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历程考察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193652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历程考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编》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历程考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编》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历程考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编》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历程考察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编》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历程考察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历程考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历程考察(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历程考察一、引言(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中出口、投资与需求已经共同构成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因此,促进对外贸易正成为我国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国在加入WT0后的国际背景中,面对广阔的世界市场,怎样持续地保持出口快速增长更是当务之急。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制定了“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彻底退税”的退税原则。出口退税政策能降低出口企业的出口成本,促进产品出口,同时也成了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自1985

2、年出口退税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口额从1995年的1,20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5,900亿美元,年均递增达20%以上,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水平。同时,出口退税政策作为我国税收政策的一部分,也成了中央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1997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后,中国周边国家的经济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打击,出口也都受到了重创,而我国政府通过及时地实施提高出口退税率等促进措施,有效地保持了对外贸易的增长,避免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冲击,取得了1997年GDP增长7.8%的好成绩。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传统的产品出口结构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出口退税政策这时又发挥了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3、、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我国政府近年来先后多次调整出口退税税率结构,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高新技术、绿色环保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引导我国出口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30周年之际,有必要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发展历程作一回顾和总结。通过回顾与总结,了解出口退税政策的发展过程和背景,更深入地了解出口退税政策的功能与作用。已有文献对这方面问题还没有做过系统地研究。通过本研究努力,可以考察我国从出口退税政策理论与实践都不足到对出口退税政策功能与作用认识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对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历程做考察,有助于政府从我国经济的实际出发,找出出

4、口退税政策的改革路径与可持续性出口退税政策的创新方向,对于我国对外贸易有重要意义。(二)出口退税政策的含义及其作用1、出口退税政策的含义出口退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其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了重复征税,降低了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加了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商品出口,另一方面也减少消费者的支出。出口退税政策是根据凯恩思经济学中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而制定的一项促进产品出口的财政贸易政策,目前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广为采用。为鼓励货物出口,我国

5、按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实行出口货物税率为零的优惠政策。所谓零税率,是指货物在出口时整体税负为零。在我国主要是退还国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退税政策核心有两点:一是商品输出国外,二是退还商品形成过程中的间接税。2、出口退税政策的作用我国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这一政策,它对我国出口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出口和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将出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税收退还给企业,减少了出口企业成本,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价格,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扩大,促进了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促进了出口。出口退税政策通过调整出口退税结构,对不同出口

6、产品实行不同档次退税率。提高国家鼓励出口产品的退税率,降低甚至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的退税率,可以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引导企业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从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自1985年至2004年,我国的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6.64%,其中来自出口退税政策的贡献为9.12%。二、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改革历程(一)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改革历程出口退税制度是中国商品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专项制度,它有一个形成和发展过程。建国以来出口退税制度的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1,改革开放前的出口退税政策表现:不成型与不稳定由于当时中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进出口产品的征免退税,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专项制度,

7、并且受当时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和外贸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影响,变动较为频繁。经历了1950开始实施,1957年废止,1966年又恢复实施,1973年又停止执行的过程,因而税收对进出口贸易发挥调节的功能受到限制。2、1979年到1993年问的出口退税政策改革:逐步建立与完善改革开放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为了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必须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以国外市场需求拉动国内需求。财政部、税务总局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和探索,希望确立一套相对完整的进出口税收制度。财政部同有关部门,为外贸企业逐步走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轨道创造了条件,把“进口征税、出口退税”的原则作为基本内容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税条

8、例(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条例(草案)之中。从1984年10月1日起全面实行进口征税、出口退税制度。1988年和1989年又针对出现的漏洞,对出口退税制度进行了完善:一是在地方设立进出口税收管理机构,二是建立出口产品退税管理办法。19851992年先后作出一系列补充规定,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进出口税收制度。3、1994年到1999年间的出口退税政策改革:出口退税率调整频繁1994年中国实行了全面的税收体制改革,对出口商品实行零关税政策,继续坚持“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和彻底退税”原则。但由于我国征税力度不够等原因,出现了出口退税负担过高的现象;1995年出口持续高速增长更增加了这一

9、矛盾,为此国务院曾两次下调出口退税率。1997年后的金融危机,中国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使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减弱,对外出口增长幅度放慢,为此,我国两次对出口退税率做出调整,对部分出口商品退税率提高了两个以上百分点。4、2000年后的出口退税政策改革:重点进行退税结构调整进入21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而出口退税欠税的问题目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4年我国实行出口退税政策改革,使用了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对于退税率也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将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7%、13%、11%、8%和5%五档,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也降低3个百分点左右。2007年的出口退

10、税政策调整,降低了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退税率,出口退税率结构调整为17%、13%、11%、9%和5%五档。(二)我国近三次重要的出口退税政策改革情况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多次改革,如1988年出口产品零税率、1994年的新税制、1998年后提高出口退税率等。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扩大和加入世贸组织,出口退税政策改革更加频繁,而每次的改革都有着其深刻的经济背景和深远影响。这部分分别从背景、主要内容和效果三个方面重点分析1998年、2004年和2007年三次重要的出口退税政策改革。1、1998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效果(1)1998年

11、出口退税政策改革背景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周边国家纷纷宣布本币贬值以应对危机,而我国中央政府坚持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虽然这一政策坚定了投资者的信心,但这样做却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出口订单减少,部分已经谈好的合同没有签订。一些国家的客户以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为由要求我国企业降低出口价格。周边国家货币贬值,使我国外贸企业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出口增长缓慢。(2)1998年出口退税政策改革主要内容金融危机后,我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1998年1月1日,中国决定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两个百分点,其出口退税率从9%增加到11%。并连续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变为5%、1

12、3%、15%和17%四档。使综合退税率达到15.5%,几乎接近征税水平。(3)1998年出口退税政策改革效果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使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各国经济出现萧条的时期,我国对外出口保持稳步增长。在别国货币持续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承受住了不贬值的压力。中国政府在危机中展现出了较强的应对危机的能力,中国经济在危机中经受住了考验,同时中国也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2、2004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效果(1)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改革背景这次改革其背景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首先,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一直存在升值压力。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特别

13、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企业将生产转移到中国,或者这些国家企业不再生产而是从中国直接进口他们不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使得这些国家由制造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企业工会向本国政府施加了很大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多次向我国政府施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其次,由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出口规模逐年增长,相伴随的便是出口退税规模的扩大。在这次出口退税改革之前,我国的增值税为中央和地方共享,而在此基础上的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这样就给中央财政带来巨大压力,拖欠企业退税现象严

14、重,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累计应退未退税额,2001年底为1,440亿元,2002年底为2,477亿元,2003年底到达2,770亿元,出口企业对出口退税制度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这严重打击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影响我国的商品出口。可以说出口退税机制的问题已经比较突出,改革势在必行。(2)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改革的主要内容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对出口退税政策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四点。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平均出口退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加大中央政策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从2003年起,中央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首先用于出口退税。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

15、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与地方按75:25的比例分别负担。累计欠退税由中央财政负担。(3)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改革效果新出口退税政策实施后,欠退税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加快了退税速度和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2004年,全国各级税务机关共办理出口退税4,200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2,161亿元,包括偿还2004年以前发生的欠退税2,004亿元。例如,江苏开元国际集团在2004年年初,出口退税挂账 9,602亿元,到6月份已基本退完,使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得到缓解。同时,中国政府一直在被迫使人民币缓慢升值,降低出口退税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16、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得到一定的平息。3、2007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效果(1)2007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改革背景快速增长的外贸出口仍然是此次出口退税政策改革的重要原因。外贸顺差增速过快是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据海关统计,2007年1至5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8,0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总额4,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8%:进口总额3,578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8.7个百分点,累计顺差857亿美元,同比增长83.1%。随着贸易顺差的扩大,贸易摩擦发生频繁。美国、欧盟、日本等我国主要出口大国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多种贸易壁垒,实行反倾销等手段以限制我国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