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梳理检测02 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梳理)(人教版)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3004757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梳理检测02 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梳理)(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梳理检测02 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梳理)(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梳理检测02 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梳理)(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梳理检测02 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梳理)(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梳理检测02 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梳理)(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梳理检测02 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梳理)(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梳理检测02 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梳理)(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源备战高考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 由轴突末梢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细胞体的膜 树突的膜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

2、,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所以是单向传递。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所以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司令部,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7、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

3、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性语言中枢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视觉性语言中枢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二、激素调节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2、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3、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正常值0.8-1.2g/L(80-

4、120mg/dl) 4、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促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激素的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激素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性激素)下丘脑有枢纽作用,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5、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级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6、水盐平衡调节7、体温调节8、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a、特点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b、联系:二者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

5、个环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五、免疫调节1、基础:免疫系统2、免疫系统组成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如:骨髓、胸腺、脾、淋巴结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 T细胞 发挥免疫作用细胞 B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 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3、免疫系统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4、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非特疫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质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体液免疫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若病原体两道防线被突破由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

6、巴循环而组成的。5、抗原与抗体: 抗原:能够引起抗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抗体:专门抗击相应抗原的蛋白质。6、体液免疫的过程: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 淋巴因子B细胞浆细胞抗体 记忆B细胞二次免疫a、二次免疫的作用更强,速度更快,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持久;b、B细胞的感应有直接感应和间接感应,没有T细胞时也能进行部分体液免疫;c、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d、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7、细胞免疫的过程: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 效应T细胞作用: 记忆T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场所)8、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过强 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

7、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免疫过弱:艾滋病(AIDS)a、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RNA; b、主要是破坏人体的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c、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9、免疫学的应用: a、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 b、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c、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提升突破战胜高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