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营运资金管理培训课程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200345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营运资金管理培训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精编》营运资金管理培训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精编》营运资金管理培训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精编》营运资金管理培训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精编》营运资金管理培训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营运资金管理培训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营运资金管理培训课程(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 第一节概述一 营运资金的含义和特点 一 营运资金的含义1 总营运资金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 2 净营运资金指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营运资金管理包括营运资金占用 流动资产 的管理和营运资金融资 流动负债 的管理 二 营运资金的特点 1 营运资金的周转时间短 变现能力强占用在流动资产形态上的营运资金周转期较短 一般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 即可变现 2 营运资金数量具有波动性 实物形态具有继起性 二 营运资金管理政策 一 营运资金持有政策确定流动资产持有量和持有比例 是营运资金持有政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影响营运资金持有政策的主要因素 1 风

2、险和收益持有量高 风险较低 但会降低企业的收益性 2 行业差别一般来说商业企业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比制造企业高 3 利率水平利率水平比较高时企业为了降低持有成本 从而减少流动资产持有量 当利率下降时 则相反 2 营运资金持有政策企业持有流动资产主要出于以下三方面需要 第一 正常生产经营需要 第二 保险储备需要 第三 额外需要 按满足三方面需要的程度不同 可以将企业营运资金持有政策区分为以下三种 1 适中的营运资金政策在满足正常生产经营对流动资产的需要之外 还持有一定的保险储备量 以防不测 2 紧缩的营运资金政策只持有正常生产经营需要的流动资产数量的策略 又称作冒险的政策 3 宽松的营运资金政

3、策在满足正常生产经营需要和保险需要的流动资产数量的基础上 再额外加上一部分储备量 以降低企业风险 针对以上三种政策 可用下图表示 二 营运资金融资政策营运资金的融资政策 主要是研究构成营运资金的两要素 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合理匹配问题 1 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分析首先 资产按照周转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其次 流动资产按照用途则可以再分为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 永久性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统称为稳定性资产 企业的负债按照债务时间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 短期负债 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按照其形成的原因不同 可以分为临时性负债和自发性负债 2 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配合临时性流动资产和

4、稳定性资产与其资金来源的不同组合 产生不同的营运资金融资政策 一般有以下三种政策 配合型融资政策 激进型融资政策和稳健型融资政策 1 配合型融资政策 2 激进型融资政策 临时性负债除了满足临时性流动资产需要之外 还可以部分满足稳定性资产的需要 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除了满足稳定性资产的需要外 还可以部分满足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 3 稳健型融资政策 三 营运资金主要内容 一 流动资产的主要内容1 现金和有价证券现金为广义的现金 一般包括狭义的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有价证券指短期有价证券 2 应收款项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原因而应收未收的各种款项 3 存货指企业为了生产或销售而储备的各

5、种物资 4 其他流动资产包括企业待摊的费用 待处理的流动财产损失等 二 流动负债的主要内容1 商业信用指企业之间由于商品交易或劳务提供等原因形成的借贷关系 2 短期银行信用指企业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第二节现金与有价证券管理一 现金管理目标 一 企业持有现金的目的1 交易性需要又称为支付需要 是指企业为满足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现金支付需要 2 预防性需要预防性需要是指企业保持一定的现金余额以应付意外的现金需求 3 投机性需要企业持有的现金总额 应小于上述三种需要的总和 二 企业持有现金的有关成本 三 现金管理目标因此 现金管理的目的是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现金需

6、求的基础上 尽量节约资金使用 降低资金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即在资产的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做出选择 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此外还要保护现金的安全和完整 二 现金的日常管理 一 现金日常管理的主要规定1 现金的使用范围 企业现金交易只能用于向个人支付和结算起点 1000元 以下的零星支付 2 库存现金限额 企业库存现金限额由其开户银行核定 一般以3 5天的零星开支额为限 3 不得坐支现金 4 不得出租 出借银行帐户 5 不得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 6 不得套取银行信用 7 不得保存帐外公款 二 现金日常管理策略1 力争现金流量同步2 加速收款 提高收现效率 例 某企业2003年销售收入为8650

7、万元 现由于采取措施现金回收时间减少一天 如果企业可进行其他投资年收益为8 则该公司因此可提高收入多少 8650 365 23 7 万元 23 7万元 8 1 896 万元 1 现金结算时间 1 客户凭据传递时间 2 企业凭据处理时间 3 银行划账时间2 常用结算方法 1 集中收款系统 在客户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销售收款中心 该中心负责开具销货单据并负责收款 收款中心收到有关收款单据后即交付当地收款银行兑付 收款中心定期将资金汇入总部开户行 2 锁箱系统 企业在各销售点邮局租借一个加锁的编码专用信箱 客户将付款支票寄入该信箱 企业授权当地代理银行定时开箱代收取款项 3 合理延缓现金支出4 合理使

8、用现金浮游量三 最佳现金持有量 一 成本分析模式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 寻找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1 持有现金的有关成本 1 机会成本现金的机会成本又称作投资成本 指资金因被占用在现金状态而丧失投资于其他领域所获得的收益或者是资金的成本 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大小 取决于投资收益率 或资金成本率 和现金持有量 2 管理成本企业为了保证现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而采取的管理措施所花费的代价 当现金的持有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时 管理成本是不变的 即是固定成本 3 短缺成本是因缺乏必要的现金 不能应付业务开支所需 而使企业蒙受损失或为此付出的代价 现金的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 随

9、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 2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当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时的现金持有量 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3 实际运用 比较成本分析法先分别计算出各种持有方案的机会成本 管理成本 短缺成本之和 再从中选出总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为相对最佳现金持有量 二 现金有价证券配合模式又称存货模式 这个模式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同证券买卖的交易成本进行权衡 用以解决企业现金的最佳持有量和一定时期内有价证券的最佳变现次数问题 该模式的假设条件 1 企业一定时期内收入与耗用的现金均匀 稳定且可预测 2 企业现金和有价证券之间可以相互互换 3 短期有价证券的利率或报酬率可知 4 每次将有价证券变现为现金的交易

10、成本可知 5 一定时期内企业现金总需求量为已知 现金持有量的总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 假设期初有现金Q元 当现金耗尽时 就需出售Q元的有价证券来补充现金资产 则现金持有总成本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总成本 机会成本 交易成本即 式中 TC 总成本 Q 现金持有量 i 有价证券的收益率 T 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总需要量 b 有价证券的每次交易成本 使总成本最低的持有量Q 应当是使总成本TC相对于持有量Q的一阶倒数等于0时 所对应的Q 某段时期内最佳现金交易次数 N 持有总成本 例 某公司预计下个月需要现金500000元 拟用有价证券变现 每次交易成本为625元 证券市场年收益率平均为12 求 1 最佳

11、现金持有量Q 2 最佳变现次数N 3 持有总成本TC 三 随机模式P210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 测算出一个现金持有量的控制范围 即制定出现金持有量的上限和下限 将现金持有量控制在上下限之内 四 有价证券的管理P211 一 企业投资有价证券的目的 二 影响有价证券投资的因素 三 有价证券投资对象 第三节应收款项的管理一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一 应收账款的原因1 商业竞争 信用销售 2 结算的需要 二 应收账款的有关成本1 投资成本 机会成本 2 管理成本3 坏账成本 三 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确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使应收账款效益最大化 二 企业信用政策的确定 一 信用标准1 指客户取得信用应具备

12、的条件 2 信用标准的要素 五C标准 1 品质 Character 2 能力 Capacity 3 资本 Capital 4 担保品 Collateral 5 环境 Conditions 一般采用评分方法 对于客户的信用评定 企业内部专设的资信评估机构评定 社会上专设的信用评估机构评定 3 信用标准的确定 参见P216例9 7 例 某企业本年度的经营情况和信用标准如表所示 该企业在下年度拟改变信用标准 现提出了A B两个方案 信用标准变化对企业经营情况影响如下表所示 该计算这两个方案的对收益和成本的影响 A方案 1 收紧信用标准收益的变化 720000 792000 20 14400 元 2

13、收紧信用标准成本的变化 机会成本的变化 应收帐款机会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帐款机会成本 应收帐款投资额 企业投资收益率应收帐款投资额 平均余额 日销售额 平均收款期以本例的数据代入计算机会成本的变化 坏帐成本的变化 720000 6 792000 10 3600 元 管理成本的变化 1000 2000 1000 元 720000 50 792000 60 15 4800 元 360360 总成本的变化 4800 3600 1000 9400 元 3 净收益的变化 14400 9400 5000 元 B方案 1 放松信用标准收益的变化 900000 792000 20 21600 元 2 放松

14、信用标准成本的变化 机会成本的变化 900000792000 360 75 360 60 15 8325 元 由于A方案使企业净收益将减少5000元 而B方案却使企业净收益增加8895元 因此该企业应选择B方案放松信用标准 坏帐成本的变化 900000 12 792000 10 2880 元 管理成本的变化 3500 2000 1500 元 总成本的变化 8325 2880 1500 12705 元 3 净收益的变化 21600 12705 8895 元 二 信用期限 三 现金折扣政策综合举例 参见P218例9 8 某企业本年度的有关情况见表 在确定下年度的信用政策时 有A B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15、 有关内容见表 假设销售利润率仍为20 企业投资报酬率为15 应采用何方案 方案A 1 收益的变化 936000 792000 20 28800 元 2 成本的变化 机会成本的变化 936000792000 360 75 360 60 15 9450 元 坏帐成本的变化 936000 15 792000 10 6120 元 管理成本的变化 3200 2000 1200 元 总成本的变化 9450 6120 1200 16770 元 4 净收益的变化 28800 16770 12030 元 方案B 1 收益的变化 954000 792000 20 32400 元 2 成本的变化 机会成本的变化

16、954000 25 792000 60 15 9862 50 元 360360 坏帐成本的变化 954000 8 792000 10 288 元 管理成本的变化 1200 2000 800 元 现金折扣支出 954000 50 2 9540 元 总成本的变化 9862 50 288 800 9540 1410 50 元 3 净收益的变化 32400 1410 50 33810 50 元 比较A B两个方案 由于B方案可获得的利润多 所以应采用B方案的信用政策 三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一 应收账款的监督账龄分析表 二 坏账及其处理1 坏账2 坏账的处理 三 收账政策的确定四 应收账款管理的评价 一 总体评价年度净销售收入1 应收账款周转率 平均应收账款360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 例 某企业03年度销售收入为3200万元 销售退回500万元 应收账款上年末余额450万元 本年末余额150万元 则该企业本年度应收账款周转率 周转天数分别为多少 周转率 3200万 500万 450万 150万 9 次 周转天数 360 9 40 天 2 二 单个客户的评价1 信用额度的评价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