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策划书-武汉大学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304723 上传时间:2017-10-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7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期实践策划书-武汉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暑期实践策划书-武汉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暑期实践策划书-武汉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暑期实践策划书-武汉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暑期实践策划书-武汉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暑期实践策划书-武汉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期实践策划书-武汉大学(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暑期实践策划书实践地名称: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实践小组成员:罗 茜 施 诗 黄 丹程 瑶 黄珊珊指导老师: 葛丰目录一. 实践地简介二. 研究课题背景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四. 课题已有成果纲要五. 预期成果六. 队员简介、具体分工及联系方式七. 暑期实践行程安排八. 经费预算九. 立项登记表十.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纪律责任书十一. 指导老师推荐函十二. 实践地接收证明研究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及教育状况调查研究一.实践地简介: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是当年红军战斗过的老革命根据地,地处四川北部,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国道 212 线横贯县城,距广元126 公里。幅员面积 2300 多平方公里,辖

2、39 个乡镇、735 个行政村,总人口 76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66 万人。农业资源概况:年产粮食 3.75 亿公斤,油料 2000 万公斤,年出栏生猪 110 万头、肉牛 25 万头、肉羊 5 万只,存栏毛兔 369 万只、小家禽 800 万只,猪羊肉产量 9.8 万吨,居全国第 42 位。雪梨 680 万株 15 万亩、产量 80000 吨,猕猴桃 560 万株 8 万亩、产量 13000 吨,桔柚橙 10万亩、35000 吨。现有桑树 2600 万株,全年养蚕 14309 张,生产蚕茧约 50 万 kg。栽植木本药材 6200 万亩,盛产杜仲、黄柏、沙参、川芎、黄莲等优质药材,年产沙参

3、 7000 吨。苍溪是全国产粮大县、商品粮基地县、产肉百强大县、猕猴桃基地县、全省中药材基地县、毛兔大县、享誉中外的雪梨之乡。矿产资源概况:北部九龙山天然气储量达 30 亿 m3,已输送到县城和部分乡镇,嘉陵江苍溪段沿岸沙金储量丰富。水利资源概况:苍溪县水利资源丰富,嘉陵江、东河纵贯南北,180 条溪沟遍布全境,天然水域 5668 公顷,水能理论蕴藏量 109.86 万千瓦,可开发量 101.8 万千瓦,已开发 1.07 万千瓦。全县建有水利工程 9203处,其中中型水库 3 座,小()型水库 17 座,小()型水库134 座,山平塘 8569 口,宜渔水面 2303 公顷。嘉陵江上唯一的一个

4、龙头梯级亭子口电站,装机容量 80 万千瓦,年发电量 32 亿度,立项争取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装机 6.6 万千瓦的嘉陵江苍溪航电枢纽工程正在进行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东河流域梯级电站,装机 6.2 万千瓦,一级犁苑电站已于 2004 年 11 月 8 日开工,2005 年底将运行发电,其余 25 级电站将于 2005、2006 年相继开工,2008 年底完成整体开发。旅游资源概况:为缅怀红军将士的英勇业绩,纪念红军胜利渡江,苍溪人民将塔子山下的渡口命名为“红军渡” ,如今已成为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0 年红军渡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1987 年红军渡标志铜质塑群像落成,徐向前元帅亲笔提写“红军渡” ;2001 年红军渡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3 年苍溪县委、县政府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红军渡风景区;2005 年红军渡风景区被列入全国 1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由北大和清华的专家设计的中国“雪梨博览园” 在雪梨之乡苍溪县建成。3 月 18 日,第四届“中国.苍溪梨花节 ”在该县举办,而作为梨花节重要内容之一的“ 中国特色旅游文化节 .川北分会场乡村旅游”启动大会就在“ 雪梨博览园 ”举行。教育资源概况:该县教育水平并不发达,全县有各类学校 454 所,其中初中以上学校 54 所,高中

6、及职高以上学校 8 所,年在校学生 12.27 万人,其中初中以上在校生 5.07 万人,年均初、高中毕业生 1.69 万人,除1.3 万人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外,0.39 万人回乡或外出务工。该县及周边地区尚无一所普通高校,当地高中毕业生若想继续读书,只能去遥远的外省。二.研究课题背景:苍溪县输出劳动力比例大。全县有劳动力 45 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 0.6 万人。现有劳动力中,男性为 22.71 万人,女性为 22.39 万人。输出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 39.1%,为 17.6 万人,其中男性10.92 万人,女性 6.68 万人;年龄在 17-25 岁的 6.16 万人,25-30 岁

7、的 3.52 万人,30-35 岁的 3.59 万人,35-45 岁的 4.33 万人;高中文化的占 2.75 万人,初中文化的为 6.19 万人,初中以下文化的为 8.66万人。该县劳务输出遍及国内外。全县在外务工人员累计达 16 万人以上,遍及全国各地及 10 多个国家。其中,有组织输出 6 万多人。该县先后被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铁道部隧道工程局、新疆建工集团等部门和单位确认为“劳务基地县” 。如此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如此大的劳务输出比例,造成苍溪县“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产生。与普通的在父母身边成长起来的儿童相比, “留守儿童”在心理及教育状况上有着诸多的不同:一. 感受不到来自父母

8、的关爱和亲情。由于贫困, “留守儿童” 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开了他们。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和外出的父母通过电话联系,但联系非常有限。三成以上的留守孩子与父母联系的间隔在一个月以上,一半以上的留守孩子和父母通话时间在 3 分钟之内。年幼的没他们对于父母的印象仅仅是每月收到的远方来的汇款单据和每年春节才能回家过年的“陌生人” 。二. 留守儿童的教养可分为三种形式:单亲教育、寄养教育和隔代教育。这三种教育方式都存在不足:单亲教育会导致缺乏母爱或父亲关怀,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寄养教育的儿童,往往产生寄人篱下之感,情感缺乏交流,常常没有心理归属感和安全感;隔代教育由于祖父辈文化程度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教

9、育方法不当,造成排斥、懦弱、冷漠等不良行为。三. “留守儿童”心理上早熟而又脆弱。他们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辛酸和物质匮乏的压力。可是由于缺少父母的爱护,他们往往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家庭不完整的情绪倾向,他们普遍存在孤僻、胆小等性格特点,容易出现偏执、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征,并且诱发一些心理和情感问题。而长期处在老人的溺爱下的隔代教育的儿童,他们心理承受力比较差,遇到不如意的事,自我调整力较弱,比其他儿童更容易受伤和哭泣。四. 部分进城务工的父母认为在情感上对子女有所亏欠,通过金钱方式弥补,使留守儿童染上不良习气,使他们出现任性、暴躁、极端等缺陷性格,导致“留守儿童” 在家庭中缺少安全感或归属感,

10、甚至讨厌自己的父母,进一步可能形成反社会的人格。五. “留守儿童 ”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侵害。由于大多数主要劳动力外出,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趁机对“留守儿童” 家庭实施不法侵害。 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六. 除了这些来自外部的伤害之外,部分“留守儿童” 还面临着另一种“危险”离家出走。他们的父母都在城里打工,再加上城市生活的诱惑,他们中的一些人会选择离家出走的危险方式。七. 父母出外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恐怕连这些家长自己都没有料

11、到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开始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 部分“ 留守儿童 ”已经陷入一种新的 “读书无用论”,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涣散。多数“留守儿童” 较少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器重,而监护人一般又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不少“留守儿童” 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是自暴自弃,陷入恶性循环。三.研究目的及意义:目的:一一了解并分析“留守儿童”的特殊生存状态,并深入研究此种环境对儿童成长造成的影响。一一归纳“留守儿童”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并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为留守儿童问题重新归位。一一对监护人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并

12、纠正监护人的教育观念不当的一些方面。一一在学校教育中,研究能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向上的科学的教育实践的方式。一一对比当地资源状况,寻求当地创造农村劳动力在家庭附近就业的机会的方式和途径。意义: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工群体,这也势必产生同样大规模的“ 留守儿童” 群体。据调查,我国有 1.2 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由此产生了近 2000 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其中14 岁以下的占 86.5。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多达 2000 万,数字不可谓不惊人,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表面上看,这是留守孩子家庭环节的缺失,实际上则是“ 三农” 问题的另一种显象。2000 万留守儿童不能成为盲区,否则贻患

13、无穷。但改变这种现状不能“头疼医头 ”,从解决 “三农”问题中的顽症入手,让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起来,农民增收的幅度更大一点,才是真正的“ 釜底抽薪 ”;同时要适当开放户籍,并想法解决民工子女进城入学难的情况,各方措施都紧跟过来,留守儿童的盲区就会被填补,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对我们提倡的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有力的推进。儿童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强调“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盛则国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强于地球则国强于地球。”因此,让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成为教育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新资源,让留守儿童在留守的情况下也

14、能和其它儿童一样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心理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期待解决的问题,也已经为更多的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所关注。我们武汉大学的青年大学生需要在实践中了解农业,了解农村,了解农民,那么“留守儿童”问题就是一个回避不了的课题。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在于呼吁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知识分子关注“三农”,每个人的研究成果可能只是一点点,但若加到一起,一定能找出真正的出路与方法,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四课题已有成果纲要1. 2005 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留守儿童”课题组对陕西、宁夏、河北和北京 10 个村子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成果关注留守儿童一书由社会科学文献

15、出版社出版。调查显示,有四成留守儿童不知道外出的父母出去干些什么工作。该调查组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叶敬忠教授认为,这说明目前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较少,他们中的很多人对父母在外的情况了解得较少。家长不告诉孩子工作情况,一方面因为他们的工作经常变动,而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干的工作不体面或者有危险,他们不想让孩子过多地担心自己,同时也希望能够保持住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2. 2005 年 8 月,共青团湖南省委发起了一次对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该调查由团省委书记吴奇修牵头组成课题组,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了湘北、湘中、湘南、湘西的 8 个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16、县(市)的 16 个乡镇,对“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访问,并对部分监护人和学校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再加上经济条件差、生活环境不好等方面的影响,“留守儿童”承受着几倍于同龄人的心理压力。他们普遍存在孤僻、胆小等性格特点,容易出现偏执、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征,并且诱发一些心理和情感问题。调查报告认为, “留守儿童” 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生活中有了委屈却没有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久而久之,其人格表现或是攻击性较强,或是偏向抑郁。3. 2006 年 3 月,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案第 1996 号,敬一丹、丁凤英等 24 人提交关于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成长保障制度的提案 ,指出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建议全国人大在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时,在家庭保护一章里明确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增加“未成年人监护人委托制度”,落实儿童的监护责任主体,并重视其教育和管理问题,从法律上保障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