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示范幼儿园标准(修订)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006624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示范幼儿园标准(修订)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市示范幼儿园标准(修订)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市示范幼儿园标准(修订)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京市示范幼儿园标准(修订)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示范幼儿园标准(修订)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示范幼儿园标准(修订)精编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北京市示范幼儿园标准 修订 一 一 办园规模 6 个班以上 能招收三岁以下幼儿 按年龄分班 各年龄 班的幼儿人数不超过 幼儿园工作规程 中规定的班额数 即 小班 25 人 中班 30 人 大班 35 人 混合班 30 人 三岁以下 班 15 人 二 办园条件必须达到 北京市托幼园所分级分类验收标 准及细则 中规定的一级标准 并在以下各项达到较高标准 一 场地宽敞 有必备的房舍 占地面积生均 15 17 平 方米 绿化面积生均 2 5 平方米 户外活动场地面积生均 5 平 方米 含分班场地生均 2 5 平方米 每班有宽敞 明亮 洁净 的活动室 面积不小于 45 平方米 与睡眠室合用的应不小

2、于 90 平方米 寄宿制幼儿园应有独立寝室 隔离室和浴室 浴室 面积不小于 20 平方米 根据教学需要有一定数量的专用活动 室 家长阅览或等候室 并能有效利用 二 设施先进 能体现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 从本园教 改和促进儿童发展的实际出发改善办园条件 提高经费与设备 的使用效益 运用网站 摄影 投影等现代信息设备与技术为 教师观察 记录研究幼儿一日生活服务 提高管理和教育工作 的实效性 加强安全三维防护体系建设 做到监控 报警 对 讲系统畅通 保障幼儿园安全 三 各类人员配备 符合 北京市幼儿园 托儿所办园 2 所条件标准 试行 要求 园长 含业务园长 应具有五年 以上幼教工作经验 取得学前教育

3、大专以上学历或相关专业本 科以上学历 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并具有小学高级职称 教师均取得资格证书 并有 80 以上的教师达到大学专科以上 学历 在读教师不在统计之内 保育员须经本市相关专业培 训机构进行专业培训考核 并获得合格证书 保健医应具有中 等医学专业以上学历 并取得市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 幼 儿园其他工作人员及临时聘用人员条件均要符合国家和本市 的法律法规要求 三 保教工作质量标准与示范作用 各项工作在达到 北京市托幼园所分级分类验收标准及细 则 规定的一级一类标准的基础上做到以下要求 一 模范执行国家及本市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和法规 发挥依法办学的表率作用 园领导应掌握国家及本市有

4、关政策 规定 明确法人责任 与全体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岗位职责协议 书 切实维护幼儿园 所 教职工和广大在园儿童的切身利 益 并为在园儿童身心安全与健康提供充分保障 园内没有安 全隐患 近三年来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二 有正确的办园思想和科学 高效的管理措施 园领 导有明确的管理思路和策略 办园规划和目标明确 能够体现 园所发展的前瞻性 能将幼儿园的基础建设与办园特色相结 合 阶段实施计划切实可行 在办园模式 内部管理及保教工 3 作等方面勇于探索和创新 能体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科学化 和专业化 管理效益和教育效益显著 三 高度重视教职工队伍建设 有效发挥师资队伍培养 的基地作用 幼儿园人才培养目标

5、明确 在教师培养 使用 输送 引进等方面有计划 有措施 实施效果好 形成各类人 员梯队建设的发展格局 拥有一支适应时代发展 乐于接受先 进教育理念 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师德高尚 积极肯干 善于 反思的研究型教职工队伍 园内至少有 2 名以上在市 区有一 定影响的骨干教师 能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对本地区的教师进 行指导 每年有计划地深入到挂钩幼儿园进行具体指导 帮助 教师尽快成长 四 认真执行国家和本市的课程要求 充分发挥保教示 范作用 认真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 则 注重良好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积极探索幼儿主动探究 学习和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出色地做好各项保教 工作

6、 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至少与 1 所远郊区幼儿园建 立 手拉手 的联系 每学年能利用 2 个月时间接纳一所郊区 幼儿园的园长或教师来园挂职锻炼 帮助和带动其提高质量 并取得明显效果 五 认真致力于教科研工作 成为本地区教育研究的实 验基地 能够结合当前教改的热点 难点问题 以及教师在教 育教学活动中的困惑 确立本园研究课题 有计划地进行研究 4 与实践 在做好园级课题的基础上 积极承担市 区两级课题 通过教科研活动切实解决本园教育工作实际问题 有效地推进 保教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近三年来的研究成果在本区 乃至全市有一定影响 并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六 努力建构开放式的学前教育体系 成为社区学前教 育基地 重视家园合作教育 积极探索共同教育 共同办园的 方法和途径 建立幼儿成长档案 科学指导家庭教育 并为家 长提供优质的服务 能有效利用家长及社区中的教育资源为本 园的教育教学服务 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主动参与社区文化 建设 通过板报 网络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儿童早期教育咨 询 科学育儿指导等服务 每学期不得少于 5 次 建立 0 6 岁社区散居儿童活动登记制度 利用多种形式为他们提供受教 育的机会 使社区散居儿童受教育率达 90 以上 团结 带动 所在社区 办事处或乡 镇 的托幼园所 共同开展社区早期 教育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