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车间班组重大危险源管理及应急管理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172258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车间班组重大危险源管理及应急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精编》车间班组重大危险源管理及应急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精编》车间班组重大危险源管理及应急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精编》车间班组重大危险源管理及应急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精编》车间班组重大危险源管理及应急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车间班组重大危险源管理及应急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车间班组重大危险源管理及应急管理(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至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师授课教案类别:企业车间班组负责人初训授课班级:地面班组长授课课程:车间班组重大危险源管理及应急管理开课时间: 2014年2月27日至2014 年3月7日总课时: 14学时使用教材企业班组长管理适用教材授课教师:芮群毅教 研 室:采矿通风教研室 安全培训教师授课计划表 教师姓名芮群毅性别男年龄42职称讲师所用教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材授课对象(初训)初训授课名称车间班组重大危险源管理及应急管理课程课时14授课时间2014年2月27日至2014 年3月7日授课方式多媒体安全培训教师岗位证书编号/专业:序 号主要章节、内容课时分配1第六章 车间

2、班组重大危险源管理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62第七章 车间班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43第八章车间班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24第十二章车间班组安全典型事故案例2上课次序1授课课时3授课章节名称第六章 车间班组重大危险源管理 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危险源辨识范围和步骤能力目标掌握危险源辨识范围和步骤教学要点教学重点危险源辨识范围和步骤教学难点辨识结果处理课型新授课、理论课安全教育安全理念宣贯教法与学法 (教具)多媒体、讲述和讨论、互动相结合主要教学步聚与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时间分配组织教学1、清点人数 2、强调课堂纪律3、简单介绍本节课主要内容 4、讲安全教育 从零开始 向零奋斗第六章 车间班组重大

3、危险源管理 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管理一、危险源辨识(一)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原则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原则是在辨识过程中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二)危险源辨识范围1原则性范围(1)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参观者、访问者及相关人员)的活动;(3)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包括内部设施和外界所提供的设施)。2辨识范围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应对以下方面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1)厂(场)址:从厂(场)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进行辨识。 (2)现场(车间班组)平面布置现状。 (3)建(构)筑物:结构

4、、防火、防爆、运输、通道、生产设施等。 (4)生产(施工)工艺过程。 (5)生产(施工)设备、装置、工器具,特别是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6)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毒有害作业。 (7)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救援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三)基本步骤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如图6-1所示。(四)危险源辨识信息的收集辨识初期应收集与车间班组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信息,进行作业划分、工作流程、设备、设施、人员等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如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作业流程,生产和作业活动清单,原材料的物质安全数据卡,机械设备清单,同行业组织出现的事故等。 (五)危险源分类的方法 危险源辨

5、识可参照GB 6441-19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引起事件(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等,按事故类别将危险因素分类后进行辨识和分析;另可依据GB/T 13861-1992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后,对其进行辨识和分析。 (六)危险源辨识方法 1) 基本分析法; 2)工作安全分析;3) 安全检查法; 4)预先危险分析;5)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资料以及询问、交谈等方法。(七)危险源辨识考虑的因素1、三种状态、 2三种时态(1)过去(如:已发生过的事件、事故); (2)现在(如:作业活动、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态); (3)将来(如:作业活动将发生变化、设备设施改进、新购等活动时的安全控制状态)

6、。 3七种类型 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和振动、高温作业、低温作业、辐射、其他危害因素。 (八)辨识结果处理1对辨识结果讲轩; 目前已开发出数十种评价方法,每种评价方法、原理均不尽相同,各有其特点和优缺点。原理、目标、应用条件、适用的评价对其评价方法的特征一般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1)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根据人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生产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评价,如安全检查表法。 (2)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利用系统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严重程度来评价。如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 通过评价,可得出危险源的风险级别。 2采取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7、,如表6-1所示。二、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管理的主要责任 1辨识与评估 (1)生产经营单位应依据有关国家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备、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2)生产经营单位应报请主管部门组织行业专家组或委托具有相应安全评价资质的中介机构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形成安全评估报告。 (3)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重大危险源的等级按照其危险程度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重大危险源每一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评估,二级重大危险源每二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评,三级、四级重大危险源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评估。 (4)生产经营单位和承担安全评估的中介机构其出具的全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及所作结论

8、负责。 2登记建档、备案与核销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登记建档的主要内容: (2)生产经营单位应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后15个工作日内,将重大危险源档案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当重大危险源相关信息发生改变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及时更新档案并上报备案。 (3)对已不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核销申请。3.安全管理 (1)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2)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以及矿山、建筑施工等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 援组

9、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3)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制定并及时完善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4)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重大危险源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综合应急演练或专项应急演练, 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现场处置应急演练。 (5)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涉及重大危险源的从业人员进行应急管理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6)生产经营单位应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后果及应急措施等信息告知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和人员。 (7)生产经营单

10、位应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8)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等级,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监控系统或安全监控设施,保证安全监控系统或监控设施有效运行,并落实监控责任。安全监控系统或安全监控设施应作为安全设施“三同时”验收的内容。 (9)生产经营单位应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的检测,并做好检测、检验记录。 (10)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有重大危险源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消除。 (1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所需资金的投入。所需资金在安全投入专项资金中单列。

11、小结: 对危险源辨识范围、辨识结果处理如何采取控制措施作业: 1、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重大危险源的等级按照其危险程度由高到低依次如何划分为积极;每级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评估?重点难点重点教学小结作业15分5分3030分10分上课次序2授课课时3授课章节名称第六章 车间班组重大危险源管理 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内容能力目标了解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的内容教学要点教学重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内容教学难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内容课型新授课、理论课安全教育安全理念宣贯教法与学法 (教具)多媒体、讲述和讨论、互动相结合主要教学步聚与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时间分配组织教学1、清点人数 2、强

12、调课堂纪律3、简单介绍本节课主要内容 4、讲安全教育 从零开始 向零奋斗第六章 车间班组重大危险源管理 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第二节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一、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对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作出了如下规定: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禁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住主体。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9)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组织整改。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10)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1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