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施工的方案.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32910931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施工的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空调施工的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空调施工的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空调施工的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空调施工的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施工的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施工的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2、工程地点:3、工程范围:空调设备供货与安装4、计划工期:30天二、施工方案空调施工程序:穿墙打洞施工准备管道、风管、支吊架预制 支管安装主管安装设备安装支架安装防腐、保温管道试压、清洗管道与设备接口交工验收系统调试配合装饰工程安装风口空调系统工程空调供回水水管、管件、阀门安装1、管材、管件应符合国家或部现行标准的技术质量签订文件或产品合格证。应按设计要求核验管材、管件的规格,型号和质量,符合要求方可使用。2、管道、管件安装前,必须清除内部污垢和杂物,安装中断或完毕的敞口处,应临时封闭。3、管子的螺纹应规整,如有断丝或缺丝,不得大于螺纹全数的10%。4、管道穿过基础

2、、墙壁和楼板,应配合土建预留孔洞,管道的焊口、接口和阀门、法兰等管件不得安装在墙板内。5严禁在压力下的管道、容器和荷载作用下的构件上焊接与切割。6、不同管径的管道焊接,如两管管径相差不超过小管径15%,可将大管端部直径缩小,与小管对口焊接,如管径相差超过小管径15%,应将大管端部抽条加工成锥型,或用钢板特制的异径管。7、管道的对口焊缝或弯曲部位不得焊接支管。弯曲部位不得有焊缝,接口焊缝距起弯点应小于1个管径,且不小于100mm;接口焊缝距管道支、吊架边缘应不小于50mm。8、焊接管道支管,端面与主管表面间隙不得大于2mm,并不得将支管插入主管的管孔中,支管管端应加工成马鞍型。9、管道安装完毕,

3、用进行压力试验;排水管、冷凝水管做灌水试验。10、管道经试压合格后要进行系统冲洗,直到排出的水中不夹带泥沙、铁渣等杂质,且水色不浑浊为止。11、管道保温,管道采用木托共架敷设,木托厚度应当与管道保温层的厚度相一致,管道穿墙体、楼层时保温层不得断开以防止“冷桥”现象的发生。管道支、吊、托架安装1、位置、标高应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2、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3、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3-5mm的间隙,并留有一定的偏移量;4、无热伸长的管道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有热伸长的管道吊架,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5、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6、管道安装

4、的支、吊架间距和管卡(箍)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风机盘管的安装1、风机盘管应逐台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强度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定压后观察2-3秒不渗不漏。2、风机盘管应每台进行通电试验检查,机械部分不得摩擦,电气部分不得漏电。表面换热器物无变形、损伤、锈蚀等缺陷。3、暗装卧式风机盘管应由支、吊架固定。吊顶应留有活动检查门,便于拆卸和维修。4、冷热媒水管、冷凝水管与风机盘管连接宜采用U-PVC管,接管应平直。宜采用透明胶管软连接,并用喉箍紧固严禁漏水。排水坡度应正确,冷凝水应畅通地流到指定位置,水盘应无积水现象。空调电气安装:线管配线1、所用穿线管均用阻燃PVC管,且要求无裂缝和扁折无堵塞,弯曲半

5、径6倍管2、明配线管敷设于墙壁桁架等表面,要求横平竖直整齐美观。3、暗配线管敷设于墙壁、地平或楼板内等处,要求管路短,弯曲少,以便穿线。4、当线管配在墙内时,一般跟随土砌砖时预埋,否则应事先在砖墙上开槽或留槽。5、线管在墙内的固定方法。可预先在砖缝里打入木楔,再在木楔上钉钉子,用铁线将管子绑在钉子上,再将钉子打入,使管子充分嵌入槽内。6、导线穿管时,应先穿一根钢线分线,拉线时应由工人操作,一人送一人拉。且应协调,不可硬拉。穿线完毕后即可进行导线连接用电气安装。空调系统调试与工程验收空调系统在安装完毕,运行调试之前应会同建设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全部符合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

6、求后,才能进行运行和调试。空调系统运转所需用的水、电等。应具备使用条件,并将现场清理干净。空调系统调试之前,应对冷水机组、水泵、空调机组等设备单体运转合格后,方可进行空调系统调试工作,将各种风阀、水阀等阀门、管件调整的工作状态位置,备好仪表、工器具及调试记录表格,做好调试记录。空调工程各系统的外观检查项目1、水管和设备(空调主机,水泵,水处理设备,风机盘管等)安装正确牢固;风管、水管连接处以及风管、水管与设备或调节装置的连接处无漏风、漏水现象。2、各类调节装置的制伯安培育正确牢固,调节灵活,操作方便;3、制冷设备安培育精度和允许偏差符合规定,运转正常;空调工程各项设备单机试运转1、空调主机的试

7、运转应符合GB50243-规范的有关规定;2、空调机组内装置的工作正常;空调工程无负荷系统试运转的测定与调整1、系统与风口的风量平衡:实测风量与设计的偏差不应大于10%;2、空调系统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各项技术数据应符合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3、空调系统带冷(热)源的正常系统试动不少于8H,当竣工季节条件设计相差较大时,仅做不带冷(热)源的试运转。通风系统的连续运转不应少于2H。空调系统带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的测定与调整,应由建设单位负责、设计、施工单位配合,并根据工艺和设计的要求确定下列项目。1、室内空气温度,必要时尚应进行露点温度、送、回风温度,相对温度的测定和调整;2、室内气流组织的测定

8、;3、室内噪声的测定。空调工程竣工验收应提出下列文件和记录1、主要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和仪表的出厂合格证明或检验资料;2、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3、制冷/热系统试验记录(单机清洗、系统吹污、严密性检漏等记录);4、空调系统的联合试运转记录。三、安全保证措施为了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明确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无事故,在本工程中决定采取以下主要措施。1、建立安全、防火、防爆、治安管理体系。设立安全、防火、防爆、治安管理领导小组,由甲方有关领导、安全负责人,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项目安全负责人组成安全、防火、防爆、治安管理领导小组。2、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2.1、所有施工人员进入

9、现场进,都必须经过安全与消防教育,熟悉本工程,尤其是关键部位的安全与防火、防爆要求。项目经理和安全负责人,还应该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逐步向各个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不断增强每个职工的安全、防火、防爆、治安意识,提高自觉性。2.2、所有参加工程施工的特种工作人员,都必须进行严格培训和考核,经有关部门批准,持有“特殊作业操作证”或“专业工种操作证”等,无证不得上岗。2.3、施工现场布置必须符合安全、防火要求。2.4、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不穿硬底鞋、拖鞋或高跟鞋进入作业现场,严禁酒后作业。2.5、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仓库和堆放物应放于明显的固定位置,不得任意堆放。施工现场必

10、须备有充足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应放于明显的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动;3、加强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控制3.1、现场临时电气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或可靠的接地保护;3.2、临时输电线路应按规定保持一定的架空高度,与施工地面必须有保证安全的距离;3.3、所有电闸都必须有箱,有门,有锁,禁止一闸多用。非电气工作人员不得修理、处理电气设备;3.4、动力和照明线路必须分层架设,110伏以上照明灯具应悬挂在2.5m以上固定位置,禁止移动和作行灯使用;3.5、电动工具必须有可靠的接地保护,使用手提式电动工具时应带好绝缘手套,在潮湿地带或金属容器内使用电动工具时应采取绝缘措施,应有专人监护,工关应该设在监护人便

11、于操作的地方。4、加强对高空附落物体打击的安全措施。4.1、各种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牢靠,高凳和梯子的设置必须稳固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安全要求;4.2、高空作业地点跳板、栏杆和安全设施不完整时,施工人员必须扎好安全带,并可靠地挂在牢固的结构上,安全带在使用之前进行检查,确认完好无损后方可使用;四、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为保证本工程质量标准,特制定本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体系在现场运转中的主要任务是:A、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和生产班组,学习、掌握和严格执行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要求和规范要求;B、参与编制、审核与监督执行技术组织措施;C、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组织进行施工工艺准备、工艺试验评

12、定的技术攻关活动;D、贯彻验收标准,制订质量验评规定及切合本工种实际的技术管理制度;E、负责材料设备的进场检验;F、严格按制度规定组织工程质量检验,抓好质量信息的反馈,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G、坚决行使“质量否决权”,彻底清除可能产生的各种隐患;H、负责工程竣工检验和施工技术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2、确定各级质量责任制。(1)项目经理的主要责任:A、对本工程施工质量负全面责任;B、建立现场质保体系,任免质保责任人员;C、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岗位责任,支持专、兼职质量管理人员行使工作职责。D、审核批准本工程质量技术管理规定及质量检评规定;E、参加重要分项工程的关键部件的

13、技术交底,质量检查与验收;F、考核本现场各级质量管理工作,按实绩进行奖评;(2)、各专业质检工程师的责任:A、具体负责本专业的施工质量,带领本专业的专、兼职质检人员履行质保体系规定的职责;B、负责对本专业施工过程的所有环节实施质量控制;C、组织经常性的质量教育,督促和参加班组的质量检验活动,及时解决施工中质量问题,彻底清除隐患;D、参与分项工程、重要工序、关键部位的质量检查,协助专职质检人员搞好质量评定;E、负责对本专业质量检评资料的整理与归档;3、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A、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全场性的准备工作,单位工程的准备工作和工作条件的准备工作;B、加强对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逐级做好技

14、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熟悉本工程情况、主要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施工操作规范。施工人员应按工艺要求进行作业,使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C、开展工前检查,做好技术符合要求,对重要操作工序进行检查和复核,避免发生重大差错。如基础轴线的测量定位、管道、预留孔和预埋件位置,清点主机、辅机,附属仪器的完好情况,附件、配件的数量、规格等均应认真、逐一地做好记录;D、加强材料、设计、成品、半成品进行质量控制,采取相应技术和管理措施,使这些不利因素被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包括严格按质量标准订货、采购、包装和运输,所有的物资进场均需按标准,严格检查验收。各种原材料、机电设备、仪表等

15、相应有质保书或合格证,进场后应按规定条件和要求进行存放、保管和加工,并按进度计划、规定的时间,满足施工需要。对重要的材料和半成品,要把质量控制向前延伸到供应和生产单位,提前进行检查把关。E、突出抓好施工工序控制,实行“控制点”检查制度,确定工序控制点,明确各个工序控制点应该达到的质量目标,按规定对工序控制点的质量进行检测,并找出质量差距及产生差距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以清除差距,防止发生质量问题,决不让上一道工序不合格品转入下一道工序。F、及时办理设计变更和材料代用的审批手续,手续完全办妥后方可执行。G、认真组织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由质检、技术负责人会同甲方技术负责人和现场监理工程师共同参加,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进行隐蔽。H、按规定搞好分部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以及施工质量的检验评定。4、质量检验工作:A、由施工班组织进行日常的自检和互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B、由工程技术部负责人组织工序交接检查和多班组作业交叉检查,发现问题要分清责任随时处理;C、由专职检验人员进行巡回的专职检查,尤其是注重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的检查,协同施工技术人员和班组解决存在的问题。5、质量评定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