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漏洞学用并举——逻辑推断专项训练(定稿 王一腾)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168701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辨识漏洞学用并举——逻辑推断专项训练(定稿 王一腾)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辨识漏洞学用并举——逻辑推断专项训练(定稿 王一腾)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辨识漏洞学用并举——逻辑推断专项训练(定稿 王一腾)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辨识漏洞学用并举——逻辑推断专项训练(定稿 王一腾)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辨识漏洞学用并举——逻辑推断专项训练(定稿 王一腾)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辨识漏洞学用并举——逻辑推断专项训练(定稿 王一腾)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辨识漏洞学用并举——逻辑推断专项训练(定稿 王一腾)精编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辨识漏洞 学用并举 逻辑推断专项训练 惠安一中王一腾 福建省部分高中学校高三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研讨会 高中语文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交流材料汇编 省教研室2017 11 28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 请参照 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高考之后 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 如果有机会 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 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 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 而有了浓厚的兴趣 必将取得好成绩 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 新题型 识真面犹抱琵琶半遮面识得庐山真面目 3 3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并举 促进语文

2、学科建设2017年高考语文返璞归真 加强了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 在题型设计上 除沿用成语使用 语病判别和语意连贯等题型之外 又增加了表达得体和逻辑推断等内容的测试 逻辑推断方面 在提供示例与支架的基础上 让考生在完成语用任务的过程中 实质上接受逻辑思维推断能力的考查 这样的调整 旨在引导考生养成规范 准确 连贯 得体的语言表达习惯 同时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思维逻辑的严密性结合起来 教育部考试中心 化人以语 育人以文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能力考查 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考查逻辑思维推断能力 1 2 镂金石工欲善事先利器锲而不舍镂金石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 请参照 的方式 说明另

3、外两处问题 5分 概念阐释推断 即根据事实或前提进行推理判断事实的因果关系 是由已知的判断 前提 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 结论 简而言之 所谓推断 推理 就是由前提推出结论的一种思维形式 思维图式 必备知识 事实 前提 事实 结论 推断 合乎逻辑 诗坛趣事 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 晚年在孤山隐居二十年 终生不娶 亦不仕 伴随梅花 白鹤度日 时人称之为 梅妻鹤子 卒谥和靖先生 到了明代 有一个姓林的年轻人 为提高自己身价 竟冒充自己是林逋的十世孙 前去求见当时名人陈嗣初 陈嗣初细想 当即赋诗一首 和靖当年不娶妻 如何后代有孙儿 想君自是闲花草 不是孤山梅树枝 年轻人听完后 自觉惭愧 狼狈逃跑了

4、 为什么年轻人听完诗后就逃跑了呢 原来诗的一二句隐含着这样的推理 和靖当年不娶妻 如何后代有孙儿 前提 如果一个人不娶妻生子 那就不会有后代子孙和靖没娶妻生子结论 所以 和靖哪会有后代子孙 生活中常用 如果 那么 就 若 则 只要 就 等来表示充分条件 前提 只有一个人娶妻生子 才会有后代子孙和靖没娶妻生子结论 所以 和靖不会有后代子孙 生活中常用 只有 才 不 不 除非 否则 等来表示必要条件 1 2 生活中常用 如果 那么 就 若 则 只要 就 等来表示充分条件 生活中常用 只有 才 不 不 除非 否则 等来表示必要条件 1 A 下雨 B 地湿 2 A 烧柴 B 会产生二氧化碳 解析 A都

5、是B的充分条件 其一 A必然导致B 其二 A不是B发生必需的 在例子中 往地上泼水地就湿了 燃烧石油也会产生二氧化碳 1 如果下雨 那么地会湿 只要下雨 地就会湿 2 如果烧柴 那么会产生二氧化碳 只要烧柴 就会产生二氧化碳 生活中常用 如果 那么 就 若 则 只要 就 等来表示充分条件 生活中常用 只有 才 不 不 除非 否则 等来表示必要条件 1 A 认识26个字母 B 能看懂英文 2 A 看过京剧 B 能体会到京剧的美 解析 A都是B的必要条件 其一 A是B发生必需的 其二 A不必然导致B 在例子中 认识了26个字母不一定就能看懂英文 看过京剧未必能体会到京剧的美 这说明A不必然导致B

6、1 只有认识26个字母 才能看懂英文 不认识26个字母 不能看懂英文 2 只有看过京剧 才能体会到京剧的美 不看京剧 不能体会到京剧的美 生活中常用 如果 那么 就 若 则 只要 就 等来表示充分条件 生活中常用 只有 才 不 不 除非 否则 等来表示必要条件 举例 1 A 三角形等边 B 三角形等角 2 A 某人触犯了刑律 B 应当依照刑法对他处以刑罚 解析 A都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 其一 A必然导致B 其二 A是B发生必需的 在例子中 满足A 必然B 不满足A 必然不B 1 三角形只要等边 就等角 强调充分性 2 只有某人触犯了刑律 才应当依照刑法对他处以刑罚 强调必要性 古代诗词名言 不入

7、虎穴 不得虎子 有志者事竟成 留得青山在 不愁没柴烧 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一时风平浪静 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 古代诗词名言 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无以规矩 不成方圆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 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古代诗词名言 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 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 充要条件 注 我们以现代的意识来审视古代诗词名言的逻辑关系 应以其意涵为本加以判断 当然思维也不能固化或僵化 亦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前提小东的爸爸是大学毕业生小东的妈妈是大学毕业生结论所以 小东一定能考上大学 逻辑漏洞 这个推理不符合逻辑 小东能不能考上大学与

8、他爸爸妈妈是不是大学毕业生没有必然关系 结论不是必然的 而应是或然的 因为小东的爸爸妈妈是大学毕业生 所以 小东一定能考上大学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 请参照 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高考之后 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 如果有机会 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 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 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 而有了浓厚的兴趣 必将取得好成绩 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示例 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病例 因为 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 强烈的 好奇心 辨识漏洞 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学了文科或理科同样也能激发好奇心 也就是说 学了工科不是激

9、发好奇心的唯一条件或必要条件 因此这一推断不合乎逻辑 事理分析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 请参考 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云南的 思茅市 改成 普洱市 四川的 南坪县 更名为 九寨沟县 后 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可见 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 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 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 因此 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 云南的 思茅市 更名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四川的 南坪县 更名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可见 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的发展

10、前提 云南的 思茅市 更名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四川的 南坪县 更名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结论 可见 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的发展 逻辑漏洞 这个推理不符合逻辑 更名与城市的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 结论不是必然的 而应是或然的 课堂训练工欲善事先利器锲而不舍镂金石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 请参照 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高考之后 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 如果有机会 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 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 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 而有了浓厚的兴趣 必将取得好成绩 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1 不是有兴趣

11、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 请参考 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云南的 思茅市 改成 普洱市 四川的 南坪县 更名为 九寨沟县 后 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可见 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 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 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 因此 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2 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躬思行绝知此事躬思行喜看稻菽千重浪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 15 填入下面文

12、段空白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我们曾说 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 不要依赖译文 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 其实 肯动脑筋 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 只要译文不是太差 看着译文也无妨 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 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考点解析 正确使用词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 新题型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 请参照 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高考之后 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 如果有机会 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 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 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 而

13、有了浓厚的兴趣 必将取得好成绩 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考点解析 语言表达准确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考查逻辑思维推断能力 在提供示例与支架的基础上 让考生辨识具体语段句间的逻辑漏洞 并加以说明 以完成语用任务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 新题型 全国三套试卷中的三道试题并不难 学生不需要了解太多的逻辑术语 就能发现错误所在 这种错误在日常生活 学习和工作中屡见不鲜 常常被认为是表达的不严谨 或词语使用的不妥帖 其实背后隐藏的是逻辑漏洞 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考查来说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新题型的使用仅是一个开始 而对于思维品质考查来说 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仅是一个开始 赵静宇 高考语文新题型的使用与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以2017年高考语文 卷为例的探讨 逻辑推断题 思维导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