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029710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9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河北省衡水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河北省衡水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河北省衡水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河北省衡水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战国早期魏最强,“西河之学”起。战国中期齐最强,“稷下之学”起。这反映出A. 学术与国势互为表里B. 百家争鸣局面已出现C. 学术发展呈现区域化趋势D. 争霸局面促进了文化认同【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魏最强,西河之学起”“齐最强,稷下之学起”中可以看出,战国时期学术发展与国家的发展互为表里,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学术与国势之间的关系,没有体现出百家争鸣的状况,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学术发展区域化的特点,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文化认同,故D项排除。2.孔子反对贫富过于悬

2、殊,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也抨击过“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食人也”的社会现象。这反映了先秦儒家A. 对专制体制的不满B. 对社会正义的诉求C. 过于理想化的追求D. 不符合统治者需求【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孔子反对贫富差距过大,孟子反对奢侈爱惜民生,反映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对专制的不满,故A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合理诉求,并非过于理想化,故C项排除。材料思想与是否符合统治者需求无关,故D项排除。3.“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

3、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段话表明东周时期A. 经济领域已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B. 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C. 经济迅速发展与周王室权势渐弱D. 王室衰微诸侯纷争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社会大变革,从材料中的“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可以看出,东周时期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故答案为B项;A项中的“已发生”不符合史实,且仅仅是经济领域,说法片面,排除;C项仅仅是经济和政治方面,说法不全面,排除;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诸侯纷争,

4、排除D项。4.在“百家争鸣”的时代,有学派主张“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该主张A. 反映了贵族阶层的强烈要求B. 体现了小生产者的愿望C. 导致了世卿世禄局面的瓦解D. 是社会进步的重大障碍【答案】B【解析】【详解】战国时期墨家主张“尚贤”思想,墨家代表的小生产者的愿望,故B项正确;墨家不代表贵族阶层的需求,故A项错误;墨家思想并不会导致世卿世禄局面的瓦解,秦国按军功授爵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故C项错误;墨家思想主张有利于人才发挥空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故D项错误。【点睛】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主张特点道家(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没落奴隶主贵族消极情绪与应世的态度墨家(

5、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小生产者要求分享利益、渴望社会安定法家(韩非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治新兴地主阶级主张改革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5.孔子家语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癝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美德矣。”其意在强调A. 救饥是仁的具体化B. 君臣关系的重要性C. 应该遵循等级秩序D. 治国要以德政为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不赞成臣子私自救济百姓,认为这样会显现臣子的美德,彰显君主的“无惠”,可见其认为应当遵循等级秩序,选项C正确;选项A脱离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主旨是臣子应当遵循等级秩序,而非强调君臣关系,排除B;

6、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6.西汉末年,一些方士儒生宣扬“汉运将终,应更受命”。汉哀帝决定“再受命”改年号为“太初元将”,以应天命。这反映了A. 方士儒生宣传理学B. 道教神仙观念渗透C. 君主专制遭到削弱D. 儒学神学化的影啊【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汉运将终,应更受命”“ 以应天命”表明,汉代的儒学知识分子强调用更改年号来顺应天命,体现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的主张,体现了儒学神学化的特点,故D项正确;汉代没有理学;顺应天命与道教神学无关;材料反映的是朝代末年的统治危机,不是君主权力遭到削弱而采取的措施。因此排除ABC三项。7.某思想家曰:“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

7、,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这主要反映了A. 孔子“仁”和“礼”的思想B. 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 老子一切要顺应自然的思想D. 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答案】C【解析】【详解】抓住两个关键词“无人”“自然”可知,“某思想家”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这体现了道家思想,故C正确;孔子的“仁”“礼”思想、墨子的“节用”“兼爱”思想关注的是社会秩序,主张人的积极有为,与材料主张不符,排除A、D;庄子“齐物”主张体现自由逍遥的精神状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8.孔子教导弟子:礼不只是行为方

8、式,还必须包含对君主的尊敬、对朋友的信义、对死者的追慕等真情;读书识字,更要从中学到政治的理想、胜利者的圣德、失败者的愚蠢行为,并应用于实践。由此看来,孔子教学A. 实用才能与德育相结合B. 注重礼、文字与实践结合C. 坚持古代优秀文化教育D. 适应当时的社会功利现实【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必须包含对君主的尊敬、对朋友的信义、对死者的追慕等真情”信息可知,孔子教学注重德育。依据材料中“从中学到政治的理想、胜利者的圣德、失败者的愚蠢行为,并应用于实践。”信息可知,孔子教学注重行为实践和实用才能,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主旨并非是强调文字教育,而是通过文字教育学到理想、圣德,

9、以用于实践;C选项错误,孔子教学并不限于文化教育,还包括行为实践;D选项错误,孔子的思想注重德育,旨在要用道德约束人们,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功利现实。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9.老子曾对孔子说:“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下列哪句话体现了材料中老子的观点A.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B. 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为而无不为C.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D.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答案】C【解析】据材料“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顺其自然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顺其自然思想,故C项正确;“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10、”体现了福祸相依的辩证法思想,故A项错误;“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为而无不为”体现了无为思想,故B项错误;“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体现了小国寡民社会,故D项错误。故选C。10.荀子主张:“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这说明荀子A. 倡导礼仪治国B. 主张礼法并施C. 强调严刑峻法D. 提倡修身齐家【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治之经,礼与刑”可以看出,荀子主张礼法并施,以让百姓安宁。故答案为B项。荀子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非只是倡导礼仪治国,排除A项;荀子提倡法治,但并非主张严刑峻法,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荀子提倡修身齐家,排除D项。11.墨家为春秋战国时期之显学,以“兴

11、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其“显”在于“兼爱”、“非攻”的政治活动上,而关注自然科学方面是不受统治者和群众欢迎的,甚至在墨家内部反对者也大有人在。材料说明了A. 墨家接纳了儒家的仁爱思想B. 百家争鸣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C. 墨学更受当时统治者的青睐D. 社会政治问题备受思想界的关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墨家更注重政治活动,自然科学方面“不受统治者和群众欢迎的,甚至在墨家内部反对者也大有人在”,选项D正确;材料未反映儒墨两家思想的结合,排除A;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不是百家争鸣导致的,从材料来看,当时的统治者和民众对自然科学关切度不高,选项B排除;选项C不符合史实,法家更受欢

12、迎,排除。12.训约十四条记载:“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据此,中国古代族规起到的直接作用是A. 维护家族团结和睦B. 灌输儒家伦理道德C.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D. 强化家国一体观念【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及“孝悌”可知,族规是基于血缘关系,其直接作用是维护宗族关系及内部秩序,故A项正确;B、C两项不属于直接作用;材料未体现“家国一体”仅涉及“家”的层面,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及“孝悌”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13.儒家思想从

13、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彻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 从个人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 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 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D. 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则,可以使小人变成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答案】A【解析】【详解】先秦儒家主张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构建礼乐文明社会,故A是孔子、孟子和荀子的共同主张,为正确选项;“人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只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排除B;“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是孟子的性本善思想,故排除C;“学习和实施法制”是法家的主张,故排除D。14.西汉初年,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后来汉朝“外

14、儒内法,而剂之以道”。这种统治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 国家统一稳定、经济发展的需要需求C. 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 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答案】B【解析】【详解】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都是由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由于经过秦末战乱,经济凋弊,汉初需要通过“无为而治”的休养生息政策恢复经济,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得到了恢复,汉武帝要建立大一统,所以迫切需要新的指导思想,故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故B正确;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主要受统治者的需要决定的,与AC项无关,排除;“外儒内法,而

15、剂之以道”并非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的结果,排除D。15.西汉董仲舒指出“(大贾)荒淫越制,蹦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此种情形“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这说明董仲舒认为A. 节俭是政治大一统的基石B. 商业发展会危害等级秩序C. 应禁绝地方上的商业经济D. 商业滋生了政治投机心理【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大贾)荒淫越制,蹦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体现的是汉朝的大商人僭越礼制,说明商业的发展会危害等级秩序,B选项符合题意;大一统的基石是国家对地方的有力控制,A选项排除;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未涉及大商人政治投机的问题,D选项排除。16.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的“禁”,汉代的“尊”,其实质都是A. 禁绝其他思想学派B. 激起社会强烈反抗C. 尊重重儒家道德伦理D. 思想文化的专制主义【答案】D【解析】【详解】秦代焚书坑儒旨在消除法家以外的各家学说,统一人民的思想以便维护自己的统治,汉代独尊儒术也是希望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其二者的做法实质都是思想文化的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