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908135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联凭借着高度集中的 斯大林模式 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为世界强国 1941年6月 德国入侵苏联 苏联开始了卫国战争 苏德战争是二战最主要 最激烈的战场 二战期间 苏联军民死亡人数高达2660万 占苏联总人口15 15 按1939年计算 比任何一个参战国都要多 几乎每个苏联家庭都有人牺牲 苏联国民财富损失1 3 比任何一个参战国都要惨重 然而 战后伤痕累累的苏联 在斯大林的继续领导下 仅仅用了5年的较短时间就神奇康复 而且变得更加强大 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 斯大林模式 将苏联建成了一艘威力无比的社会主义战舰 这艘战舰冲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 然而 由 斯大林模式 建成的这艘社会主义战舰

2、 在二战后却又逐渐地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弊端 斯大林模式 下的社会主义战舰有哪些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 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为支持工业 国家从农民手上拿走的东西过多 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长期执行计划指令 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1953年3月5日 斯大林逝世 享年74岁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斯大林死后 又出现三位伟大的人物 他们继续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也由此开始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913 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 农业只提高40 1953年全苏联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 牲

3、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 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生活消费品短缺 莫斯科市民只能排队购买日用品 美术馆里有一幅描写亚当和夏娃的画 大家设想一下 一个英国人和一个苏联人看到后怎么说 返 一个英国人看了 说 他们一定是英国人 一个苏联人看了 说 他们一定是苏联人 男士有好吃的东西就和女士分享 他们没有衣服可以穿 吃得很少 却还以为自己在天堂 1961年 1965年间 苏联的粮食年平均增长近50 肉类年平均增长60 以上 奶类年平均增长70 以上 农庄庄员的生活明显改善 1965年农民的月平均收入比1955年增加了一陪以上 1953年 1965年间 苏联的工业产值增加了170 年平均增长率

4、10 5 比美国快1倍 在这期间 苏联的钢产量 煤产量 石油产量 发电量等基础工业能量逐渐拉近了与美国的差距 1954年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座核电站 1957年 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 同年 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 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思考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返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 秘密报告 1956年2月 在苏共二十大的最后一天凌晨 赫鲁晓夫突然做了 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 的 秘密报告 全盘否定了斯大林 揭露了很多苏共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负面情况 该报告被美国 纽约时报 全文发表 震惊了世界 引发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一阵猛烈的政治骚乱

5、 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混乱 返 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 反复无常 造成混乱 也阻碍了改革的进行 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上 赫鲁晓夫作了 秘密报告 全盘否定了斯大林 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混乱 在其执政期间 苏联全力展开了与美国全球争霸 先后制造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将世界推向赫鲁晓夫下台后 勃列日涅夫继任新一届苏联最高领导人 他一改赫鲁晓夫的独断专行的作风 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在其领导下 开始了经济改革的新探索 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 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1 内容 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运用经济手段 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注重发展重工业 特别是与军事工业有关的部

6、门 重点在工业 2 评价 改革前期 经济增长加快 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改革仍然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 无法根除弊端 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 改革后期 经济停滞不前 1966 1970年 苏联的第八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社会总产值增长43 国民收入增长45 工业产值增长50 人均实际收入增长33 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 苏联的军事实力空前膨胀 在常规武器和洲际导弹方面超过了美国 思考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返 勃列日涅夫时期 苏联的军工生产差不多占GDP的40 苏联的国防开支 1955年仅是324亿美元 1979年则高达1480亿美元 在军事力量水平大幅度增强

7、的同时 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得不到较高的提高 到80年代上半叶 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 3 超级苏联 思考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返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 一改赫鲁晓夫时期对斯大林的批判 从而暂时结束了国内外的政治骚乱 在其执政期间 苏联在美苏争霸格局中 逐渐处于优势 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 1979年派军队入侵阿富汗 震惊了美国 苏联的霸权达到了顶峰 阿富汗战争也让进入危机前的困境 1982年 勃列日涅夫病死 从1983年到1985年的3年里 苏联经历了两任短命领导人的执政 1985年 年轻的戈尔巴乔夫继任新的苏联最高领导

8、人 他将带领苏联人民开始危机前的最后奋斗 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 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 部分企业及农庄开始实行租赁或承包 2 内容 经济领域 核心 前期经济改革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而且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致使经济不断滑坡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3 评价 后期转向政治改革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导致苏联最终解体 1 背景 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斯大林体制所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 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 经济停滞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 二战后的苏联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 以非理性方式进

9、行军备竞赛 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1 4 甚至更多 背上沉重的包袱 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苏联为了加强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控制 经常对东欧国家进行粗暴的政治干涉 甚至直接发动战争 严重动摇了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国形象 苏联企图控制中国不成 又常跟中国爆出武装冲突 白白丧失了一个强有力的伙伴 苏联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 遭到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强烈谴责 其国际形象大损 更是大大消耗苏联的国力 苏联的困境 苏联拥有当时世界最多的耕地 但粮食却连年歉收 不得不花大笔外汇进口粮食 苏联的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 但许多苏联家庭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 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 很多苏联人民经常开玩

10、笑说 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 民族众多 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 无论是沙俄 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 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 造成很多问题 斯大林之后 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 民族问题也随之日益显露 民族矛盾越发严重 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 苏联的困境 1985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前 苏联人均GNP为3 396美元 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而且落后于亚洲 拉美一些国家 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5位下降到居世界第88位 勃列日涅夫后期 一度根绝的吸毒现象代初 莫斯科已和纽约一样 成为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大城市之一 返 苏联的困境 戈尔巴乔

11、夫的政治改革 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 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政治领域 以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的社会主义 在政治上提倡 民主化 和 公开性 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革进入误区 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最终导致了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苏联15个加盟国的独立时间 返 戈尔巴乔夫 作为苏联历史上最年轻的领导人 力图有一番作为 然而 长期以来僵化的斯大林体制所积累的弊端和矛盾已到了极点 此时的苏联就如病入膏肓的残年老人 已非人力所能挽救 但他还是做了最后的奋斗 对外给美苏争霸降温 以积极的姿态与美国对话 力主裁军 为此他于1990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对内改革突破了斯大林体制

12、 但他的步伐迈得太快 且偏离了科学的方向 最终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是历史的罪人 更是历史的不幸儿 戈尔巴乔夫与里根 温和且令人敬畏 总结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 1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 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帆风顺 必然具有复杂性 曲折性和艰巨性 4 改革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要方针 只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改革方为成功 练 1 对赫鲁晓夫的改革不应全盘否定 主要原因是 A 其改革中 农业成就显著B 其改革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C 其改革指导思想正确

13、D 其改革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2 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 下列正确的是 注意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 强调集体领导 建成了发达社会主义 前期有一定效果 后期经济停滞A B C D 3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其主要目的是 A 成为超级大国B 增强综合国力C 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 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D 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 D C 4 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归于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 政治上没有进行改革B 经济上措施不符合国情C 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D 与美国争霸消耗了国力5 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 先进行经济改革 后进行政治改革C 以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为指导思想D 反对派的崛起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6 戈尔巴乔夫改革跟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相比 最大的不同是 A 苏联经济有所好转B 改革效果不佳C 改革措施符合实际情况D 对斯大林经济体制实行根本性的改革 C D D 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