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大桥下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183979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79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大桥下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精编》大桥下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精编》大桥下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精编》大桥下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精编》大桥下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大桥下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大桥下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依据、原则- 4 -1、编制依据- 4 -2、编制原则- 4 -二、工程概况- 6 -1、总体工程简介- 6 -2、地质条件- 6 -3、水文条件- 6 -4、气候环境- 7 -5、与营业线的平面位置关系布置- 7 -三、施工准备- 7 -1、管线的调查- 7 -2、技术准备- 7 -3、施工人员准备- 7 -4、机械准备- 9 -四、施工进度计划- 9 -五、施工方法和工艺- 10 -1、钻孔桩钻孔施工- 13 -2、钢筋笼吊装施工- 19 -3、钻机转场- 21 -2、承台施工- 21 -3、墩身施工- 25 -4、管线及构造物调查三电迁改方案- 27 -4.1、信号线路拆迁

2、原则- 27 -4.2、信号线路迁改方案- 27 -5、营业线路基监控措施- 29 -5.1、观测桩的制作及埋设- 29 -5.2、观测频次要求及方法- 30 -5.3、观测桩保护要求- 31 -5.4、沉降、水平位移观测的控制标准- 31 -5.5、轨面监控措施- 31 -5.6、观测小组成员- 32 -六、安全保证措施- 32 -1、安全目标- 32 -2、安全保证体系- 32 -3、安全风险源分析- 33 -4、钻孔桩施工防护措施- 33 -5、承台施工防护措施- 34 -6、墩身施工防护措施- 36 -7、大型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37 -8、雨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38 -9、台风季节

3、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38 -10、夜间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39 -七、应急救援预案- 39 -1、指挥机构- 40 -2、应急救援队伍- 41 -2.1、现场公共关系组- 41 -2.2、现场抢险、抢修组- 41 -2.3、医疗救护组- 42 -2.4、疏散协调、警戒组- 42 -2.5、后勤保障组- 42 -3、信息报告和现场保护- 43 -4、应急决策、协调和响应- 43 -5、警戒、疏散、信息发布- 43 -6、应急救援工作的恢复- 43 -7、各项应急预案- 44 -7.1、应急预案响应配备的劳动力、材料及机械设备- 44 -7.2、挖断管线应急预案- 45 -7.3、桩基塌孔、边坡失

4、稳、塌方影响营业线行车安全时的应急处理- 45 -7.4、大型机械设备及墩台模板倾覆应急预案- 46 -7.5、台风应急方案- 47 -7.6、接触网断线抢修应急预案- 47 -8、相关设备管理单位电话- 48 -9、培训和应急演练- 48 -10、预案的维护与更新- 48 -张黄特大桥下部结构临近既有线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原则1、编制依据、新建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浙江段站前工程HCZJ-2标段施工造价承包合同文件、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既有线相关依据、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上铁运发【2008】316号;、上海铁路局营业线

5、施工工务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上铁工发【2010】117号;、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实施细则上铁运发【2010】161号;、电气化铁路施工安全实施细则;、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条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14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铁路工务安全规则【2006】177号文、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等国家、铁道部现象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则。(3)、我单位现场调查报告、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2、编制原则在编制施工方案中我们遵循

6、以下原则:、遵循符合性原则。积极响应和遵守承包合同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要求的规定及铁路建设施工合同、施工合同协议条款内容。、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在编制施组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设计标准,严格按设计资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遵循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树立系统工程的概念,以铺轨工期为后门关死控制点,以铺轨工期为控制节点,统筹分配各个专业工程的工期、合理安排节点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按照铁路施工安

7、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建设单位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遵循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遵循专业队伍施工和综合管理的原则。以专业化队伍为基本形式,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遵循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遵循标准化管理的原则。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三体系在本项目工程施

8、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二、工程概况1、总体工程简介张黄特大桥位于浙江省诸暨市,途径直埠镇,与营业线铁路并行,桥梁全长602.16米。张黄特大桥全桥均临近营业线,起讫里程为DK52+904.395DK53+506.555(对应沪昆线里程K251+317.270K251+899.435,对应沪昆线接触网杆号为276号-296号),总计承台19个,桥墩17个,桥台2座,18孔32米简支箱梁。基础边与营业线铁路中心线间距1627m不等。此段既有线含路堤和路堑,其中0#13#(既有线里程K251+316.395K251+780.975)、长沙台(既有线里程K251+895.555)对应既有线为路堑,

9、14#17#(既有线里程K251+780.975K251+879.075)对应既有线为路堤;基坑开挖深度1.33.9m;全部为临近既有线C类施工。2、地质条件桥址所处地貌主要为丘陵及丘间谷底,两端桥台分别位于剥蚀丘陵半坡上。桥址区域内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黏土,桥址基岩为震旦系下统志棠组(Zlz)粉砂岩。桥址区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无特殊岩土分布,地表无大的河流通过。3、水文条件桥址区地表零星分布水塘,未见明显地表径流,以沟谷水为主,地下水较贫乏。4、气候环境工程沿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冰冻期短,春雨、梅雨比较明显,年平均气温161

10、8。夏季平均气温33.8,冬季平均气温3.6,最大风速20m/s,平均风速3m/s。5、与营业线的平面位置关系布置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实地调查,张黄特大桥全线为临近营业线施工,新线均位于沪昆上行线右侧,具体位置见附图1桥梁基础线与营业线位置关系、附表1张黄特大桥基础与营业线关系表。三、施工准备1、管线的调查根据前期调查,张黄特大桥14#墩-17#墩与既有线的铁路通信、信号电缆较近,施工前需在设备管理单位配合下将通信、信号电缆迁移(后有详细迁改方案)。2、技术准备施工前核对地质情况、原地面标高、线路资料等,经过测量班放样实地核实。依设计图纸及现场实地调查,张黄特大桥全线为临近营业线施工,新线均位于

11、沪昆上行线右侧,具体位置见附图1桥梁基础线与营业线位置关系、附件1张黄特大桥基础与营业线关系表。3、施工人员准备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施工现场设置1个架子队,下设钢筋、架子、模板、混凝土、木工、防护、机电等班组,各班组之间采用平行、流水、交叉作业施工,共组织76人施工。施工期间队伍拟投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如表1。工种张黄特大桥(邻近营业线)专职防护员2驻站联络员2现场安全员2领工员2技术人员2测量人员2实验人员1钻机司机6架子工8木工8钢筋工10混凝土工10电焊工3电工1机修工1吊车及罐车司机6普工104、机械准备根据工程施工需要,张黄特大桥临近营业线施工需要的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见表-2:表2主要机械

12、设备配置计划机械名称单位张黄特大桥(营业线路堤/路堑)汽车吊(QY25)辆1挖掘机(PC220)台1冲击钻台6打夯机(HW60)台1整体钢模(承台)套4整体钢模(墩柱)套4汽车泵辆1砼运输车(8m3)辆4四、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合同要求,张黄特大桥营业线计划开工日期为2011年2月15日、完成全部清场工作计划为2011年7月30日。详见表3:张黄特大桥临近营业线施工进度横道图项目名称工程量日期天数2011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施工准备/20111.1 2011.1.1515桩基163根2011.2.15 2011.5.2096承台18个2011.2.5 2011.5.25113墩柱16个2

13、011.2.15 2011.7.17154桥台2个2011.3.1 2011.3.2830场地清理/2011.7.17 2011.7.3014五、施工方法和工艺根据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14号文)规定,临近营业线桥涵基坑开挖的安全距离为:自基坑底边,按1:1.5向上推算出安全线,根据安全线与开挖边线的关系,确定开挖对营业线的影响程度。各参数如下:h1: 既有铁路路堤高度;h2:新建承台开挖深度;L1: 既有线路中心到承台边的距离;L2:接触网立柱外边到承台边的距离;L3:承台边到既有线中心的安全距离;1、当工作坑上口无接触网立柱时:工作坑安全距离L3

14、=(h1+h2)*1.5+5(路肩距离)+1(基坑内的工作距离);2、当工作坑上口有接触网立柱时;工作坑安全距离 L3=(h1+h2)*1.5+(L1-L2)+1(路肩距离)+1(基坑内的工作距离);3、当L1L3且h25m时可以放坡开挖,放坡开挖应根据地质条件确定放坡坡度和降排水措施;4、当L1L3且h2L3+5m时,一般情况下不按照临近既有线施工报路局审批,但仍然需要对基坑周围土体进行沉降观测。6、当L16.5m时,应制定可靠的专项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实际调查,张黄特大桥下部结构施工情况如下: 营业线为路堤,基坑开挖边线在安全线外侧; 营业线为路堑,基底均高于营业线路肩。图2: (1)当营业线为路堤,开挖边线在安全线外侧时,(最不利情况为14#墩,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