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3303770 上传时间:2017-10-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7年)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923 题。(15 分)江南陶公柳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江南陶公柳率先从严冬中苏醒过来,最早报送春的信息。江南陶公柳,生长在鄂州城区环洋澜湖畔,宛如一条柔媚的绸带缠绕在几千米的长堤上。早春时节,柳芽初萌,星星点点散落在大小树枝上,嫩芽在蒙蒙细雨里舒展,弥漫着别样的柔情;初生的柳叶,色泽嫩黄,渐变渐浓,变成翠绿色;柳叶细长,犹如美人的秀眉;柳条轻拂,表达出绵绵的情意。 漫步在陶公柳林间,沉醉在圣洁的山水中,我仿佛看到晋武昌(今鄂州)太守陶侃正向我们款步走来。他虽身居高位,但决不居功自傲、养尊处优,始终克勤克俭,以爱民和清廉流芳后世。他在征战生涯的 41年中,有

2、 30年是在鄂州度过的。在鄂州期间,他曾带领官吏和百姓植树造林,在武昌城四周广植柳树。“陶公柳”、“武昌柳之名由此而来。唐代诗人钱起在晚泊武昌中云:“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孟浩然在溯江至武昌中云:“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千百年来,陶公柳经南北隋唐之风,沐宋元明清之雨,绿染千年古城,焕发人文光芒。陶公柳,是坚韧的树木。它适应力强,不怕严寒酷热,不畏水涝干旱,即使被害虫咬光叶子,被烈焰烧焦树冠,甚至被雷电拦腰劈断,只要春风一吹,那深埋于地下的根须,便破土发芽。初春之际,冰冻刚解,春寒料峭,它顽强地吐露出芽苞,率先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 陶

3、公柳,是宽容的树木。在一棵棵、一排排陶公柳下,有草坪、月季、小黄杨等,它们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共同抗击严寒酷暑。 陶公柳,是质朴的树木。它没有松柏之风、翠竹之节,也不像腊梅暗香浮动、牡丹婀娜娇艳。它质朴无华,恬静淡泊,不事张扬,默默奉献。它浑身是宝:枝条可制成柳篮、柳筐和柳箱等,树干可加工成桌、椅、床、柜等家具,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叶、茎、皮、根皆可入药,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它可以净化空气,绿化环境,使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具有良好的环保价值。陶公柳,本是一种很普通的大众树木,但它早已融合到中华历史文化之中,历尽千年沧桑却依然美丽。陶公柳是鄂州的象征,我爱江南的陶公柳。(选文有改动)19、简述“

4、陶公柳”这个名称的来历。(3 分)答: 20、文章第段引用古人吟咏“陶公柳”的诗句有什么作用?答: 221、“陶公柳”具有怎样的品格?请简要概括。(3 分)答: 22、请你从语言方面对文章第段进行简要赏析。(3 分)答: 2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四、 19、晋代陶侃在武昌(今鄂州)期间带领官吏和百姓广植柳树,人们为了缅怀(纪念)他, 把他所种的柳树称为陶公柳。20、印证“陶公柳”“武昌柳”的名称由来已久;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赞美了 (“武昌柳”)的风姿,表达了对陶公的怀念之情。21、陶公柳具有坚韧、宽容和质朴的品格。22、示例: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

5、绘了早春陶公柳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陶公柳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23、表达了作者对陶公柳的赞颂和热爱的思想感情。(08 年)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923 题。(16 分)小扇轻摇的时光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回乡下住几天。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年都少不了要在地里种一些。待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在地里静静地躺着,十分诱人,专等我回家来吃。天气炎热,我懒在空调间里怕出来,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母亲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你再不回来,那些瓜果都要熟得烂掉了。 ”再没有懒下去的理由了。于是带着儿子,顶着烈日,坐了几

6、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村里的人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远远地就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了?”我笑着答应。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真孝顺,一点不忘本 ”我心里涌满羞愧。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啊,只是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看,就被村里人夸成孝顺了。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地把瓜摘下来,放在井里面冰着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梨瓜和香瓜。母亲又把家里唯一的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他吹风。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母亲兴奋地说:“地里面结得多着呢,你多呆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 ”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 ”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

7、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 母亲诧异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儿子不屑了,说:“大电扇算什么?我家有空调。你看你家连卫生间还没有呢。 ”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笑:“妈,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3的。 ”母亲没再说什么,走进厨房,去给我们忙好吃的了。晚饭后,母亲把邢台大电扇搬到我屋里,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里热坏了。 ”我笑笑,执意要坐在外面纳凉。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 。她忙不迭地搬了躺椅到外面。我仰面躺下,望着天空,手上拿一把母亲递过来的蒲扇,慢慢摇着。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皎

8、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小院。恍惚间,月下有个小女孩儿,手拿小扇儿,追扑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母亲在一旁开心地说着话,唠唠叨叨的,都是些让她怀恋的旧时光。母亲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月色如水,我放松的心似水中的一根柔柔的水草,迷迷糊糊地就睡过去了。母亲的话突然喃喃地在耳边响起:“冬英你还记得不?就是那个跟男人打赌,一顿能吃二十个包子的冬英。 ”“记得,长得粗眉大眼的,干起活儿来,大男人也赶不上她。 ”“她死了。 ”母亲语调忧伤地说, “早上还好好的,还吃两大碗粥呢。准备去地里锄草的,还没走到地里呢,突然倒下,就没气了。 ”“人啊!”母亲叹一声。“人啊!”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这样小扇轻摇

9、,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能有几回呢? 暗地里打算好了:明天,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天,好好把握这小扇轻摇的时光。19 说说选文标题“小扇轻摇的时光”具体指什么时光 ? (4 分)答: 20 你对选文中加波浪线句子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 (2 分)答: 21 选文中加横线部分是什么描写?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3 分)答: 22 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3 分) 。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答: 23 选文中叙写冬英这一人物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4 分 j答:四、19 一是指充满天真快乐的童年时光,一是指与母亲相守的美好时光。20 母亲对

10、“我”执意到外面纳凉去主动陪伴她的举动感到意外和欣喜。21 景物(环境 )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静的气氛烘托出“我”轻松闲适的心情。22 “贪婪” 、 “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瓜果的喜爱;“心满意足”突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23 示例一:不能删去;正是这一人物使“我”转变了第二天就回城的想法,引发了“我”对人生苦短的思考,提醒“我”要珍惜与母亲相守的时光。示例二:可以删去:删去后不影响情节的完整;冬英的故事令人伤感,冲淡了全文营造的美好温馨的4氛围。(09 年)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9-23题。(15分)昙花终于怒放我爱昙花。三年前的

11、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亩,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

12、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

13、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罢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我爱昙花。(选文有改动)5链接材料:昙花,常绿灌木,主枝圆筒状,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没有叶片,花大,白色,在分枝边缘上,多在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供观赏。原产于墨西哥。19在下面方框内,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3分)20.简要分析选文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14、21选文第段和链接材料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22.选文第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3.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四、19有点心急 心情淡然 欢喜欲狂 20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将昙花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21第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链接材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22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23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10年)四、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 1923 题。 (16 分)最美的善举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 讨厌 3 号床那个陪床的男人。男人姓苏,四十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 “络腮胡子 ”大大咧咧的, 说话时声带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非常爱吃肉,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