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H型钢工艺技术规程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028686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H型钢工艺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精编》H型钢工艺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精编》H型钢工艺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精编》H型钢工艺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精编》H型钢工艺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H型钢工艺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H型钢工艺技术规程(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 型 钢工 艺 技 术 规 程HGZY21001河北津西钢铁股份有限公司H型钢厂修改履历版号修改状态修改条款修改内容批准人实施时间A0前 言H型钢厂从2005年开始筹建以来,通过学习和研究其它厂家的工艺规程,结合我厂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工艺技术规程,使全厂员工熟悉本厂工艺,用以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的岗位操作技能。本规程还有许多欠妥之处,请广大干部员工多提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 编者按2006年4月6日 主编:张春山 刘怀文主审:张贵营批准:1.工艺流程及方法1.1 工艺流程框图炼钢连铸异型坯 目视检查及称重 步进梁式加热炉加热 高压水除鳞 二辊可逆开坯机轧制 切头尾热锯 串列万能轧机往

2、复连轧 热锯分段/取样/切尾 步进链式冷床冷却 辊式矫直机矫直 喷号及收集编组 定尺、倍尺锯切 判废 剔出不合格品成品检查 压力矫直/改尺码垛 包装/标识 收集入库 发货1.2 工艺方法:1.2.1 异型连铸坯由炼钢输送辊道或冷装台架送至轧钢炉区输入辊道,经称重、测长后由装料机装入加热炉中加热;1.2.2 连铸坯根据钢种不同加热到加热制度要求的温度后出炉,经高压水除鳞后送往开坯轧机。当轧机出现故障时,已出炉连铸坯退至剔除辊道描号剔除,以便适时回炉;1.2.3 轧件经开坯轧机往复轧制511道次。再切头/尾后通过链式移送机送往万能连轧机组;1.2.4 轧件在万能连轧机组往返轧制57次(万能道次10

3、14道);万能连轧机组机架布置为:UR-E-UF,即由1架万能粗轧机、1架轧边机和1架万能精轧机组成,三机架呈连轧布置; 根据型钢轧制种类,万能连轧机组既可以采用万能模式,也可以采用二辊模式完成精轧道次轧制;1.2.5 出万能连轧机组的轧件经辊道送往热锯进行分段、取样、切尾;1.2.6分段后的轧件逐根送上冷床冷却至工艺要求温度。为保证冷却均匀,H型钢、工字钢轧件在冷床上进行翻钢立冷;1.2.7 下冷床的轧件温度应低于80,由辊道送至辊式矫直机进行矫直;1.2.8 离开矫直机以后,由喷号机在每支轧件的翼缘上进行喷号标识;1.2.9 喷号后的轧件送往编组台架按锯切要求进行成排收集;1.2.10 成

4、排后的轧件送往冷锯按计划要求进行定尺锯切,定尺长度624m;1.2.11 定尺后的轧件进入码垛台架码垛。在码垛台架区域人工检查产品形状尺寸及表面质量;1.2.12 合格产品送往码垛机按要求码垛,612m定尺(含12m定尺)在3台码垛机上可分别进行码垛,1218m定尺在联动码垛机和18 m码垛机上进行码垛,18m以上定尺只在联动码垛机上进行堆垛。被剔除的轧件可以利用码垛台架内的辊道输送到压力矫直区;1.2.13 输出辊道将码垛后的产品送至打捆机进行打捆包装,再经标牌标识后进入成品收集台架,由吊车吊运入库、发货;1.2.14 因其尺寸过大不能矫直或必须再矫直的轧件将利用压力矫直机矫直。经过压力矫正

5、的轧件将送回码垛机并加入正常工艺流程。2.产品大纲及标准2.1 产品大纲序号产品名称类别型号(高度宽度)坯料类型执行标准1H型钢宽翼缘250250BB1GB/T 11263300300BB1350350BB1400400BB1中翼缘350250BB1400300BB1450300BB1500300BB2600300BB2窄翼缘400200BB1450150BB2500150BB2450200BB2500200BB2600200BB2700300BB3800300BB3900300BB31000300BB32工字钢36b63cBB1/BB2GB/T 7062.2 H型钢标准见附表1。3.连铸异型

6、坯规格及标准见附表2。4.加热区技术规程4.1加热区主要设备及性能4.1.1步进梁系统4.1.2 燃烧系统4.1.3 冷装台架4.1.4 入炉辊道4.1.5 出炉辊道4.1.6 装钢机4.1.7 出钢机4.1.8 除磷机4.2 加热区技术操作规程4.2.1炉子供热系统技术性能及参数4.2.1.1炉子形式:端进端出的步进梁加热炉,炉子沿炉长方向分一加热段、二加热段和均热段,上、下供热,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4.2.1.2炉子有效长度:33500mm,炉子内宽14384 mm。4.2.1.3燃料:高炉煤气,热值(700750)4.18 KJ/Nm3转炉煤气,热值:18004.18kJ/Nm34.2.

7、1.4技术参数a. 加热炉最大产量260t/h(标准坯、冷装);热装最大280t/h(标准坯、700热装);b. 煤气消耗量:106630 Nm3/h c. 空气消耗量:62600 Nm3/hd. 烟气生成量:155700Nm3/he. 高炉煤气和空气预热温度1000Cf. 排烟温度180Cg. 蓄热式燃烧器:共计94个,其中有44个煤气蓄热器和50个空气蓄热器此外,还有烘炉、点火用8个转炉煤气烧嘴。h. 引风机项目空气引风机1台煤气引风机2台型号Y9-38N016D Y9-38N016D风量6985681498Nm3/h104784128069Nm3/h风压39914318Pa4001431

8、8Pa电机Y355M-6 功率160KWY355M3-6 功率250KWi. 鼓风机:型号 9-26N012.5D Y355M2-4风量 4611758695 Nm3/h风压 79939103Pa4.2.2炉前管路系统简介4.2.2.1高炉煤气管路系统高炉煤气总管上设有密封蝶阀、眼镜阀及快速切断阀。高炉煤气总管直径1920mm,从总管分出三路分别进入各段的三通换向阀,每段管道上均设有流量孔板和电动流量调节阀。 从炉子各段三通换向阀接出管子分别与该段两侧的煤气分配管相通,再从每根分配管引出若干根支管将煤气接入每个煤气蓄热器,每根支管与蓄热器相接处均装有严密的手动煤气蝶阀。4.2.2.2转炉煤气管

9、路系统烘炉和点火用的转炉煤气从2-A柱2-10列旁引入炉前,管道上设有两个DN400金属硬密封蝶阀,总管直径426mm,将煤气送至点火烧嘴。4.2.2.3空气管路系统燃烧用空气由鼓风机房内的鼓风机供给。空气总管直径920mm,从总管分出三路分别进入各段的空气-废气三通换向阀,每段管道上均设有流量孔板和电动流量调节阀。从炉子各段三通换向阀接出管子分别与该段两侧的空气分配管相通,再从每根分配管引出若干根支管将空气接入每个空气蓄热器,每根支管与蓄热器相接处均装有手动蝶阀。点火烧嘴所用的空气由二加热段总管上接出。4.2.2.4煤气系统吹扫管路本炉采用氮气吹扫,在高炉煤气与转炉煤气的进口处(眼镜阀和蝶阀

10、后)设有两个氮气接入点,前者管径DN65mm;后者DN25mm。4.2.2.5煤气放散管路安装放散管接口的部位有:各下加热煤气蓄热器煤气支管末端,共22处;均热段、二加热段、一加热段各煤气分配管末端,共12处;转炉煤气4个分管的末端。所有的放散管集中由DN200mm的总管排出车间外。每路放散管都安装有严密的煤气阀门,所以高炉煤气与转炉煤气管路可以分开放散。在炉子每一段高炉煤气分配管末端和转炉煤气管路的末端都设有煤气取样管以便吹扫后取样试验。4.2.2.6废气管路系统全炉的烟气分两部分排出。空气-废气三通换向阀后的废气集中由一根废气管进入空气引风机,出口烟管通入空气钢烟囱;均热段和二加热段煤气-

11、废气经三通换向阀后的废气集中由一根废气管进入煤气引风机,一加热段煤气-废气经三通换向阀后的废气由一根废气管进入另一台煤气引风机;两台煤气引风机出来的废气合并入煤气烟囱。每段烟气管路上都安装一个电动蝶阀以调节烟气量的分配,引风机的进口配带风门用以调节炉压。4.2.3点火前转炉煤气管路的吹扫和放散煤气管道上的任何作业必须遵循GB6222-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4.2.3.1煤气管道的吹扫和放散工作必须在煤气管道的检漏与打压试验完成后进行。吹扫和放散工作开始前,首先需确认以下事项是否已准备好:a. 确认转炉煤气已送到炉区转炉煤气总管的蝶阀前。b. 确认转炉煤气点火烧嘴前煤气支管上的阀门关闭。c.

12、 除放散总管上的放散阀开启外,其余放散阀全部关闭。d. 关闭各取样管和排水管的阀门。4.2.3.2 转炉煤气管路的吹扫和放散按下述步骤进行:a. 关闭点火管路转炉煤气总管上2个的蝶阀。b. 打开点火管路转炉煤气管道末端的4个放散阀。c. 打开DN25氮气阀,通入氮气对点火管路转炉煤气管线进行吹扫。e. 约过15分钟后关闭氮气阀,接着关闭4个放散阀,吹扫放散完毕。4.2.3.3各烧嘴前转炉煤气的输送吹扫、放散完成后,即可开始往炉子各点火烧嘴前送转炉煤气。a. 确认点火烧嘴前的煤气阀门关闭,取样管阀门关闭,4个放散阀打开。b. 开启点火管路的2个蝶阀后开始送气,约过15分钟,在末端取样管取样进行燃烧试验。共取样三次,试验合格后,即可关闭4个放散阀,此时转炉煤气已通到各烧嘴的煤气阀前,送气工作完成,转炉煤气系统处于待用状态。4.2.4炉子点火炉子点火必须具备的条件:4.2.4.1 炉底水管系统已投入运行。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