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真菌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026867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二章真菌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第二十二章真菌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第二十二章真菌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第二十二章真菌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第二十二章真菌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十二章真菌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二章真菌ppt课件(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章真菌 真菌 fungus 是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具有细胞壁 无肽聚糖 具有典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器 不含叶绿素 无根 茎 叶的分化 与细菌区别 2019 1 分布广泛 各类繁多 多数不致病 仅少数致病 也多为条件致病 2019 2 2019 3 真菌不是植物真菌不含叶绿素 无根 茎 叶的分化 2019 4 一 生物学性状 一 形态结构 1 单细胞真菌 酵母菌 呈圆形或卵圆形 如酵母菌 白色念珠菌 新型陷球菌等 以出芽的方式繁殖 芽生孢子成熟后脱落成独立个体 单细胞真菌比细菌大 2019 5 一 生物学性状 一 形态结构 菌丝 芽生孢子 2 多细胞真菌 丝状菌或霉菌 多细胞真菌大多长

2、出菌丝和孢子 交织成团 称丝状菌双称霉菌 如孢子丝菌 小孢子菌 表皮癣菌 毛癣菌等 孢子能长出菌丝 菌丝延伸分枝 有的菌丝上长出孢子 各种丝状菌长出和菌丝和孢子形态不同 是鉴别的重要标志 2019 6 多细胞真菌的结构与功能 菌丝 hypha 是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 分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菌丝的形态有助于真菌的鉴别 孢子 spore 是真菌的繁殖体 分为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 孢子特征有助于真菌的鉴别 无性孢子 分生孢子叶状孢子孢子囊孢子 2019 7 有性孢子 同一菌体或不同菌体上的2个细胞融合经减数分裂形成 无性孢子 菌丝上的细胞分化或出芽生成病原性真菌大多形成无性孢子 分生孢子 叶状孢子 孢

3、子囊孢子 大分生孢子大小 细胞数和颜色是鉴定的重要依据 小分生孢子真菌都能产生 芽生孢子假菌丝 厚膜孢子 关节孢子 2019 8 关节孢子 厚膜孢子 2019 9 孢子囊孢子 真菌孢子与细菌芽胞的比较 2019 10 2019 11 二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 一般细菌培养基上能生长 常用沙保培养基 Sabouraudmedia 1 蛋白胨 4 葡萄糖 2 琼脂最适pH4 0 6 0 皮肤癣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缓慢 常需1 4周才见典型菌落 腐生性真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迅速 浅部感染真菌的最适温度为22 28 某些深部真菌一般在37 中生长最好 需较高的温度与氧 2019 12 二 培养特性 菌落

4、类型 1 酵母型菌落 单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 表面光滑湿润 柔软而致密 形态与一般细菌菌落相似 如隐球菌菌落 类酵母型菌落 部分单细胞真菌在出芽繁殖后 芽管延长不与母细胞脱离 形成假菌丝 假菌丝由菌落向下生长 伸入培养基中 如假丝酵母菌 2 丝状菌落 多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 由许多疏松的菌丝体构成 丝状交织成团 使菌落呈棉絮状 绒毛状或粉末状 菌落正背两面呈现不同的颜色 丝状菌落的形态 结构和颜色有鉴定价值 真菌有从中心向四周等距离生长形成圆形菌落的倾向 所以体癣 股癣 叠瓦菌等皮损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 2019 13 双相性真菌 dimorphicfungus 许多真菌 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 而出现

5、两种形态的互变 在体内或含动物蛋白培养基上37 C培养呈酵母型 在普通培养基上25 C培养呈丝状菌 如球孢子菌 组织胞浆菌 芽生菌和孢子丝菌等 2019 14 酵母菌菌落 血琼脂培养基 沙保氏培养基大 干燥 2019 15 酵母型菌落 2019 16 C albicans菌落 类酵母型 2019 17 黄曲霉菌丝状菌落 2019 18 霉菌菌落 2019 19 曲霉属 2019 20 2019 21 青霉菌落 2019 22 玻片培养 乳酚棉蓝染色 2019 23 三 抵抗力 对干燥 紫外线 一般消毒剂有较强抵抗力 对热敏感 对2 5 碘酊 10 甲醛等敏感 对二性霉素B 唑类 灰黄霉素 丙烯

6、胺类等敏感 2019 24 二 致病性 2019 25 致病物质 白假丝酵母菌 烟曲霉 黄曲霉的细胞壁糖蛋白有内毒素样活性 能引起组织化浓性反应和休克 烟曲霉和黄曲霉还能致多种器官的出血和坏死 白假丝酵母菌具有粘附人体细胞的能力 随着其芽管和形成 粘附力加强 二相真菌如荚膜组织胞浆菌 皮炎芽生菌等进入机体后必须先转换成酵母型在巨噬细胞中不被杀灭反而扩散 新型隐球菌的荚膜有抗吞噬作用 假丝酵母菌和烟曲霉的热休克蛋白能与宿主细胞和血清蛋白结合使之功能改变 是其致病和一种原因 2019 26 1 病源性真菌感染 主要为外源性真菌感染可引起皮肤 皮下组织和全身性真菌感染 致病机制 可能由于真菌顽固性的

7、增殖 机械刺激 代谢产物及机体发生免疫变态反应共同作用 引起局部炎症和病变 慢性肉芽肿或组织溃疡坏死 浅部真菌 嗜角质性 产生角蛋白酶 水解角蛋白 皮癣菌 机械刺激和代谢产物毒性作用深部真菌 慢性肉芽肿或组织溃疡坏死 新型隐球菌 致病形式 2019 27 2 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主要为内源性真菌感染致病性弱 与机体免疫力降低及菌群失调时有关 常伴随抗生素的使用 皮质激素 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后 各种营养不良 先天或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 应用导管 手术等过程可为真菌提供入侵门户 如白假丝酵母菌 致病形式 2019 28 3 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体质者 主要通过食入 吸入或接触真菌孢子 菌丝或其代谢产物

8、所致 如蘑菇菌孢子吸入后的过敏性间质性肺炎 曲霉 根霉 青霉 镰刀菌引起的荨麻疹 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2019 29 4 真菌性中毒症 mycotoxicosis 包括真菌中毒和真菌毒素中毒 如食用蘑菇可引起急性中毒 食用真菌毒素也可引起中毒 目前有150多种真菌可产生毒素 镰刀菌 黄曲霉菌等 因毒素而异病变多样 可引起肝 肾损害 血液系统变化 神经系统损害引起抽搐 昏迷等症状 2019 30 5 真菌毒素与肿瘤黄曲霉毒素是肝癌病因或促发病因的重要因素之一 肝癌高发区的花生 玉米 粮油作物中 黄曲霉污染最高 黄曲霉毒素含量高 该毒素毒性很强 有致癌性 其中黄曲霉毒素致癌作用最强 该毒素耐热

9、 粮食被污染后 加热不能祛除 除黄曲霉外 寄生曲霉 黑曲霉 赤曲霉 温特曲霉等也可产生黄曲霉毒素 2019 31 免疫性 天然免疫 皮肤粘膜屏障作用 皮脂腺分泌物杀菌 正常菌群拮抗作用 吞噬作用 促癣吞噬肽 获得性免疫 细胞免疫为主 特异性抗体 包括SIgA 阻止真菌转为菌丝和发生粘附 2019 32 第二节常见病原性真菌 2019 33 深部或系统性感染真菌是能侵袭深部组织和内脏以及全身的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主要有白色念珠菌 新型隐球菌 曲霉 毛霉 白色念珠菌 曲霉是条件致病性真菌 感染多为内源性 这类真菌致病性不强 大多在久病体弱 免疫力低下或在菌群失调时发生 如肿瘤 糖尿病 器官移植及HI

10、V患者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放疗 化疗等过程中易伴这类真菌感染 致病力虽弱 但不及时诊治也可危及生命 一 深部真菌 2019 34 一 假丝酵母菌 白色念珠菌 主要引起皮肤 粘膜和内脏的急性和慢性炎症 可以是原发的 大多为继发性感染 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患者 口腔假丝酵母菌病常为艾滋病患者最先发生的继发感染 2019 35 假丝酵母菌 形态 圆形或卵圆形单细胞真菌 革兰阳性 着色不均匀 培养 普通琼脂 血琼脂与沙保培养基上均可生长良好 需氧 室温或37 孵育1 3天长出菌落 菌落灰白色或奶油色 表面光滑 带有浓厚的酵母气味 培养稍久 有大量向下生长的营养假菌丝 呈类酵母型 在玉米粉培养基上可长出厚

11、膜孢子 临床标本中芽生孢子 假菌丝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2019 36 皮肤粘膜感染 皮肤感染好发于皮肤皱褶处 如腋窝 腹股沟 乳房下 肛门周围 会阴部及指 趾 间等皮肤潮湿部位 粘膜感染有 鹅口疮 口角糜烂 外阴与阴道炎等 内脏感染 支气管炎 肺炎 食管炎 肠炎 膀胱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 脑膜脑炎 脑脓肿 一 假丝酵母菌 白色念珠菌 皮肤 口腔 肠道和阴道正常寄居菌 免疫力降低 菌群失调 2019 37 鹅口疮最多 病灶与白喉相似 除去表面白斑即露出下面坏死组织 易误诊为白喉 多见于体质虚弱的初生婴儿 尤其是人工喂养者多见 一般仅限于局部 且症状较轻 一旦扩散至内脏可导致死亡 对白假丝过

12、敏的人 在皮肤上可以发生变应性假丝酵母菌疹 症状似皮肤癣菌疹或湿疹 患者可表现有哮喘等症状 2019 38 2019 39 白色念珠菌菌落 沙保氏培养基第4天 典型的类酵母菌落 2019 40 Candidaalbicans 出芽繁殖 孢子伸长成芽管 不与母细胞分离 形成假菌丝 2019 41 鹅口疮 2019 42 2019 43 二 新型隐球菌 也称新生隐球菌 广泛存于自然界 主要传染源 鸽子鸽粪中大量存在 感染大多为外源性 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 致病性较强 主要引起肺和脑的急生 亚急性或慢性感染 肺部感染后可扩散至皮肤 粘膜 骨和内脏等 所以也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 2019 44 圆形酵

13、母型菌 外周有肥厚荚膜 大 可比菌体大1 3倍 折光性强 一般染色法不易被着色故称隐球菌 染色 墨汁负染 可见黑色背景中的圆形或卵圆形的透亮菌体 内有1个较大与数个小的反光颗粒 为双壁细胞 菌体常见有出芽 出芽繁殖 不形成假菌丝 酵母型菌落 培养特性 沙保或血琼脂培养基 25 和37 培养数天后即生成酵母型菌落 表面粘稠 由乳白色转为橘黄色 最后成棕褐色 生化特性 分解尿素荚膜多糖抗原 A D4个血清型 我国约70 属A型 2019 45 新型隐球菌形态 印度墨汁负染色 酵母型菌 较厚的荚膜 一般染色法难着色称隐球菌 出芽繁殖 2019 46 荚膜 2019 47 二 新型隐球菌 致病物质 荚

14、膜所致疾病 肺部感染最多见 但症状不明显 且能自愈 可引起支气管肺炎 严重者可见肺大片浸润 呈暴发型感染迅速致死 部分发生血行播散而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组织 主要引起脑膜的亚急性和慢性感染 2019 48 三 曲霉Aspergillu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在沙保培养基上生长迅速 形成丝状菌落 随分生孢子的产生菌落由白色至多种颜色 引起人类致病最多见的为烟曲霉主要由呼吸道入侵 引起支气管哮喘或肺部感染 严重病例可播散至脑 心肌和肾等 有些曲酶能产生毒素而致病 如黄曲霉的毒素与肝癌的发生相关 2019 49 四 毛霉Mucor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一般为面包 水果或土壤的腐生菌 是食物霉变的主要真菌

15、在沙保培养基上生长迅速 形成丝状菌落 由白色逐渐转变为灰黑色 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经医源性输液或污染的绷带等导致感染 常可侵袭耳 鼻 上颌及眼眶形成肉芽肿 也可累及脑 肺和胃肠道等多个器官 可引起脑膜炎或造成血管栓塞 死亡率较高 2019 50 肺部感染 多发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者 卡氏肺孢菌 肺囊菌 2019 51 二 浅部真菌 2019 52 一 表面感染真菌 位置 寄居于人体皮肤和毛干的最表层 因不接触组织细胞 很少引起宿主细胞反应 代表 秕糠马拉癣菌 Malasseziafurfur 症状 可使皮肤表面出现黄褐色的花斑癣 如污渍斑点 俗称汗斑 具有嗜脂性 诱发因素 高温多汗 由于此

16、菌能产生对黑色素细胞有抑制作用的二羧酸 使花斑癣局部色素减退 2019 53 二 浅部真菌 秕糠马拉癣菌 花斑癣 一 表面感染真菌 2019 54 二 皮肤癣真菌 引起皮肤浅部感染 特点 嗜角质蛋白性 使其侵犯部位只限于角化的表皮 毛发和指 趾 甲 病理变化是由真菌的增殖及其代谢产物刺激宿主引起 皮肤癣 特别是手足癣是人类最多见的真菌病 儿童头癣多见 成人手足癣多见 在沙保培养基上生长 形成丝状菌落 菌落形态 颜色和所产生的大分生孢子利于皮肤癣菌鉴定 毛癣菌 Trichophyton 表皮癣菌 Epedermophyton 小孢子癣菌 Microsporum 皮肤癣菌分 2019 55 毛癣菌 Trichophyton 2019 56 毛癣菌 Trichophyton 大分生孢子 小分生孢子 2019 57 大分生孢子 小分生孢子 2019 58 表皮癣菌菌落 初为白色鹅毛状 后转为黄绿色粉粒状 2019 59 检测技术新进展 免疫学新技术 检测荚膜多糖抗原 新型隐球菌 检测体液1 3 D葡聚糖 深部真菌感染 单克隆抗体检测真菌血清型基因检测 DNA探针 PCR技术 GC含量检测等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