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145382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4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精编》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精编》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精编》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精编》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框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第一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通过提供存款 贷款 汇兑等金融服务 承担相应的风险来获取收益 银行所面临的风险 系统风险指与系统因素相关的资产价值变化风险 这种风险不能通过不同的资产组合来分散包括 利率风险 购买力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指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抵消的风险包括 信用风险 流动性风险 操作风险 法律风险 利率风险 利率变化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 使其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 或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 从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例如 投资于固定利率的金融工具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 可能导致其价格下跌的风险

2、1980年代中期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第一系统银行 Firstbanksystem inc ofMinneapolis 预测未来的利率水平将会下跌 于是便购买了大量政府债券 1986年 利率水平如期下跌 从而带来不少的账面收益 但不幸的是 1987年和1988年利率水平却不断上扬 债券价格下跌 导致该行的损失高达5亿美元 最终不得不卖掉其总部大楼 购买力风险也称通货膨胀风险如年利率3 通货膨胀率5 即实际利率为负 当人们持有100元人民币时 年终价值103元 但若持有100元的商品 年终价格为105元 即年初的100块可以买到的商品到了年终却买不到了 这就是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或者货币在对内贬值

3、信用交易 一方基于另一方未来偿还的承诺 而向其提供资金 货物或服务的行为 信用风险 信用交易基础上 当事人未能履约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一 存款业务中信用风险的管理对于银行来讲 存款业务中主要风险是挤兑风险 或称流动性风险 存款人对银行稳定性的怀疑而集体挤兑 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出现重大问题 即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 一 流动性风险的成因一般情况下的信用风险与流动性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造成流动性缺口 借短贷长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由各种存款和其他借入资金构成 其中大部分存款和借入资金是短期的 但银行的资金运用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中长期贷款 换而言之 大量的短期负债资金被投放于成熟期较长的贷款或其他投

4、资 突发性因素导致存款大量流失在非正常状态下突发性存款大量流失所引起的流动性风险 这是一种非系统风险 突发性存款流失原因 债权人突然担心该银行的偿付能力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的支付危机引起的波及整个银行业的 传染效应 其他原因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客户提现的需求的叠加客户投资偏好的变化 二 存款业务中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流动性风险是致命的风险 持续的挤兑最终可能导致银行倒闭 表 2007年以来几次重大的银行挤兑风波 主要途径 在资产负债表中 存储 流动性 资产管理保留一定的现金资产和信誉好 流动性强 易变现的证券 如短期国债等 当需要流动性时就出售这些证券在金融市场购买流动性 负债管理在金融市场拆借资金

5、 发行存款证 发行票据 发行证券等来筹措资金 弥补流动性不足通过风险防范保留核心存款 客户管理培育银行的忠诚客户 维持相对稳定的存款 较小的银行或欠发达市场的银行多依赖资产管理原因 货币市场发展不健全自身信用能力不足操作 资产与负债匹配保持一定量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选择交易活跃 变现能力强金融投资产品 市场份额较大的银行倾向于负债管理 少持有流动性较高但收益较低的资产原因 金融市场发达银行信誉高 融资能力强操作 通过金融市场融资 扩大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 合理安排融资规模 融资时间和偿债能力 二一一年十月十七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试行 征求意见稿

6、 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一 现金流管理 二 流动性风险识别 计量和监测 三 流动性风险限额 四 负债和融资管理 五 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 六 压力测试 七 应急计划 八 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管理 九 跨机构 跨境以及重要币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十 对影响流动性风险的潜在因素 以及其他类别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进行持续监测和分析 二 贷款业务中信用风险的管理所谓信贷风险 即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中 由于各种事先无法准确预料的因素影响 使银行贷款资金遭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 主要表现 贷款到期无法收回贷款贬值 一 信贷风险的成因1 政府信用与银行信贷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对信贷资金投向和投量的掌握仍在

7、很大程度上受政府的左右 政府严重干涉了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 一 信贷风险的成因2 企业信用与银行信贷风险企业大部分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转变而来 缺乏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对资金运用较少考虑效益和风险 造成资源低效使用和浪费 是短期贷款长期化 长期贷款固定化 企业亏损以赖账的方式转嫁给银行 形成信贷风险 并通过重组和改制 进行逃债和废债 一 信贷风险的成因3 银行内部控制与银行信贷风险目前银行贷款管理制度不完善 业务操作不贵发 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部分信贷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责任心不强 使银行贷款质量下降 风险增加 一 信贷风险的成因4 信用法规的不健全与银行信贷风险当前我国的法律制度

8、不健全 尤其是关于信用的法律几乎是一片空白 使得信用管理缺乏必要的基础和保障 众多的失信行为不能被完整的记录在案 二 信贷风险的管理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运用适当的方法和对策 对信贷管理活动中的各种贷款风险进行识别 衡量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控制风险损失的发生 保证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控制信贷风险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和目的 控制信贷风险的对策主要分为如下两大类 风险控制对策对贷款风险进行回避 转嫁或分散等风险发生前的控制对策 它是预防或减少风险发生风险财务处理对策指风险自留 保留和补偿风险损失准备等 它是风险损失发生后的财务处理和经济补偿对策 手段一 风险回避指银行因发现从事某种经营活动可能带来风

9、险损失 有意识地采取回避措施 即 对项目进行选择性惜贷 在回避风险的同时 也会减少银行收益 具体包括 1 资产结构短期化2 投资时避重就轻3 币种选择 收硬付软 借软贷硬 4 扬长避短进行债务互换 资产结构短期化降低各种资产的平均期限和提高短期资产的比重资产结构的短期化既有利于增强流通以应付信用风险 也有利于利用利率敏感性来调整资产负债或利率定价来处理市场风险 短期化策略避免了长期性资产所特有的一系列风险 避重就轻的投资选择原则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进行权衡时 要注重变异系数所显示的风险大小 选择风险小的项目 避免风险过大的投资 标准差 均值 收硬付软 借软贷硬的币种选择原则对将要收入或构成

10、债权的项目选用货币值稳定趋升的 硬 货币 对将要支付或构成债务的项目选用币值明显趋跌的 软 货币 扬长避短 趋利避害的债务互换策略指两个或多个债务人运用各自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相对优势 通过金融机构的中介 互相交换所借债务的货币种类或债务利息率的种类和水准 以弥补各自在市场上直接筹借这类货币或利息率的相对劣势 这种互相取长补短 各得其所的交易方式成为债务互换例子 可以参考 债务互换的基本类型及做法 程怀月 手段二 风险分散 风险组合 对于资产 分散风险的途径为 保持资产结构多样化 选择相关系数较小的资产进行搭配具体包括 扩大资产投放对象均衡资产分布的数量调整资产性质分布结构采取银团贷款 扩大资产

11、投放的对象扩大资产投放的对象 就是指在资产总额一定的情况下 尽量把资产投向更多的债务人 对于贷款来说 主要是贷给更多的借款人在资产总额一定和债务人数一定的情况下 银行为了有效降低全部贷款的风险水平 应把贷款分散在众多的 独立的行业和产品上 长江集团 长江实业 和记黄埔 长江基建 香港电灯 TOM COM 长江生命科技 物业发展 货柜码头 零售与制造 电讯与电子商务 控股 物业发展与投资 地产代理 楼宇管理 控股 运输 能源 基建材料 基建工程 发电及电力供应 互联网信息 户外媒体 印刷 内容供应 电子商贸 生物科技产品的研发商品化市场销售 长江集团各成员核心业务 均衡资产分布的数量均衡资产分布

12、的数量 就是指在资产总额和债务人数数目一定的情况下 使银行资产在各债务人之间的分布均等化 避免银行资产过多地集中到少数债务人身上 为此 银行必须控制大额贷款的发放 增加小额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重 使银行在借款人数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大额贷款损失的风险 调整资产性质分布结构由于 短期性贷款和短期性投资的风险较小 长期性贷款和长期性投资的风险较大 因此 银行根据自身一定时期内承担风险的能力 通过对短期性资产和长期性资产的合理搭配 可调整一定时期内的资产风险损失率 采取银团贷款的方式银团贷款是由一家或几家银行牵头 多家银行受理贷款 按照商定的条件向某一特定借款人提供大额贷款的贷款方式可以使贷款风险由几家

13、银行共同承担 能够分散贷款风险的目的 手段三 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有全额转移和部分转移之分 全额转移就是将银行承担的某一项风险全部转嫁给第三人 部分转移则是银行将其承担的某一项风险部分自留 其余部分转嫁给第三人的做法 部分转移涉及银行如何确定风险自留额的问题 可用风险决策的方法来决定 风险转移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担保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浮动利率贷款和浮动利率票据 1 担保确保特定的债权人实现债权 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财产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制度 例如 甲向银行借款 乙为甲提供担保 保证在规定期内甲履行还款义务 一旦甲不履行义务时 乙予以履行信用风险转移给担保人 但银行转移风险的同时 又

14、承担了担保人信用风险 2 贷款证券化银行将一组贷款项目转让给某些专业金融机构 而这些机构则通过改造发行长期或短期证券来获得接受这些贷款的资金 上述贷款基础上的证券称为 转让所有权 证券借款者按这笔抵押贷款的分散付款额 提前偿还利息和按期利息支付等款项付给新证券的持有人具体的操作可以参考 贷款证券化的含义 在word参考文献中 2 贷款证券化通过贷款证券化 把原来缺乏流动性 非标准化 非市场化的 只能成为放款银行的一份资产记录的贷款变成了具有市场流动性的证券放款银行原来要承担全部的信用风险 现在却可以通过这种新证券市场转移出去 3 贷款出售商业银行在贷款形成之后 将贷款债权出售给第三方 重新获得

15、资金来源并获取手续费收入贷款出售与贷款证券化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贷款出售只是将贷款的全部或一部分所有权从发起银行转移出去 贷款资产本身不发生任何实质性变化 而贷款证券化则将贷款组合转变为可在资本市场上买卖的证券 创造出了新的投资工具 资产性质发生了变化 4 浮动利率贷款和浮动利率票据浮动利率贷款在整个借款期内利率随市场利率或法定利率等变动定期调整的贷款 调整周期和利率调整基准的选择 由借贷双方在借款时议定 浮动利率贷款把贷款期间市场利率上升的风险转嫁给借款人 但同时也丧失了市场利率下降时仍获得原利率水平利息的机会 4 浮动利率贷款和浮动利率票据浮动利率票据以浮动利率贷款为基础发行的有价证券 发行者

16、一般是银行 此票据兼具贷款市场化和浮动利率转移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好处 手段四 风险补偿指银行利用资本 利润 抵押品拍卖收入等形式的资金补偿在某种风险上遭受的资产损失 风险补偿传统上用于银行放款的坏账 呆账的抵补 主要方法有抵押贷款金融产品定价提取准备金 抵押贷款以借款客户的全部或部分资产作为抵押品的放款 当借款人不能按照抵押贷款合同如期履约偿付贷款本息时 银行有权接管 占有抵押品并且在进一步的延期 催收均无效时 有权拍卖抵押品 以拍卖收益弥补银行的呆坏账损失 金融产品定价主要是贷款定价 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原则主要是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对于一些大公司 银行认为其信誉卓著而给予利率优惠 其他的中小型企业却因其信誉平平而必须负担较高的利息负担 提取准备金呆账准备金呆账 已过偿付期限 经催讨尚不能收回 长期处于呆滞状态 有可能成为坏账的应收款项从营业收入 利润 资本中提取一定数额的呆账准备金 用来抵补和冲销银行放款等呆坏账损失提取过多影响利润水平 提取过少又不能满足风险损失的补偿 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 依据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金率按期向中央银行缴存超额准备金 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头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