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宫颈癌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947209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章宫颈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章宫颈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章宫颈癌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章宫颈癌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章宫颈癌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章宫颈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章宫颈癌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十章宫颈癌cervicalcancer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发展中国家妇女中 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 据统计80年代在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为46 5万 我国每年新病例为13 15万 约占总数1 3 50年代以来 开展宫颈病学的筛查使宫颈癌的发病率下降了50 但近年来由于人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增多 宫颈癌发病率在某些地区有明显上升趋势 且患者趋于年轻化 一 流行病学特点地理分布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为智利 其次中国 委内瑞拉 日本最低 高危地区包括非洲撒哈拉一带 中南美洲 东南亚和哥伦比亚地区 以色列为低发区 在我国 宫颈癌死亡率居癌症死亡分类第四位 女性

2、癌症死亡率第二位 人群分布20岁以前发病少见 20 50岁增长较快 其后上升幅度减缓 35 39岁和60 64岁是发病的两个高峰 二 病因感染因素 1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humanpappllomavirusHPV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HPV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大类 低危型多导致疣类病变和低度上皮内瘤变 CINI 主要有HPV6 11 30等亚型 高危型多导致CIN 及宫颈癌的发生 主要有HPV16 18 31等亚型 生殖道HPV感染主要通过性传播 感染高峰年龄为性行为活跃的18 30岁 多为短暂性 自然清除时间为7 12个月左右 少部分为持续感染 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是发生

3、宫颈癌的必要因素 HPV感染本身并无临床症状 临床上可见许多CINI自然消退 2 单纯疱疹病毒 HSV 目前尚无证据证实HSV可直接致癌 一般认为HSV 2是宫颈癌发病的协同因素 3 其它病原体巨细胞 CMV 梅毒螺旋体 滴虫 衣原体 真菌等感染也可能与宫颈癌发病有关 2 相关危险因素 1 早婚 性生活过早 性生活紊乱 在18岁以前有性生活或20岁结婚 因此时其下生殖道发育尚未成熟 对致癌因素的刺激比较敏感 一旦感染某些细菌或病毒后 易导致宫颈癌 2 多个性伴侣 性生活活跃 性生活不洁 3 早生育 多产 密产分娩所致宫颈裂伤使宫颈癌发生危险性增高 4 男性性行为及有关因素宫颈癌配偶有各种性病史

4、或婚外性伴侣为HPV感染 前妻曾患有宫颈癌者为高危男子 与其有性接触的妇女 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5 宫颈病变慢性宫颈疾病如慢性宫颈炎 宫颈湿疣等与宫颈癌可能有一定关系 宫颈非典型增生属癌前病变 6 其他与内分泌 性伴侣包皮过长 吸烟 经济状况 肿瘤家族史 饮食等因素有关 关于口服避孕药是否增加宫颈癌发病率尚有争议 三 生理与病理子宫颈分为子宫颈管和子宫颈阴道部两部分 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由深到浅分为3层 基底层 中间层和浅表层 宫颈管柱状上皮柱状上皮为分化良好细胞 柱状上皮下细胞为储备细胞 具有分化或增生潜能 宫颈移行带区 transformationzone TZ 1 定义胎儿期来源于泌尿

5、生殖窦的鳞状上皮向上生长 至宫颈外口与宫颈管柱状上皮相邻 形成原始鳞 柱交界部 squamo columnarjunction SCJ 此交界并非固定不变 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时柱状上皮外移至宫颈阴道部 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柱状上皮又退缩至颈管内部 新生女婴在母体内受胎儿胎盘单位分泌的高雌激素时 青春期卵泡发育期 生育期 尤其是妊娠期 这时雌激素升高 幼女期来自母体的雌激素消失 绝经期卵巢萎缩 这时雌激素下降 这种随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而移动的鳞柱交接部称为生理性鳞柱交界部 原始鳞 柱交界部和生理性鳞 柱交界部间所形成的区域称移行带区 2 形成方式宫颈移行带区鳞状上皮代替柱状上皮的机制有两种 1

6、鳞状上皮化生 squamousmetaplasia 当鳞柱交界位于宫颈阴道部时 暴露于阴道的柱状上皮受阴道酸性影响 移行带区柱状上皮下未分化储备细胞开始增生 并逐渐转化为鳞状上皮 继之柱状上皮脱落 而被复层鳞状上皮所替代 此过程称鳞状上皮化生 它既不同于正常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 又不同于非典型增生 更不能把它认为是癌 2 鳞状上皮化Squamousepithelazation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直接长入柱状上皮与基底层之间 直至柱状上皮完全脱落而被鳞状上皮替代 多见宫颈糜烂愈合过程 3 临床意义宫颈移形带形成过程中 其表面被覆的柱状上皮逐渐化生为鳞状上皮 这些未成熟的鳞状上皮代谢活跃 在一些致病

7、因素刺激下 可发生细胞异型性及组织异型性改变 形成宫颈上皮瘤变 因而大部分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于此区域 当移行带上皮化生过度活跃伴有某些外来物质刺激时 也可形成宫颈上皮瘤变 4 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 CIN CIN是一组癌前病变的总称 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 根据宫颈上皮细胞异常的程度将宫颈上皮内瘤变分为3级 CINI 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 CINII 宫颈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 CINIII 包括宫颈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宫颈原位癌又称上皮内癌 intraepithelialcarcinoma 指宫颈上皮细胞全层极性消失 细胞

8、显著异型性 但基底层未穿透 间质无浸润 各种级别都有发展为浸润癌的趋向 一般说来 级别越高 发展为浸润癌的机会越多 级别越低 自然消退的机会越多 CIN有3种转归 消退 或逆转 持续不变 或病情稳定 进展 或癌变 由CIN转变为浸润癌需10年左右时间 宫颈癌的发生是连续发展的过程 即不典型增生 原位癌 微小浸润癌 浸润癌 CINI级 CINII级 CINIII级 5 宫颈浸润癌 invasivecarcinomaofcervixuteri 指宫颈上皮内癌细胞突破基底层向间质浸润的状态 分为微小浸润癌 microinvasivecarcinoma 和浸润癌 invasivecarcinoma 1

9、 鳞状细胞癌1 镜检微小浸润癌 指肉眼不可判断的镜下浸润癌或早期浸润癌 在原位癌的基础上 镜下可见有癌细胞小团状似泪滴状 锯齿状穿破基底膜 进而出现膨胀性间质浸润 IA1和IA2微小浸润癌两种 IA1微小浸润癌指癌细胞突破基底膜 浸润间质深度 3mm 水平扩散范围 7mm IA2微小浸润癌浸润间质深度3 5mm 水平扩散范围 7mm 宫颈浸润癌 指癌灶浸润间质的范围已超过可测量的早期浸润癌 呈网状或团块状融合浸润间质 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分三级 I级 分化较好 愈后较好 级 非角化性大细胞型 中度分化 III级 未分化的小细胞癌 愈后差 2 巨检和生长方式微小浸润癌肉眼观察无特殊异常 似一般宫颈糜

10、烂 浸润癌时可有四种不同类型 外生型 是最常见的类型 因为病灶向外生长 状如菜花 组织脆 最后形成大小不等菜花状 内生型 癌变组织向宫颈深部组织浸润 宫颈肥大而硬 外面较光滑 故又称浸润型 溃疡型 内外二型进一步发展时 癌组织坏死 脱落形成凹陷性溃疡 形如火山口 颈管型 癌灶发生在宫颈外口内 隐藏在宫颈管 浸入宫颈及子宫峡部供血层并转移到盆腔淋巴结 2020 5 22 17 可编辑 2 腺癌1 镜检子宫颈黏液腺癌 mucinousadenocarcinamoofcervixuteri 又分为以下2型 内膜型腺癌 可产生黏液 是最常见和最典型的宫颈腺癌类型 其中以中分化腺癌最常见 来源于宫颈黏膜

11、柱状黏液细胞 部分中分化腺癌以乳头状结构为主 称为乳头状腺癌 高分化腺癌中有的分化程度很高 细胞型态类似正常宫颈黏液细胞 以往称恶性腺瘤 malignantadenoma 现称宫颈微偏腺癌 minimaldeviationadenocarcinoma 肠型腺癌 类似肠腺癌 有杯状细胞 偶有嗜银细胞和印戒细胞 子宫内膜样癌 endometrioidcareinoma 组织学外观与子宫内膜癌相似 多为腺型和乳头状混合的结构 透明细胞癌 clearcellcarcinoma 少见 其他 尚有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毛玻璃细胞癌 腺样囊性癌和中肾癌等 2 巨检来自宫颈管 癌灶可侵入宫颈管壁 当癌灶生长至一定

12、程度可突向宫颈外口 外观与鳞状细胞癌相似 癌灶呈乳头状 菜花状 溃疡及浸润型 常侵犯宫旁组织 癌灶向宫颈管内生长 早期宫颈外观可正常或肥大 晚期宫颈管膨大如桶状或因宫颈管内坏死组织自然脱落而成壳样宫颈 鳞腺癌 少见 是指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 四 转移途径宫颈癌的扩散以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为主 直接蔓延可向宫旁组织浸入 并向临近组织器官扩散 淋巴转移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 一级组包括子宫旁 宫颈旁或输尿管旁 闭孔 髂内 髂外淋巴结 二级组包括髂总 腹股沟深 腹股沟浅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血行转移发生于晚期癌 肝脏是血行转移的最常见部位 也可转移至肺 肝 骨 肠 脑及脾等 五 临床分期根

13、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修订的临床分期 六 诊断1 症状 1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期浸润癌多数无特殊症状 部分患者有白带增多 接触性出血 2 宫颈浸润癌一般均有阴道流血及阴道分泌物增多的症状 1 阴道流血接触性出血 出血量的多少视病灶大小 侵及间质血管的情况而定 量可多可少 也可有经期延长 经量多 早期流血量少 晚期如病灶大表现为多量 一旦侵蚀大血管而引起致命大出血 老年妇女呈绝经后不规则流血 一般外生型出血较早 量多 而内生型出血较晚 2 阴道分泌物增多多数患者阴道分泌增多 白色或血性 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 有时脓性有腥臭 晚期因癌肿破溃 组织坏死 脱落 继发细菌感染 常有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阴

14、道分泌物 3 晚期癌的症状根据病灶侵犯范围出现继发性症状 如癌灶侵及盆腔组织 骨盆壁 压迫输尿管和直肠 膀胱 病人可出现尿频 尿急 肛门坠胀 大便秘结 里急后重及下肢肿瘤 严重者导致输尿管梗阻 肾盂积水 尿毒症 晚期出现恶病质 消瘦 发热 全身衰竭等症 2 体征 1 一般检查体表淋巴结检查 较易发现异常的有锁骨上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 其中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占淋巴结转移的8 2 盆腔检查1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期浸润癌体检时宫颈呈光滑或糜烂或宫颈息肉等慢性宫颈炎改变 2 宫颈浸润癌体征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浸润癌的局部体征不同 如为外向型 可见宫颈局部向外生长的赘生物呈息肉状 乳头状 继而为菜花状 质脆

15、 触及易出血 如合并感染表面附之脓液 内生型宫颈膨大成桶状 如形成溃疡整个宫颈有时成空洞 表面附之坏死组织 恶臭 内诊 三合诊时宫旁浸润结节可达盆壁 如晚期可形成冰冻骨盆 3 辅助检查 1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最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 1 取材部位要求在宫颈移行带区刮片 2 报告方式 巴氏分级法 分为5级 级 正常 级 炎症 级 可疑 级 可能阳性 级 阳性 级涂片者应重复刮片检查并行宫颈活组织检查 级涂片者需按炎症处理后重复涂片进一步复查 TBS Thebethesdasystem 报告方式 描述性诊断 概念 2 阴道镜检查是CIN和早期宫颈癌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主要适用于 宫颈涂片检查巴氏

16、级以上或TBS报告发现上皮细胞不正常 细胞学检查虽然阴性 但肉眼见可疑病变 长期按宫颈炎治疗效果不好者 宫颈癌手术前确定病变波及的部位 指导手术范围 阴道镜检查只能提供可疑病变部位 不能作为确定病变性质的诊断方法 不能代替细胞学检查 两者的结合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3 活体组织病理检查CIN和宫颈癌的确诊都要根据宫颈的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阴道镜指导下的活检与宫颈锥形切除术两种方法准确度相当 宫颈活检时注意以下几点 宜在碘染色或阴道镜下进行多点活检 分别标记送病理 取材应包括病变及其周围组织 钳取组织要有一定的深度 包括上皮和足够的间质 临床或细胞学高度可疑时 应重复活检 4 宫颈管搔刮术有助于明确宫颈管内有无病变或癌瘤是否累及宫颈管 指征 细胞学异常或临床可疑癌的绝经前后妇女 病变延伸至宫颈管内 细胞学检查多次阳性或可疑 阴道镜检查阴性或检查结果不满意及镜下活检阴性者 5 宫颈锥形切除术为宫颈癌传统而可靠的诊断方法 目前主要用于 细胞学多次阳性 阴道镜检查无异常 细胞学报告比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或宫颈管诊刮术的结果病变级别高 并提示有可疑浸润 碘染色或阴道下多点活检疑有早期浸润 较高级别的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