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传研究格式样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301695 上传时间:2017-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传研究格式样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史记传研究格式样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史记传研究格式样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史记传研究格式样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史记传研究格式样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记传研究格式样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传研究格式样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仓央嘉措情诗的思想价值体现摘 要:仓央嘉措的情诗有着多重思想价值,是其哲学思想的高体浓缩,也是其心灵世界的真实坦露,既体现了他情感意志中国爱恨思想,也体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还体现出他对个性解放的追求以及灵与肉的挣扎斗争。关键词:仓央嘉措,情诗,思想价值上世纪 30 年代,于道泉先生将仓央嘉措诗歌的汉文译本定名为仓央嘉措情歌 ,而后的翻译家多都受其影响,将诗歌译本定名为“情歌”或“情诗” 。翻译家们的这一做法曾受到不少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仓央嘉措的诗歌应译成“道诗(歌) ”,认为其诗歌主要是诵佛的诗,极力弱化诗歌中对爱情的描写,更有甚者直接将仓央嘉措诗歌中的“爱人”这一意象当做是“佛法”或“佛祖

2、”等与佛教相关的事物。针对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译本定名,曾引发了学术界的一场争论,争论焦点在于其诗歌中到底是以“情”为重、还是以“道”为重。直至今天,争论仍在继续。笔者认为,仓央嘉措诗歌的译成“情诗(歌) ”更为贴切,即使仓央嘉措是一名达赖喇嘛,但对爱情的描写已成为仓央嘉措诗歌的精髓,不应受到抵制。(一)情感意志与想象世界的统一1对爱与恨的表达翻译过仓央嘉措诗歌的作家龙冬曾经在微博上为仓央嘉措“打假”,他发现,“只要哪句话安上仓央嘉措的名字,就能流行。” 1可见情诗流传很广,据史料记载,仓央嘉措一生有两位极为重要的恋人,一位是初恋名为仁增旺姆的门巴族姑娘,后来因仓央嘉措转世灵童身份的公开,两人被迫

3、分开;一位则是仓央嘉措“坐床”后在西藏街头一酒店相遇的一名酒家女名为达娃卓1 王晶晶.仓央嘉措:一直被误读,从未被了解,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 年 1 月 24 日第 C03 版。玛的琼结姑娘。仓央嘉措情诗中,我们也不难看到这两位恋人的影子:我自小相识的爱人,莫非是与狼同类?狼虽有成堆的肉和皮给它,还是预备住在上面。 1在拉萨拥挤的人群中,琼结人的模样俊秀。要来我这里的爱人,是一位琼结人哪! 2第一首中的爱人是仁增旺姆,当时仁增旺姆与仓央嘉措分开后,不久便嫁了人,仓央嘉措知道后写下此诗,用“狼”来比喻自小相识的恋人,实则痛斥爱人变心之快;第二首写的是与恋人达娃卓玛初次见面之情景,是仓央嘉措对往

4、事的追随与怀念。情诗中除了写到上述两位情人外,还有对其他女子的描写,如在街上邂逅相遇的情人、秘密的爱人、运转际会是遇到的名门才女等;而仓央嘉措少时只有一位恋人,坐床后住在布达拉宫的仓央嘉措白天受到人的监督并要学习各种佛学知识,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到街上去碰上名门的才女或其他的女子,情诗中描写的其他女子,不难看出部分为诗人想象的产物。诗人通过现实的和想象的爱情,抒发了内心的爱与恨,爱是因为爱情、恨也是因为爱情,通过个人情感意志与想象世界的融合,仓央嘉措表达了心中对爱情的感悟与体验,有爱也有恨、有痛苦同时也有欢乐。例如:抱惯娇躯识重轻,就中难测是深情。 输他一种觇星术,星斗弥天认得清。 3这首诗形式优

5、美。 “情歌运用西藏民间传统的谐体民歌形式使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成为西藏人民喜闻乐道的一部诗集,并1 黄灏、吴碧云.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资料汇编 ,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218 页。2 黄灏、吴碧云.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资料汇编 ,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221 页。3 吴碧云.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资料汇编 ,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221 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1本诗以天上的繁星易测来衬出怀中女郎心思难测,怀中女郎的娇躯虽已抱惯,也知娇躯的重量,但女郎心思确实不知深浅,天上的繁星都能算准,为何女郎的心思如此难猜,

6、女郎虽躺在怀中,为何却感受不到女郎之心思,为何女郎你的心思不肯让“我”知道。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女郎的心,又害怕失去女郎的情;担心自己的情不被女郎所接受,又害怕女郎不懂自己的情。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怀中之人的爱与恨,爱她、却又恨她心思难猜,更能看出诗人在爱情中的青涩表现。除表现对爱情患得患失之外,情诗中还有爱情之甜,如“一人羞涩的目光流转时,从眼角射到我少年的脸上。 ”表达情人初次见面时的羞涩与甘美;有失恋之痛,如“伊对一人的爱情,比桃花凋谢得还快。 ”表达对爱人移情的恨;有相思之苦,如“心中积思成疾,身上的肉都消瘦了。 ”表达对已嫁人的爱人的深切思念。仓央嘉措真心的爱着与

7、他交往的女子,他的爱是为了爱而爱,是不含杂质的爱,伴随着他的爱情的还有他的恨;爱是纯粹的、恨也是纯粹的;他会恨情人对他的伤害、会恨与情人相见的短暂、会恨与情人的分离,他的恨紧紧依附着他的爱。他的爱与恨伴随着意识活动中的想象而存在,诗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虽非其原创,但也侧面体现出了仓央嘉措对爱情的反省与思考、对爱情的纯粹体验,是自己与心灵的交流,无关风月,无关他人,只关乎自己。2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仓央嘉措入主布达拉宫时,正值西藏政坛上的多事之秋,第巴桑结嘉措与拉藏汗之间权利的斗争已到达白热化状态。早在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死时,由于继承和硕特汗位的拉藏汗与五世达赖在政治上的冲突,第巴桑结

8、嘉措出于对当时时局稳定的考虑,选择“秘不发丧” ,直至后来事情败露,桑结嘉措才将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身份公开。 “仓央嘉措作为转世灵童的公开,是在康熙征葛尔丹的 1696 年,与公开五世达赖死讯同时。 ”2仓央嘉措一开始就被人推上了复杂的政治舞台,拉藏汗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存在着诸多不满,1 葛桑喇.一个宗教叛逆者的心声略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及其情歌 , 西藏民族学院报1981 年第1 期。2 黄灏、吴碧云.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资料汇编 ,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1819 页。因为转世灵童的身份,仓央嘉措的行为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可以说并无多少自由可言,原本该属于他

9、的主持政事的权利也被握在桑结嘉措手中。确切的说,仓央嘉措只是第巴桑结嘉措用来对付拉藏汗的一枚棋子。由一名乡野少年一跃成为一名达赖喇嘛,身份的巨大转变让仓央嘉措感到茫然,达赖喇嘛身份的诸多限制及属于他的法王权利被剥夺,唤起了仓央嘉措对自由生活的期盼,所以他选择在夜晚化名为“宕桑汪波”并游离在拉萨街头的酒家,只为暂时摆脱束缚、暂时忘记自己达赖喇嘛的身份。“住在布达拉 时,是瑞晋仓央嘉措。 1”“在拉萨下面 时,是浪子宕桑汪波。 2”在布达拉宫时,仓央嘉措是转世灵童、是格鲁派的法王,受人朝拜;但同时也像一个提线木偶,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只能走早已就别人安排好的生活;布达拉宫就像一个囚笼,而仓央嘉措就是

10、囚笼中的一只鸟,虽然有翅膀,但是却不能展翅飞翔。只有到了夜晚,戴上假发和帽子,化名为“宕桑汪波”游走在拉萨街头;此时的仓央嘉措才能获得自由的体验,不受他人约束,可以自然而然地做事、可以支配自己的意志行为。情诗中还有不少白天仓央嘉措与情人见面相会的情景,如在树林里与爱人约会、在街上与女子偶遇、在山间与情人见面等等,这些白天的情侣相会情景或多或少带有诗人的想象,是诗人对自由的呼唤,希望可以自由地与爱人见面,不受到约束,如:郁郁南山树草繁,还从幽处会婵娟。 知情只有闲鹦鹉,莫向三叉路口言。 3可以说,仓央嘉措对布达拉宫的生活是感到厌烦的,身为六世达赖喇嘛,但却时时受到监视,而原本该属于他的权力也被掌

11、握在别人的手中,话不能多1 黄灏、吴碧云.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资料汇编 ,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222 页。2 黄灏、吴碧云.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资料汇编 ,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222 页。3 黄灏、吴碧云.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资料汇编 ,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269 页。说,因为说多就是错。在一些重要场合上,他接受着万人的朝拜,但在仓央嘉措看来,这只不过是一场莫大的讽刺,他只是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压制。仓央嘉措心中向往的是自由。所以,仓央嘉措会想象自己和爱人在南方山峡的黑林中幽会,此时的仓央嘉措才真正地做回了自己,

12、没有烦恼,没有约束,自由的与心爱之人约会。除了自己与爱人,并无第三人在场,知情的也只有树上的闲鹦鹉,除去会说话的鹦鹉外,无论谁也不知道。这是属于仓央嘉措的自由,是不受到约束、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但同时,仓央嘉措也清楚这种自由自己并不可能真正地得到,世间还有太多的东西在束缚着他,所以仓央嘉措会在诗中请求会说话的鹦鹉不要将自己与爱人幽会的事情说出去,一旦说出去了,大概自由也就没有了。“佛教所追求的的自由,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无限自由、绝对自由。 ”1是摆脱束缚之后达到的一种状态。对于仓央嘉措来说,他的自由受到约束,或者说身为达赖喇嘛的他,自由被外力因素所剥夺;而情诗中体现的是他渴望摆脱约束而获得自主的

13、自由的权利,情诗中带有思想性的爱情及其他的描写,是一种“依他力求解脱”的方式,仓央嘉措对自由意志的肯定,是佛教中对自由的本质追求,是“对解脱的追求、对身心自由的追求、对大自在的追求。 ”2仓央嘉措少时的自由生活及深厚的佛学教养更使他肯定人的本性是自由的,因而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获得个体解脱的绝对自由。但是由于仓央嘉措所处的特殊地位及在第巴桑结嘉措与拉藏汗权利争夺夹缝中生存的无奈,使得他的绝对自由变成一种无望;最终也只得在夜晚乔装出行及通过想象与现实结合的情诗来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渴望。(二) 追求人性的解放佛教在形成之初并没有明确规定僧侣不可犯“色戒” ,而后随着佛教的发展,衍生出不同的派别,其

14、中部分的派别并没有将“色戒”当成教条,也没有严禁僧侣产生“色欲” 。虽然站在格鲁派的立场上,仓央嘉措的行为是犯了“淫逸”1 林国良.出入自在佛教自由观.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年版,第 6 页。2 林国良.出入自在佛教自由观.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2 页。之罪,但站在允许僧侣恋爱结婚的宁玛派的立场上,仓央嘉措的并没有多大的过错。情诗中关于“情”与“爱”的描写,体现了仓央嘉措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即对解放人的本性、还原人的本质的追求。一般转世灵童在四五岁时就坐床接受正式的培训,但仓央嘉特殊的生活经历给其转世灵童的身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多了一份随意不羁、也多了一份难得的洒

15、脱;使得仓央嘉措将人性中的欲求(包括色欲) 、爱好当成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情诗中的喜与憎、哀与乐、望与求体现了仓央嘉措对于人性解放的追求,同时也是对佛法的一种反思。藏传佛教存在不同的教派,教派之间的佛法也不尽相同,但会定期进行佛法佛学上的交流,身为活佛的仓央嘉措可以说集众教之所长,在漫长的佛法学习中,仓央嘉措对其作出了反思,对于某些教派中人应“无欲无求”这一观点存有微词:黄边黑心的浓云,是严霜和雹灾的张本。非僧非俗的班第 1,是我佛法的仇敌。 2此诗表面上是表达对西藏原始宗教的不满,实质上则是痛斥某些教派压抑人性, “黄边黑心的浓云”指的是某些教派佛法中为求尽早修炼成佛,而主张使世人抛弃所有

16、欲望,目空一切,这是“佛法的仇敌” ,应当受到抵制。仓央嘉措追求的本性是不变不改的,是一种心性、佛性,不应受到抵制;人的欲求和爱好也不是罪恶,所以人们可以有欲求、爱好。又如:人们说我的话,我心中承认是对的。我少年琐碎的脚步,曾到女店东家里去过。 3此诗是仓央嘉措在其“夜会情人”的秘密被人知晓后所作,秘密被知晓后,有许多人在背地里议论他,他没有否认自己的做法,也不以“夜会情人”为耻。1 意为本波教,乃西藏原始宗教。2 黄灏、吴碧云.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资料汇编 ,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218 页。3 黄灏、吴碧云.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资料汇编 ,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224 页。但此诗中仓央嘉措并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 ,只因它不觉得自己的欲望是罪恶而将真正的自我隐藏起来,这一洒脱的态度也体现了他反对因为修佛而放弃欲望,这是仓央嘉措的修佛观,体现其内心的真实想法,是糅合了众多教派佛学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