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历史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031259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5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历史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历史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历史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历史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历史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历史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历史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历史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1.周天子授士授民给诸侯叫“建国”,诸侯授士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这一背景下,士、庶民把自己的宗族称之为“家”,效忠于“家”。这表明分封制A. 有利于宗法制的强化B. 为地方分裂割据埋下伏笔C. 促进了民众的国家认同D. 扩大了“家天下”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封制与宗法制结合,虽然诸侯小宗服从天子大宗,但是对于士,庶民等而言,只知效忠“家”,不知效忠“国”,形成有“家”无“国”的离心力,为诸侯割据以及大夫篡国创造了条件,故本题答案

2、选B项;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旨在强调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分裂割据,CD两项与材料主旨相悖逆,排除。2.有人总结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东汉末年曹操擅权,唐代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周赵匡胤“黄袍加身”,明代朱棣“靖难之役”等现象为权大欺主定律。权大欺主定律形成的根源在于A. 权臣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B. 专制主义皇权的高度集中C. 皇帝年幼导致了大权旁落D. 地方割据威胁了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专制主义制度之下,皇权高度集中,大臣等人权力的大小都来源于皇帝。当皇帝给予高度信任时,就有可能使出现某些人权力的膨胀,因此出现了权大欺主的现象,所以其根源是专制主义皇权的高度集中

3、,B项正确;AC都是具体的原因,而不是根源,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权大欺主,D项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点睛】本题主要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皇权高度集中所带来的影响。3.下表为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据此可知唐代类别士族小姓寒族人数总计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进士58971.010913.113215.9830明经816331814.02922.7128制科8865.7107.43626.9134A. 进士科的录取比例最高B. 门第仍是录取的依据C. 士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D. 士族进一步垄断仕途【答案】C【解析】【详解】从表格数据看,士族通过科举考试做官的人数

4、占较大比重,说明士族改变了依靠门第出身为官的旧观念,也能通过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即士族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故答案为C。进士科的录取比例最高不能反映实质问题,A错误。科举考试根据成绩确定结果,材料不能反映门第仍是录取的依据,B错误。士族进一步垄断仕途说法绝对,D错误。4.文献通考对古代农业生产有过如下一段描述:圩田、湖田多起于(北宋)政和以来大概今之田昔之水,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耕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这说明A. 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B. 古人对过度开发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反思C.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开发D. 宋代政和年间出现了较严重的水患灾害【答案】B【解析】

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中“圩田、湖田多起于(北宋)政和以来大概今之田昔之水,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耕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说明古人对过度开发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反思,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农业发展土地开发5.下表是宋代张方平在论国计事中对景德和庆历年间商税、酒税和盐税征收的记载。据表可知,当时项目景德年间(万贯)庆历年间(万贯)商税4501975酒税4281710盐税355715总计12334400A. 朝廷抑商政策发生变化B. 商品经济得到发展C.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D. 商税成为主要财源【答案】B【解析】【详解】宋朝景德至庆历年间

6、商税、酒税、盐税均呈增长的趋势,反映出当时商品经济得到发展,故答案为B项。北宋时期仍然实行抑商政策,排除A项;商税等税收呈增长趋势是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不能反映当时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排除C项;表格中没有农业等其他税收的数据,不能得出“商税成为主要财源”的结论,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商税、酒税和盐税征收不断增加,则表明市场上交易的商品增加,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得到发展。6.“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一运动A. 以推翻清

7、王朝为目标B.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C. 促使清政府土崩瓦解D.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同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运动指的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一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故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其主要目的是反对帝国主义,故A项错误;促使清政府土崩瓦解的是武昌起义,故C错误;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基础的是北伐战争,故D项错误。7.下表为中国近代岁入统计比较(政府各项财政收入所占百分比)年代地丁杂税盐课关税1849年77

8、.2%11.7%11.1%1885年0%9.6%18.5%1892年39.5%8.8%20.9%1897年28.2%15.3%24.7%这表明A. 小农经济商品化程度较高B. 中国出口商品种类扩大C. 清朝借外债以缓解危机D. 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以看出,晚清财政收入更多依赖关税,说明当时中国更多依赖世界市场,即表明了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在加强,故D项正确;选项A不符合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排除;材料未涉及出口商品种类的问题,也未涉及借外债以缓解危机的问题,故B、C两项排除。8.清末钱宝琼在中国数学史中介绍了士大夫西算借根的方法。他们不但用天干地支代替

9、abe和xy,还用易经中的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ac=“bx”就成了“亥亥(阳爻)甲丙等于乙亥”。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 西学中国化的必要性B. 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C. 封闭落后的社会心理D.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清末时期中国士大夫将西学加入中国文化元素加以接受,体现了此时中国落后的封闭的心理,C项正确。材料所述现象是落后的,不能代表西学的中国化必要性,A项排除。B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排除。D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旨意不符,排除。故选C。9.下图为1

10、8551858年江西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出现下表所示人口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的解体B. 列强入侵的破坏C. 经济重心的转移D. 江南战乱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表格中的时间1855-1858年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江南地区战乱,促使人口的蜕变,故D正确;自然经济解体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影响,A错误;列强入侵的破坏没有大规模深入内地导致人口的迅速下降,B错误;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促进南方人口的增加,C错误。10.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提出党目前总的政治路线是“变军阀战争为国内的阶级战争,以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中心策略是“集

11、中力量积极进攻,确定组织工人政治罢工,组织地方暴动,组织兵变,扩大红军”。由此可见,本通告提出的路线和策略( )A. 预示着当时国内革命高潮即将到来B. 是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直接反映C. 说明中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D. 对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估计偏离实际【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时间“1930年”可知此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攻”“罢工”“暴动”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共的决策仍是坚持“城市中心论”,对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估计过高,偏离实际,故D项正确。材料中说明中共中央对于当时革命形势的错误估计,并不是革命高潮的到来,A错误;材料中不是右倾主义思想的错误,B错误;材

12、料说明的是中共对于革命形势错误估计,C错误。11.下表1949196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恢复和增长期19491952年19531957年19631965年工业3619.27.9农业144.511.1出现表所述现象的共同原因是A. 利用市场调节手段B. 改变了所有制结构C. 改善经济结构比例D.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1949-1952年是中国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调整工商业;1953-1957年为中国的“一五”计划,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发展国民经济;1962年政府制定了八字方针,1965年,调整工作基本完成,1949-196

13、5年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共同原因都有政府的主导,故选项D选项;1949-1965年中国都处于计划经济的控制下,没有市场调节,故排除A选项;1949-1965年中国都是公有制,故排除B选项;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等,而材料只提到了产业结构,故排除C选项。【点睛】本题只要考查新中国成立之后各阶段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12.新中国初期,在接到出席某会议邀请后,周恩来提出:“应尽一切努力,务期达成某些可以获得一致意见的解决办法的协议,甚至是临时性的或个别性的协议,以利于打开经过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论的道路。”在该会议上中国A. 推动了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B.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

14、项原则C. 促成印度支那地区局势缓和D. 打开与亚非国家交往的大门【答案】C【解析】“以利于打开经过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论的道路。”说明是新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应该是日内瓦会议,该会议促成印度支那地区局势缓和,C正确;A是朝鲜战争;B是会见中因代表团提出;D是万隆会议。13.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在于罗马政治上的开明,即在公民权的问题上克服了希腊将人划分为希腊人和非希腊人的狭隘观念。“罗马政治上的开明”在法律上的体现是A. 制定了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B. 强调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C. 制定了适用于一切自由民的法律D. 组

15、织编纂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答案】C【解析】【详解】古代罗马不断将公民权授予新征服地区的人,从而稳定了强大的帝国。罗马不断将公民权授予新征服地区的人,体现的是万民法的精神,万民法适用于一切自由民,故C项正确,A项错误;罗马法强调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人人”,并不包含奴隶和妇女儿童,指的是罗马公民,故B项错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纂和材料信息无关,故D项错误。14.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公民自杀要得到批准,若公民未经允许而自杀将被视为犯罪行为,梭伦执政时又要求公民不能以人身做抵押,来偿还债务。古代雅典的这些规定主要是为了A. 彰显雅典的人文主义精神B. 防止公民人数减少影响税收C. 保障城邦民主政治的运行D. 体现法律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规定“公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