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中毒的应急与救护.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133008593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溶剂中毒的应急与救护.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机溶剂中毒的应急与救护.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机溶剂中毒的应急与救护.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机溶剂中毒的应急与救护.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机溶剂中毒的应急与救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溶剂中毒的应急与救护.(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机溶剂中毒的应急与救护有机溶剂主要指那些可以溶解不溶于水的某些有机物(如油脂、树脂、蜡、烃类、染料等)的液体,其本身也均是有机化合物,常温常压下呈液态存在;在溶解过程中,它与溶质的性质均无改变。 (一)有机溶剂种类 这类化合物种类繁多,许多化合物均具有上述性质,可被划入有机溶剂范畴。目前在工农业生产、医药和科研领域广泛应用的近500种,其中最重要的约100余种,按其化学结构可大致分为十类。 (1)芳香烃。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和苯乙烯等。 (2)脂肪烃。戊烷、己烷、汽油及各种石油制品等。 (3)脂环烃。环戊烷、环己烷、环己烯、萘烷和松节油等。 (4)卤代烃。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

2、化碳、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二溴乙烷、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等。 (5)醇类。甲醇、乙醇、丙醇、丁醇、苯甲醇、氯乙醇、环己醇和糠醇等。 (6)醚类。甲醚、乙醚、异丙醚、二氯乙醚、1,2一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等。 (7)酯类。甲酸酯、乙酸酯、磷酸三邻甲苯酯(TOCP)、草酸酯、碳酸酯、磷苯二酸酯等。 (8)酮类。丙酮、丁酮、戊酮、甲基正丙酮、甲基丁酮、双丙酮醇、丙酮基丙酮、三甲基环己烯酮、环己酮、甲基环己酮等。 (9)二醇类。乙二醇、丙二醇、二烷、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等。 (10)其他。二硫化碳、吡啶、乙腈、硝基丙烷、糠醛、二甲基甲酰胺等。 有机溶剂多用做

3、工业生产及化学试验的反应介质,其次为内燃机燃料、油漆原料及稀释剂、油墨稀释剂、清洁去污剂;其他尚有医药化工原料或添加剂原料、萃取剂、脱脂剂、脱蜡剂、防腐剂、杀虫剂、黏接剂、润滑剂、抗冻剂、冷却剂等。 (二)有机溶剂的毒性作用 有机溶剂由于种类繁多,化学结构各异,故理化性质差异甚大,从卫生学角度着眼,可归纳出以下几点共性:常温常压下呈液态,挥发性强,具有各自独特气味及一定刺激性;大部分(除酯类、部分卤烃外)具易燃易爆性;具优良脂溶性,可经皮肤吸收,易透过血脑屏障。上述共同性质也决定有机溶剂具有两个共同毒性。 1刺激作用 有机溶剂均具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刺激性,皮肤接触可出现皲裂、皮炎甚至灼伤,其蒸

4、气吸入可引起呛咳、流涕,重者如酯类、酮类、卤代烃等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甚至肺出血。 2麻醉作用 这是有机溶剂最突出的共同毒性,吸入浓度不高或高浓度吸人之初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视物不清、兴奋不安、恶心等症状,继续吸人则可引起精神失常、狂躁、抽搐、惊厥、昏迷,往往可因心律紊乱、心肌纤颤或呼吸骤停而死亡。由于此种麻醉症状出现甚快,脱离有机熔剂接触后恢复也快,表明症状乃有机溶剂的直接作用引起,而非其代谢产物的继发性损伤。具体机制可能与有机溶剂的高度脂溶性,使之大量聚集于神经细胞及其纤维的磷脂成分中,干扰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递有关;也有研究认为某些有机溶剂尚可干扰神经细胞的生物氧化过程,而此

5、种干扰是可逆性的。 但除上述共同毒性外,不同的有机溶剂尚有其特殊毒性,如有的神经毒性甚强,可引起中毒性脑病、中毒性神经病,甚至可导致精神失常;有的可引起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中毒性心肌病等;慢性接触时,有的尚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苯等)、癌(多氯联苯、四氯化碳等)、致畸致突变(二硫化碳等)等。 (三)有机溶剂中毒症状 下面介绍一些具有较强的独特器官毒性或较常见的有机溶剂的中毒表现。 1苯系物 是最常用的稀释剂和溶剂成分,也是制备其他化学品如TNT、苯甲酸、TDI、染料等的原料。 皮肤接触可致皲裂、皮炎,溅人眼内可引起红肿、疼痛、流泪,吸人其蒸气可引起眩晕、无力、恶心、步态不稳、四肢麻木,重者有

6、意识障碍、昏迷、抽搐,并有日艮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咳嗽等黏膜刺激症状,甚至可引起化学性肺炎;高浓度吸人常可诱发心跳骤停。 2二硫化碳 多用硫蒸气与炽热的木炭反应而成,也可从煤焦油分馏而得,主要用于制造粘胶纤维、玻璃纸,也用做溶剂、萃取剂、脱脂剂、杀虫剂、橡胶加硫促进剂或制备四氯化碳等。 皮肤沾染可引起刺痛、麻木甚至皮炎,眼部溅染可引起充血、流泪、畏光、疼痛,吸入二硫化碳蒸气可出现头痛、眩晕、乏力、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站立不稳、步态蹒跚、视物不清、欣快感、哭笑无常,如酒醉状,并伴眼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较高浓度(大于1000mgm3)吸人可引起极度兴奋表现,严重者出现狂躁、幻觉、极度愤怒、

7、自杀倾向等精神症状,继而进展为意识丧失、抽搐或强直痉挛、昏迷、体温下降、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前述之精神失常症状,是二硫化碳急性中毒很具特征性的表现。呼出气及血中二硫化碳测定、尿中二硫化碳代谢产物(如TTCA-2-硫代噻唑烷-4-羧酸)的测定、呼出气及污染衣物之烂罗卜味均对诊断有提示作用。 3二氯乙烷 目前主要用途为化学合成原料(如生产氯乙烯单体)、溶剂、黏合剂,也用做纺织、石油、电子工业的脱脂剂及金属部件清洁剂、咖啡因萃取剂、汽油防爆剂等。 急性吸人之症状与甲苯类似,但呼吸道刺激症状较重,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死亡,解剖可见有肺水肿存在;病情较牵延者,2448h后可出现肝、肾损害表现,口服者尤甚。但近年发现,连续超时工作(每天工作12h以上,连续12周以上)可致亚急性中毒,其临床特点以中毒性脑病为主要表现,伤员可迅速昏迷伴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且病情常有反复,死亡率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