当普及。那么,文化多样性为什么不能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少数民族文化是构成中华文化最斑斓的色彩,这一点显而易见。中国共有38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少数民族项目有14项。这表明,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构

11、成了中华文化的斑斓色彩,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问题最为突出。我们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就要保护好中国自身的文化多样性。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区别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就是要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我们的多民族是一个优势,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文化上,而且还体现在多民族的“家底”,包括资源富集,水系源头,生态屏障等多方面的优势,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或者庆幸我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2、。所以,在遇到民族问题、文化差异问题时,那种把多民族当“包袱”,把民族问题当作“麻烦”,把少数民族当作“外人”,企图通过取消民族身份、忽略民族存在来一劳永逸解决民族问题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在世界范围也没有可资借鉴的所谓“成功经验”,反而有不少从否认到承认的普遍实证。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里,“统一”是指中华民族的统一,中华民族统一才有国家的统一、领土的完整;“多民族”是指中国各族人民在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着历史形成的多样性差异,承认和尊重这种差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是和谐国内民族关系的前提。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指向,是尊重差异、缩小差距,这是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确立的基

13、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民族观在民族事务方面的重要体现。缩小差距,缩小的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尊重差异,尊重的就是广义的文化差异这是我们民族政策最核心的东西。总体而讲,中华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共生交响。各民族共生谁也缺不了谁,它必须是在多样性的交响当中演奏出中华民族的华彩乐章,才能够实现这种尊重差异的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现代“交响”,包容着各民族文化的音质声调。这就是尊重差异、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认同,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摘编自郝时远文化多样性与“一带一路”)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样性意味着差异,我国的民族多样性决定了以民族为载体的文化的多样性,这种文化的多样性也意味着

14、各民族文化的差异。B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生态平衡的维护就是要维护其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所以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也就是文化的多样性。C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的认同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和睦之中具有最根本的作用,因此就要建设好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培养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D取消民族身份,忽略民族存在的做法表面上可以解决民族问题,但其实质上是将多民族当作包袱,将民族问题当作麻烦的错误认识上的错误做法。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包括以汉族为主体的多个民族,其中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将它们对立起来。B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从物质方

15、面来讲的,只有通过发展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共同发展,相互尊重,才能消灭民族之间的差异,实现和谐团结。C中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其优势不仅体现在各个民族文化差异上呈现出的多样性,也体现在自然资源方面的生态屏障、水系源头、资源富集等方面。D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统一不仅仅指的是国家的统一,还有领土的完整,最为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统一,各民族在中国的大家庭中的统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民族关系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曾经出现过一些否认民族差异、消灭民族差异的错误做法,但最终又回到承认民族差异的正确道路上来。B尊重差异,缩小差距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其中的差异主要指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差距主要指社会经济发展不同而产生的差距。C各个民族在长期以来的发展过程中,在语言、文化、习俗等许多方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其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知保护、传承和发展问题最为突出。D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不仅包括了对于中国各个民族之问差异的尊重、差距的认同,还包括对于各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的认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