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纺纱原理与设备培训课程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2901323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纺纱原理与设备培训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精编》纺纱原理与设备培训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精编》纺纱原理与设备培训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精编》纺纱原理与设备培训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精编》纺纱原理与设备培训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纺纱原理与设备培训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纺纱原理与设备培训课程(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纺纱原理与设备 第九章后加工本章知识要点 1 掌握后加工工序的任务和工艺流程 2 了解络筒工序的任务 要求 工艺过程 掌握络筒机的结构和工艺 3 了解并纱的任务 工艺过程 4 掌握捻线的任务 工艺过程 股线股数 捻向及捻系数的选择 5 了解摇纱和成包的任务 第一节概述 纺部品种较多 成纱后要进一步加工原料有棉及化纤 成品有单纱及各种股线 卷装形式有管纱 筒子纱 绞纱及大小包 加工要求有的需要定型 有的高档和特殊要求的产品要烧毛 细纱工序后的各种加工统称为后加工 一 后加工的任务1 改善产品外观质量清纱装置 清除纱线的疵点 杂质 捻线机上装水槽进行湿捻加工 使股线表面光滑圆润 有的高级股线经过烧

2、毛 除去表面毛羽 纤维环以增进光泽 上蜡表面光滑 2 改变产品内在性能不同品质的单纱经一次或两次合股加捻 配不同股数 捻向 捻系数 提高条干均匀度和强力 增加弹性 耐磨 耐疲劳 改善光泽与手感 使截面更圆整 或使结构松紧起变化 花式捻线能使结构形态多样化 产生环 圈 结 点节等异样花式 3 稳定产品结构状态主要稳定纱线捻回 改善股线强力 弹性 伸长等性能 减少捻线机上的断头 单纱捻回不稳定 易 扭结 或 纬缩 股线中各股纱张力均匀 可避免 包芯 结构 在并纱机上装张力装置控制张力 使股线张力均匀 4 制成适当的卷装形式将容量较小 不宜高速退绕的管纱 在络筒机 包括并纱机 上改绕成容量大并适宜于

3、高速退绕的筒子 有的纱线需要染色或其它处理 可摇成松散绞纱 为便于长期贮存或远距离运输 可以将绞纱打成紧密的大包 二 后加工的工艺流程1 单纱的工艺流程 2 股线的工艺流程 3 缆线的加工工艺流程缆线 经过两次并捻的多股线 第一次捻线工序称为初捻 第二次捻线工序称为复捻 工业用线如轮胎帘子布用线 多股缝纫线等需要进行复捻 第二节络筒 一 络筒工序的任务接长纱线 以增加纱线的卷装容量 提高后续工序的生产效率 清除纱线上的疵点 杂质 改善纱线的品质和强力 二 对络筒工序的要求 不损伤纱线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质做成筒子容量要大 结构坚实 便于贮存和运输纱线的接头要小而坚固 三 络筒机的工艺过程 四 络筒

4、张力与张力装置 一 络筒张力 张力大小对卷绕及质量的影响张力过小 筒子容量小 卷绕不良 在退绕时易生脱圈与断头张力过大 纱线受到的拉伸过大 纱线的强力 弹性下降 络筒张力的主要来源纱线退绕时 由于气圈的作用所产生的张力由于张力装置的作用所附加的张力导纱机件对纱线的阻力 络筒张力控制对于棉纱 络筒张力 纱线强力 15 20 二 张力装置 1 张力装置的作用 增加纱线张力 以使筒子卷绕成形良好 2 对张力装置的要求 产生的附加张力要均匀 对时间稳定 与纱线的接触表面在光滑 不产生乱毛纱线结构简单 便于调节 以适应不同粗细的纱线便于清洁 圆盘式张力装置种类 按加压方式不同可分为垫圈加压式 重锤加压式

5、和弹簧加压式三种 以垫圈加压式为最多 垫圈加压式张力装置的结构 上 下张力盘 轴芯 毛毡垫圈 张力垫圈及控制圈组成 加压原理 纱线从上下张力盘之间通过时 张力盘和轴芯对纱线产生摩擦 使纱线产生张力 张力垫圈重量的选择考虑因素 筒子的外形 纱线的强力 纱线的粗细 等 对不同特数的加压重量见下表 五 清纱器 作用 清除纱线表面的疵点 如粗节 杂物等 清纱器的类型 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机械式清纱器结构 前盖板 固定清纱板 活动清纱板 后盖板 紧压弹簧 螺丝等组成 清纱原理 疵点在通过清纱器的缝隙时除去 清纱板隔 它是清纱器的一个重要参数 过大时则粗节和纱圈漏过 过小时纱线易被刮毛 断头多 一般清纱隔

6、距为纱线直径的1 5 2 5倍 清纱隔距与纱线密度的关系见下表 特点 调整方便 适用于高速 但不能清除细节疵点 清纱板处易积尘屑 清除效率低 易刮毛纱线 电子清纱器种类 光电式和电容式两种 光电式电子清纱器的工作原理 由检测装置 转换与放大装置 鉴别系统 驱动装置组成 电容式电子清纱器工作原理 与光电式相比 其检测装置不同 六 卷绕装置 组成 槽筒 筒管 卷绕方式 全动程螺旋式卷绕 卷绕过程 槽筒转动筒管转动纱线沿筒管周向卷绕纱线沿螺旋沟槽轴向移动 第三节并纱 一 并纱的任务将两根以上的单并合在一起 清除纱上的杂质与疵点 做成张力均匀一致的筒子 二 并纱机的工艺流程 纱筒插杆 单纱筒子 导纱钩

7、 张力垫圈装置 落针 导纱罗拉 槽筒 筒子 三 并纱机的断头自停机构 作用 保证并合根数 当某一纱管用完时 使筒子与槽筒脱开 断头自停机构的数量 等于单纱的根数 第四节捻线 一 捻线的任务单纱经过并合后得到的股线 捻线实质 就是以改善纱线中纤维所受应力的分布状态的方法来提高纱线的品质 二 合股加捻后股线性质的变化 1 改善条干不匀按并合原理 n根单纱并合后条干不匀率可降低 部分粗节或细节隐藏在芯腔里 外观不易察觉 2 增加强力n根单纱并合后的强力一般达不到原来单纱强力的n倍 因各股单纱伸长率不一致 伸长率小的应力较集中 股线的强力常超过单纱强力的总和 一般双股线中的单纱平均强力是普通单纱强力1

8、 2 1 5倍 三股线的1 5 1 7倍 3 弹性及伸长率变化单纱中的纤维排列如螺旋线状 在拉伸不大时能表现出像弹簧般伸长性 股线的捻合使各单纱相互扭成螺旋线状 在较大张力下能像复式弹簧似的表现更大的弹性伸长 但是总伸长率则因为股线的结构较好 滑动纤维减少 所以反而比单纱要小一些 4 增加耐磨性股线条干均匀 截面圆整 通过各种导纱器 综路等的摩擦较小 股线织物在使用中受到各向摩擦 即使表面纤维局部磨损 由于相互间有结构关系 股线仍有一定强度 因此织物有较好的耐磨性能 5 光泽变化纱线的光泽与表面纤维的轴向平行程度有关 单纱捻度愈多 纤维的轴向倾斜愈大 光泽愈暗 反向加捻的股线可使表面纤维的轴向

9、平行度提高 得到良好的光泽 股线条干均匀 截面圆整 表面光洁 也使外观和光泽获得改善 6 手感变化纱线的手感主要反映在它的径向压缩弹性和轴向挠曲刚性等方面 外松里紧结构的股线 径向弹性较好 轴向刚性较差 手感较柔软 外紧里松结构的股线则相反 手感坚实 三 股线种类与用途 1 衣着用线主要是双股线 卡其 华达呢 府绸等 2 工业用线传动带织物 经向要求承受巨大张力 要求强力好 伸长 弹性较一致 电气绝缘用的黄蜡布 要求条于均匀 杂质少 轮胎用的帘子线 要求弹性伸长能适应橡胶变形 有良好的耐疲劳性能 以承受反复载荷 防水用的篷布 要求胶液容易渗透布身 股线结构宜外松里紧 四 捻线机的种类 单捻机

10、用并纱筒子喂入 每只并纱筒子供给一只捻线锭子 如A631 并捻联合机 用数只单纱筒子喂入 边并边喂 如A631B 五 干捻与湿捻 干捻 并纱在未经水槽浸湿的状态下加捻 产量高 如A631 湿捻 并纱经水槽浸湿后加捻 股线毛羽少 表面光洁 结构稳定 如A631A 一般情况下采用干捻 特种用途的纱线采用湿捻 如轮胎用帘子线 特种织物 五 捻线机的工艺流程 导纱杆 导纱器 上罗拉 断头自停装置 下罗拉 导纱钩 钢丝圈 管纱 浸水槽 有浸水槽为湿捻 无浸水槽为干捻 第五节摇纱与成包 一 摇纱 一 摇纱的任务将筒子纱摇成规定重量的绞纱 以便成包 二 A734摇纱机的工艺流程筒子 导纱钩 落针 断头自停

11、玻璃棒 导纱器 纱框 一 摇纱 三 成绞规格 定重成绞 按重量成绞 每一绞纱的重量为50g 在回潮率为8 5 时 根据纱特不同 可分为单绞 双绞 四绞 四分之一绞和二分之一绞 国标规定 小绞纱的重量系列如下 按长度成绞 如A731型摇纱机 纱框周长为1 5码 1371mm 摇满560为一亨克 840码 摇满1120圈为二亨克 二 成包 成包 棉纱在公定回潮率为8 5 时 50kg为一袋包 100kg为一件包 10个件包重一吨 绞纱成包 棉纱在公定回潮率为8 5 时 每小包纱的重量为5kg 20个小包为一件包 重为100kg 每40个小包为一大包 重为200kg 每10个件包或5个大包重为一吨 作业20 1 写出后加工的工艺流程 2 后加工的任务 3 什么叫捻幅 有什么物理含义 4 合股加捻后股线性质将发生哪些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